歡迎點擊上方關注訂閱教體育的尹老師獲得更多精彩信息
有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生命質量的高低,來自家庭教育的影響遠遠超過學校教育。
在我國人們對教育投入和期望令國外友人望其項背;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的教育情況懷有非常高的期望,這種教育教育觀表現為家長既重視教育又偏離正確的教育,具體特徵是過分注重孩子的成績、學歷證書、上更好的學校。
家長卻忽視甚至放棄家庭教育的德育與適應社會生存能力的培養;把教育視為學校的責任,注意力牢牢地盯著學校,把學校當成教育的「無限責任公司」。
在學校摔一跤、假期在家受傷,放學路上出現意外、假期去河裡遊泳淹死等等,都要去學校鬧一鬧,找一找學校的麻煩,讓學校出"血「。其實這些問題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與我們長期忽視家庭教育與家校合作機制的建設也直接相關,這也是「校鬧」頻頻出現的原因。
大量事實表明,青少年問題多成因於家庭,顯現在學校,危害到社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個好的父母勝過100個好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家庭教育的職能是學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別是家庭教育中的生活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是學校無法教授的;如現在所說的」假精緻「外表光鮮亮麗,生活邋遢不堪,每天外出時穿著靚麗,而房間去雜亂不堪;這就是家庭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生活能力不足。
而待人接物更是孩子未來職場定位與社會地位極為重要的一項;一些企業在進行員工招聘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的考驗孩子的生活能力與待人接物的能力。
曾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位招聘主管帶30餘名從筆試考場出來的大學生穿過水房,旁邊水池的一個水龍頭譁譁流水,路過的大學生視而不見,只有一個人順手關掉了水龍頭。出了大門,他對這些應聘者宣布:考試結束了,這位關掉水龍頭的考生被錄用了,你們其他人另謀高就。這就是考驗一個人受家庭教育的程度。如果孩子平時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十指不沾陽春水,如何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如何能愛廠如家,事事為公司考慮。
人生質量與家庭教育水平是正相關的,以班級授課制為主體形式的學校教育,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場地,無力顧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習慣養成。孩子在許多方面的教育,老師總是無能為力的。
學校不是萬能,老師的能力與知識是有限的,家長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盯著學校。在物質豐富今天,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已不僅是撫養,還包含教育,對孩子的習慣與素養的教育。而忽視了家庭教育,忽視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父母應該從小就要培養孩子一般的家務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有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未來的競爭必然是綜合素質的競爭。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遠勝於學校教育。你覺得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