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絕對音感
輕易分辨出每個音固有音高的,稱作「絕對音感」。世上有這麼一群對音樂有絕對天賦的稀有的人群,自然界、生活中除了噪音,其他的聲響對他們來說都是有非常精準的音高的。被我們稱他們為「金耳朵」。比如:
莫 扎 特
七歲的莫扎特用了父親的一把小提琴,用完後就對父親說,我的那把小提琴比你的低八分之一音。當然,在音樂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音樂家還是有不少的。
很多專業學音樂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這種能力的,他們的腦子裡音高是固定的,但每個人耳朵的敏銳度還是大有區別的。
研究表明,還有這樣一撮人,他們耳朵一樣敏銳,但是悲劇的是他們唱歌還是跑調。那可能就是表達音樂的問題了,與感知音樂無關了。
2、相對音感
單個找不到實際的音高,但是一組音出來可以唱出調調。俗稱:首調概念
聽任何旋律都是 DO RE MI , 偶爾出現個變化音就暈菜了。比如下面這首歌讓首調概念的朋友直接就唱暈了。
3、普通人
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音高、音準為何物,過了最黃金的訓練期,音感的素養一切任機緣,也算是靠天賦了。
也有很多人把辨音問題歸結成是基因問題,但是小編更願意理解為父母帶給孩子們的。
比如:父母成天在家高歌,孩子聽多了以為這就是音高有樣學樣,過了黃金的修正期,最後就是改不過來了。
當然,比較嚴重的一種就是「音盲」-完全缺乏辨別音的能力。
跟小孩子到一定年齡視力會定型一樣,如果普通孩子在年幼時候沒有保護好視力,定型後就不容易改變了,唯一的優點是視力有雷射可以矯正,而音樂目前沒聽說過有特效藥。
4、 失樂症
失樂症: 據科學家研究是屬於先天腦神經系統問題,失樂是喪失了對音樂的正常認知功能,好聽的音樂與他們可能噪音一樣恐怖,即使受過長年訓練,還是無感覺。基本可以放棄音樂這條路了。
大家看了小編粗略的四種音感的分類,其實天生絕對音感的人群極為稀少,而天生的音痴更少了。大部分人群重點:是看在合適的時間段有沒有好好的進行音樂教育。
訓練絕對音感就是童子功,只給有音樂天賦和那些會準備的人,過期不候。那絕對音高究竟要練習什麼呢?
絕對音高最重要的環節就聽力的訓練。音樂包含很多要素,而對於我們普通的孩子來說,最基本要掌握的是:視唱練耳
點擊標題查看:
英皇聽力1-3級,家長和孩子一起聽的課!
當然,視唱練耳還有很多深奧的部分,這是音樂基礎最精髓的學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勤能補拙」而用在訓練絕對音感上是毫無用處的。
絕對音感是通過視唱練耳來訓練的。但視唱練耳不是隨時可以學,也沒有彌補一說。經過科學的研究,4-6歲 是孩子聽覺發育的黃金時期,是 訓練視唱練耳的飛速階段。
如果已經錯過了,就只剩7-13歲這個極慢速的末班車了,雖然效果會差一些,但是總算還不晚。過了13歲聽力的訓練就幾乎沒太大效果了。
這樣可能只需要 短短幾年就可以訓練出來,受益一輩子的事情,為什麼要錯過和放棄?
絕對音高訓練是一種強迫改變聽覺習慣的練習。
前面有說到過,4-6歲 是孩子聽覺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期間多加訓練,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可以做個初級練習的參考
1、邊彈邊唱
學鋼琴的和聲樂的孩子非常有優勢,對著鋼琴邊彈邊跟著唱,慢慢練習肯定有效果。
基本我們用五線譜C調開始做練習
聽起來似乎是件容易的事情,從孩子開始學琴學唱就可以開始練習,那個時候孩子基本從單旋律學起來,可以先讓孩子把每個音唱準。
當然有些家長會憂慮,自己根本聽不出來。那可以拍音頻、視頻請教你的鋼琴老師或者跟著在線課程學習一下?專業人士指導慢慢堅持練習就好。
點擊標題查看:
2、父母陪伴孩子系統練習
單音練習
有鋼琴的家長可以使用鋼琴,沒鋼琴的可以iPad或者手機上,下載鋼琴鍵盤軟體。也不錯啊!先參照一下孩子的樂譜找到中央C-高音C這個中音區,在白鍵上打亂順序,一個個彈給孩子聽,讓孩子唱準說出音高的名字。
雙音、多音練習
旋律音程:還是在白鍵中音區上開始練習,先兩個音分開彈。從低音到高音,音要唱準。
當兩個音可以唱準,接下來就是音程練習:兩個音一起彈,讓孩子找到音高先唱準。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大部分的孩子會先聽到高音,高的音通常容易被聽到,但還是讓孩子先找低音,先唱低音的目的是確保你聽到了低音。
再提醒一下,這些練習可能因人的程度不同,需要周期也沒定數,還是要記住千萬不能急。
三個音便不是隨意找三個音按下去,這是有一定規律的和弦,這個需要陪練家長去學習一下,或者找本書照著彈。 練法同音程的練習一樣,每次訓練時,先從分解和弦開始,從低音往高音逐個地唱出來。
3 、構 唱
構唱是不藉助任何幫助自己唱出實際音高。這個部分其實可以作為一個自檢部分。家長可以使用音符卡
拿出中央C到高音C這組音符卡,隨便抽一張,讓孩子自己唱看看能不能唱準。構唱非常難,需要慢慢的一點點練習和加深。
以上3點不需要做太長時間,每天 10-15分鐘 即可。一定要放鬆心情,不要過分強迫,因為這種感覺其實是很自然的,你只需要幫孩子把這種感覺逐步喚醒。如果你準備往專業方向發展孩子,那視唱練耳的時間就需要延長了。最好是每天多練幾次,而不是一次花很長的時間來練習。
注意:很多家長不太關注自己家鋼琴的音準,如果為了孩子們好,請隔段時間調調音,不然不但沒有幫到孩子訓練耳朵,反而還讓孩子以為不準的音就是實際音高。
點擊標題查看:
1、專業學習音樂的人絕對繞不過去的一個檻。從事專業演奏的人,無論是理論、表演都離不開聽力這一關,絕對音感是音樂專業院校的基礎必備。
2、大多數玩樂器的人都得有「調音」這一必備技能。
比如:豎琴、吉他、弦樂等,想想,當你即將演出,調音器突然壞了/沒電了怎麼辦?你還是得靠自己的耳朵?
再比如:管弦樂隊中銅木管樂器易受溫度的影響,音準會隨時會有偏差,如果耳朵沒有分辨能力及時的調整,那對於整個樂隊就是一場噩夢。
3、有一類樂器會比較尷尬——移調樂器。
比如說:單簧管、小號、圓號這類移調樂器。他們吹奏出來的和實際看譜子的音高是完全不同的,很容易混淆。好在這類樂器入門會偏晚。基本要到9歲以後,所以,決定學移調樂器的家長視唱練耳的準備工作要先做好,不然孩子的絕對音感形成會有困難。
4、歌者絕對音感是基礎。
大家都知道歌手、歌唱家對聽力,音感素養的要求特別高。一個歌者嗓音是天賦,但是沒有音感,那音樂表達起來就太可怕了。
至於我們普通人難道音感就不重要嗎?唱國歌都會唱跑調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你說我小提琴拉得特別好,隨便唱一句就不準,人家還會想聽你拉琴嗎?
5、 絕對音感的人有特殊技能。
絕對音感的人一首新曲對他來說聽幾遍直接就能演奏了。擁有此技能可以為翻唱歌手們扒譜,獲得一筆不小的收入喔!!!
聽力訓練需要系統學習
跟著橄欖的線上課程學習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