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症狀輕重不一,與年齡、病原和機體抵抗力不同都有關係,主要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局部的上呼吸道症狀,比如鼻塞、噴嚏、流涕、乾咳、咽癢、發熱等。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有明顯的流行病學史,全身症狀較重,如發熱,頭痛,咽痛,肌肉酸痛等。
治療方面普通感冒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症狀較輕,無需藥物治療,症狀明顯影響日常生活時需要使用對症藥物治療為主,並注意休息,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繼發細菌感染。
流行性感冒是最為頑固,特別容易反覆。無論對大人還是寶寶都是一場磨難。下面是我的二寶在前幾天經歷的整個過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幾天,寶寶有點輕微流涕,然後開始發燒。去醫院醫生說嗓子稍微一點點紅,並不明顯。化驗了血,指標顯示輕微的病毒感染。發燒期間,感冒症狀不很明顯,聽醫生的話,給孩子吃了感冒消炎的藥。發燒經歷了6月5到6月7日三天,期間當體溫不超過38.5度時,我都採取的物理降溫,給孩子擦拭腋下、額頭、大腿根等部位,超過38.5度時候,我就馬上讓吃寶寶退燒藥降溫,下面的這些記錄,都是當時對抗發燒的過程。
6月5日晚上8:15吃退燒藥3毫升,晚11:15體溫37度。晚十點吃藥一種,另外兩個沒餵進,會大口吐。晚上12:40體溫36度,凌晨1:50體溫37.9,手腳涼頭熱,物理降溫20分鐘擦拭,體溫38度(2:25),3點體溫38.8度,3:28體溫39.4,凌晨3:38吃退燒藥3毫升,喝35毫升水。4:03體溫38.8度,4:22體溫38.1。6.20體溫37.1,七點半體溫38.7。
6月6日9:15吃退燒藥,10:35吃三種藥,又是大吐,12點體溫38.1,出了很多汗12:10分體溫37.7。1:00測36.9度。3:00測38.2,3:20吃兩種藥,依然吐了。下午4:44測38.3,後輕微出汗,睡,5:00測38度。6:10測38.8。下午6:15吃退燒藥,7:30吃奶睡覺,7:40體溫38,晚上8:30測38度了。8:50吃三種藥。第一次使用餵藥神器,終於沒有吐。22點體溫37.1(開空調),22:34測37.3。
6月7日凌晨0:33,體溫38.1,0:55體溫38.1。1:32測38.4,1:50測38.9,2點吃退燒藥,3點37.9,4.18測37.6,6:30體溫正常,吃三種藥。中午11:40吃兩種藥,下午1:08體溫37.3,2:20測37.3。傍晚6:30吃藥,8:45體溫37.3,吃奶出汗,晚上9:00體溫36.8,9:50體溫36.9,晚上11:25體溫36.3。
6.8凌晨2:25體溫37,3:26測36.8,微微出汗,4:20測36.6,吃奶60,6:34測36.6。從這時候,體溫不再高了,恢復了正常。
到此這場與發燒的戰鬥終於宣告了勝利,回想整個過程讓人揪心,其中最不容易的環節不是整夜不睡覺,而是寶寶吃藥的時候,每次吃藥都讓我心焦和心痛。不知道其他寶寶是怎樣的,我家寶寶每次都是一吃藥就吐,但是醫生說藥不吃進去或者吃的量不夠,就不可能減輕病情,沒有辦法只能是吃了吐、吐了吃。剛開始用小勺吃,小傢伙特別精,要麼是不張嘴,要麼是吃下去就吐出來,根本不咽,要麼就是嘔吐。後來寶寶都對小勺產生了陰影,看到小勺就哭個不停,邊哭邊說「不吃藥」,每次吃藥,都要爸爸奶奶齊上陣。後來多虧了朋友介紹使用了餵藥滴管,才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裡一定要著重向大家推薦這款餵藥神器,非常實用,解決了我最大的問題。
隨著寶寶開始懂事了,這個階段餵藥確實是大問題,朋友的孩子因為餵不進藥,聽說還採取了灌腸的方式讓孩子吸收藥。醫生說這個年齡段,懂點事了又不完全懂事,普遍不好餵藥。所以,寶媽們遇到孩子哭鬧,一定不能心軟。吃進藥了,寶寶才能快快的好起來,寶媽們也才能鬆一口氣。每次病痛,都是對寶寶自身抵抗力的提升。希望每個家庭小寶貝能健健康康的,平時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