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1 14: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周恬
97年崢嶸歲月,97載春華秋實。時值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紅軍長徵勝利82周年,黃巖區富山鄉組織開展一系列「獻禮七一」專題活動,結合本地紅色資源,精心選擇革命烈士墓、黃永紅色古道、半山村、決要村等紅色點位,帶領全鄉黨員幹部學習發揚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忠實履職的責任感。
追憶革命先烈 尋跡紅色歲月
6月15日,富山鄉的黨員們,身著紅軍服,排列有序,手持黨旗,來到半嶺堂村戴元譜烈士墓前,細心清除墓前的雜草,敬獻鮮花,緬懷先烈,追憶他的英雄事跡。
戴元譜,化名戴江魁,1909年出生,富山半嶺堂村人。1929年4月,戴元譜受中共黃巖縣委指示,在西鄉發動群眾,聯合永嘉縣部分農民武裝,組織起農民隊伍近萬人,以「打倒鹽廒」為口號,進行了攻打黃巖縣城的暴動。1930年4月,被選為中共黃巖縣委委員。7月,奉台州中心縣委指派,去西鄉組織農民武裝,成立黃巖葡萄坑遊擊隊,任隊長。後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一團。8月,任中共黃巖縣行委委員。9月12日,率部在葡萄坑擊退國民黨黃巖團防大隊的「圍剿」。9月22日,率部和紅十三軍主力會合,攻佔了烏巖鎮。國民黨當局調集大批部隊分頭「清剿」,部隊損失慘重,被迫分散遊擊,他率隊在永嘉、仙居、黃巖邊境堅持鬥爭。1932年5月,在永嘉「巖頭事件」中壯烈犧牲。
通過該鄉黨委書記童菁菁的講解,所有黨員認真聆聽了戴元譜的革命事跡。英雄事跡感染了每一位同志,也使大家進一步了解了革命先烈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氣概。
重走紅軍道路 共話鄉村振興
隨後,全體人員身著紅軍服,唱著革命歌曲,踏上了革命先烈們走過的紅色老路--黃永古道。
合力抵抗侵略,全力打擊鹽廒......曾幾何時,這條蜿蜒的古道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紅色印記。
高唱革命歌曲,重走紅軍路,製作紅軍飯,通過這些最簡單也最深刻的方式,大家經受了一次深刻的紅色洗禮。
在本次重走紅軍路的終點半山村,黨員們參觀了富山鄉人才工作室,查看了「校地合作」模式下半山村傳統古村落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建設實景,並立足本職工作談感想。
富山鄉鄉長林鵬表示:「尋跡紅色歲月,共話鄉村振興,今天大家都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良好的精神風貌,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目前,通過校地合作的模式,富山半山村、半嶺堂村、李家山村的鄉村振興都取得了初步成效。」
集中黨課學習 提升黨性修養
「我們要把紅船精神和我們當下新時代共產黨員幹部敢擔當敢作為的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6月22日,富山鄉黨員大會上,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委老幹部局局長葉嫦君為全鄉黨員上了一節精彩的以「紅船精神」為主題的黨課,深入淺出地探討了新時代我們基層黨員要有怎麼樣的精氣神,要有怎麼樣的實幹精神。
「講奉獻、敢擔當是我們走好新長徵的基本要求。」6月28日,在富山鄉決要村,黨員們又聆聽了區委常委、區人武部部長刑軍明上的一堂精彩生動的黨課。
富山鄉紀委書記趙文正表示:「我是一名老黨員,我也一定會當好新時代有擔當、有作為的好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