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以買到一個人的時間,你可以僱一個人到固定的工作崗位,你可以買到按時或按日計算的技術操作,但你買不到熱情,你買不到創造性,你買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設法爭取這些。
——弗朗西斯(C. Francis)
激勵的重要性
激勵理論
再談人的動力
需要層次論
雙因素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理論和雙因素理論
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
歸因理論
期望理論
強化理論
當行為的結果對他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當行為的結果對他不利時,這種行為就會減弱或消失。
激勵原理
綜合激勵模型
國內當前常見激勵體系
不同獎勵措施的激勵效率(中國企業)
不同獎勵措施的激勵效率(中國企業)
鄂爾多斯的金字塔式激勵機制
激勵形式——物質激勵
激勵形式——精神激勵
精神激勵
精神激勵
激勵的原則
整體激勵結構設計
這是一種最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最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員工銷售等崗位。
KSF模式分配的並非企業既有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
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企業獲得的是高績效,從而實現共贏。
相比較傳統的KPI薪酬模式,KSF模式更注重企業與員工的利益平衡與共贏,KPI是一種績效管理評價工具,KSF不但具有考核的作用,更是一種價值分配工具。
KSF:打破了傳統定崗、定編、定員、定任務、定薪資等級的各種局限性,實現寬帶薪酬。
二、KSF設計步驟:
→崗位價值分析(根據崗位職責提煉崗位價值);
→提取K指標(指標可以從BSC四個維度來提取,指標符合SMART/IOP 原則);
→薪酬與K指標的融合(權重,激勵方式等);
→分析歷史數據 (事先建立企業的內部管理報表,同時理順了企業內部管理流程);
→選定平衡點 (平衡點一端連著企業的利益,一端連著員工的利益);
→測算,套算 ()。
KSF實操案例:
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理,工資該怎麼發?按照傳統薪酬模式,可能是固定工資,或者是固定工資+績效工資。
而其每個月收入不會有很大的變動,自然,他也沒什麼積極性去做更多的事情,只需保證不出什麼問題就行了。
至於費用率,成本,員工流失率,利潤率,和他沒關係,他也不會在意。
如果他能力提升了,想要更多工資怎麼辦?等啊,等到每年一次的加薪——幾百元。
那如果等不了怎麼辦?辭職。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在原有平衡點上:
1.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2.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3.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
KSF增值加薪法,對管理層員工而言,給其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而言,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為企業創造了更高的價值,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從而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