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是開學季,不少學校已經提早做好迎接新生的準備了。8月18日,中國海洋大學正式啟動研究生迎新生活動,預計有4406名研究生新生前來報到。面對大量新生,學校要如何加快學生報到註冊的效率,讓新生入學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呢?
原來,他們使用了智能人臉識別終端,連接新生數據系統,快速準確地對新生進行圖像採集的身份核驗。簡單來說,學生只需在人臉識別終端上刷一下臉,它就能根據人臉識別精準核驗考生身份,完成刷臉入學報到。人臉識別終端更配備身份證識別模塊,可以支持刷身份證與現場自動拍照,結合現場照片、身份證照片與新生信息庫進行三方人證對比,快速準確識別學生身份,讓整個入學註冊流程更簡潔高效。
據介紹,今年海大嶗山、魚山的2個校區 共4個中心 20個學院的研究生新生體驗了這種「刷臉報到」,大大減輕學校迎新的工作量。
人臉識別智能終端在識別身份時,不具有強制性。也不需要像指紋識別設備那樣,使用時需要接觸智能設備本身。在人流密集場所使用的使用人臉識別終端,可以減少疾病傳染的機率。
無獨有偶,中山大學也採用刷臉報到的方式,通過智能人臉識別終端,自動識別新生的名字、專業、繳費情況等,然後直接領取校園卡和宿舍鑰匙,整個報到時間不到3分鐘。
除了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等院校也引入人臉識別智能設備,除了用於新生入學註冊的身份核驗,更可用於校園宿舍的刷臉門禁、飯堂消費的刷臉支付、上課的刷臉籤到、圖書館出入、訪客登記等場景,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今年,杭州11所學校還進行了「刷臉入園」的試點,用以實現市民健身進校園。
人臉識別設備的使用,省去了以往眾多場景中的低效與麻煩。現在,學生去飯堂吃飯不用再帶飯卡,出入校門也不用帶學生作為憑證,省去了翻找學生卡或學生卡遺失的麻煩,自然受到許多學生的歡迎。
人臉識別技術為校園管理帶來效率提升和安全保障,為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便利。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普及,校園智慧化和科技化的程度也在提高,也讓校園體驗變得更為友好,讓學生愛校的理由又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