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高允是 一位情操高尚的史官?說實話高允因禍得福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
朋友記得轉發評論哦!如果大家想看什麼文章,也可以給小編留言哦!比心~!
說實話高允因禍得福中書侍郎高允正在中書省值班,東宮侍郎吳延忽然來請,說是太子今日一直悶悶不樂,要請老師過去敘敘。原來,兩年前,高允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命令,擔任了太子拓跋晃的經學老師。高允學貫古今,品格高尚,很得太子的欽慕,日積月累,師生之間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太子平時除聽課外,常常請高允過去閒談。所以今日吳延來請,高允也不覺意外,很爽快就答應了太子的邀請。高允隨吳延來到東宮時,太子拓跋晃早已備好酒菜在等候了。見高允來到,雙眉緊鎖的拓跋晃立即站起來,向高允鞠了一躬,說:「老師終於來了,學生只怕老師不肯來呢。」高允也朝拓跋晃還了禮,說:「殿下太客氣了。只是老夫今日見召,不知殿下有何吩咐拓跋晃卻不回答,把高允帶到席中,親手給他斟了一杯酒,說道:「今日不談正事。請老師來,只是想請老師品嘗學生藏的好酒。有事明日再談。今日在此,須要盡興。晚上就請老師宿在宮中,如何?」高允見太子雖然口吻很隨便,但是神色端凝,尤其是打量自已時眼神有點異書,不像是沒有事的樣子,便說:「既然明日有事,微臣今日就不妨宿在宮中。但是酒卻不能多喝,以誤了明日正事,」說罷便和拓段是及陪坐的吳延等人紛紛落命大夥邊喝邊說,果然都沒談正事。
雖然拓跋晃一再勸座但是高允因為一直在球磨著子邀自已來的真正意圖,因此並沒有放開來喝。反觀太子,他對自己所藏的「好酒」似乎也並沒有多大興趣。坐的幾位都是聰明人,見太子和高允都有點魂不守含,便不斷地插科打諢,所以,這場酒表面上吃得還算熱鬧,只是早早地便散了,並沒有哪個人真正盡了興。高允晚上應拓晃的請求宿在東宮。第二天一早,還在睡夢中的高允便被太子派來的人喊醒了。高允匆匆忙忙穿好衣服起來,見太子早已一身朝服,精神抖攢地等在門口了。高允心想太子也許是要去辦昨日所說的正事了,便有點抱歉地對太子說:「微臣該死,居然貪睡至此。」太子笑笑說:「是學生不好,驚擾了老師的清夢。不過今日學生想進宮晉見父皇,有心請老師陪學生一起前往,故此只能有擾老師了。
原來太子所說的正事,便是今目陪他一起進官去晉見皇上。高允心中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他知道太武帝拓跋燾對太子一向要求嚴格,平時父子倆說話,只要太子應答稍有差池,皇上就要嚴詞訓斥。今日太子拉自己陪他進宮,大概是想讓自己給他壯膽吧。高允這樣想著,倒覺得太子鄭重其地把自已請來,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他匆匆地梳洗了一下,路上太子和高允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兩人進宮的時候便隨太子上了路太子輕聲對高允說:「進宮後見了皇上,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我會暗示老師的。如果皇上問什麼話,老師只管跟著學生回答,千萬不要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聽了太子這番話,高允有點摸不著頭腦。按太子的口氣,不像是要自己來給他壯膽,反倒是他來給自己壯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高允忍不住問太子道:「不知殿下此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陛下要見的是微臣麼?」「進去便知道了。」太子這麼說著,兩個人已跨進了宮門。太武帝拓跋燾似乎早知道他們要來,已經坐在龍椅上等著了。宮裡光線很暗,高允看不到皇帝的臉色,但是從他坐的姿勢看,今日的皇帝並不像往常那樣輕鬆和灑脫。太子和高允遠遠地朝皇帝行了禮。太子跨前幾步,伏在地上說:「中書侍郎高允自從奉旨授臣兒經書,與臣兒同處已經逾年,一貫兢兢業業,克盡其職,言談舉止無不合乎法度。臣兒對此了如指掌。雖然高允與崔浩同修國史,然而高允職卑位賤,崔浩一向不把他放在眼裡。修史事宜均由崔浩獨斷行,與高允無涉。請陛下赦高允無罪。」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不妨關注小編,更多的分享在等著你!歡迎大家評論,收藏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