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冬至頭,凍死牛」,這句話靠譜嗎?現在仍有指導意義

2020-12-12 騰訊網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這是白居易在其詩篇《邯鄲冬至夜思家》中的一句,抒發了他在冬至之夜的思鄉之情。冬至,又名冬節、亞歲等,不僅是二十四節氣「冬雪雪冬小大寒」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

冬至被稱為冬季的大節日,是四時八節之一,而四時則是指春夏秋冬這四季,八節則為一年四季中的各節氣,

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古代民間,流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古人常稱冬至為「亞歲」或者「小年」。在中國,冬至的習俗會因為地域不同,而存在習俗內容或者細節上大有差異。

比如在中國南方的沿海部分地區,在冬至日則有祭祖的習俗;而在中國北方地區,在冬至日則有吃餃子的習俗。

在農村,有句老人常說的,跟冬至相關的俗諺廣為流傳:「冬至頭,凍死牛」,

在這句俗諺的前後,還有幾句俗諺作為陪襯,所以整句話則為「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凍死鬼」。

此外,人們也經常用「冬至頭,凍死牛」來判定當年冬天是否會冷?以便提早做好防寒準備。那麼這句話真的靠譜,有道理嗎?對此專家表示,知道了沒壞處,現在仍有指導意義。

對於這句俗諺,我們得辯證來看

因為人們所身處的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導致不同地區具有當地獨特的農村俗諺。

舉例來說,南方一農村地區的俗諺則是說:「冬至頭,賣被去買牛」、「冬至中,十個穀倉九個兇」、「冬至尾賣牛去買被」。

整句話的意思其實言簡意賅,若當年冬至的日期在月初,那麼當年冬天的天氣十分暖和,厚重的被子則沒有用武之地,老百姓便可把過冬的被子拿去賣,用以換牛。

若冬至在月中,則意味著明年的糧食不會大豐收,可能會有旱澇災害。相反,若冬至在月尾,這說明當年冬天的天氣十分寒冷,家中的被子不夠用,需要將牛賣掉,以換取過冬的被子。

則有這樣一句俗諺:「冬至頭,凍死牛」

、「冬至中,暖哄哄」、「冬至末,不用被」。

大意則為若冬至在月頭,而當年的冬天會十分寒冷,

若冬至在月中,則當年的冬天十分暖和,若冬至在月末,那麼當年的冬天不會特別寒冷。如此說來,不管是南方地區還是其他地區,各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對於冬至都有各自不一樣的俗諺。

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發達,預測冬天是否寒冷,預測天氣的變化這些事情,其實早已有了專業人士用專業儀器進行測試。

在筆者小時候,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每當冬至即將來臨之際,小河就早早結上厚冰。

但由於現在環境汙染,溫室效應等原因,導致近幾年的冬天不再寒冷刺骨。

溫室效應亦可稱之為花房效應,是由於二氧化碳急劇增加,致使大氣的溫度升高,引發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

不僅如此,溫室效應還會致使一些病蟲的增加,而這些病蟲則會危害農作物以及人類的健康。

再者,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地區的冰雪融化,而冰雪一旦融化,則會使北極地區的水量增加,從而導致海洋風暴逐漸增多,自然災害不斷湧出。

除此之外,溫室效應還會使自然森林受到不良影響,從而加劇全球的土地荒漠化,導致土地的侵害變得更為嚴重。

所以若簡簡單單的根據類似「冬至頭,凍死牛」這類的俗諺來判定天氣的變化,這種行為是非常不明智的,

▲穿棉衣抵禦寒冬的人照片

「冬至頭,凍死牛」這句俗語只是人們根據自己所處環境,經歷世世代代的總結得出來,關於預防冬寒的經驗之談。

不過,也如我們前面所言,這些俗語的存在不能全盤說其是錯誤的,但也不能愚昧的全然相信,畢竟如今測量氣溫早已有精密的科學儀器了。

因此,對待「冬至頭,凍死牛」這句俗諺我們得辯證看待,因為它對於某些地區現在仍有指導意義。

不得不提的是,」冬至頭,凍死牛「這類俗語也是在給我們提醒,讓我們對於環境引起重視,地球是我們所有人的家園,我們應該培養主人翁意識,樹立環保意識,為環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貢獻,正如《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所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相關焦點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馬上冬至,農諺「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今年冷嗎
    要說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農民在農村裡生活都是離不開俗語的,因為有的俗語也是農民作為耕種的一種參考,像以前的時候農村並不發達,耕種的時候都是沒有天氣預報來看,那怎麼辦呢?他們只能根據往年的俗語來分析下年的天氣情況,這樣對於耕種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就比如這句俗語「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俗語「冬至中,暖烘烘」有沒有道理?今年是暖冬嗎?聽老人怎麼說
    而這些通俗的規律,通常又以俗語的形式口口相傳,用來指導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如說農村老人經常講「冬至中,暖烘烘」。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
  • 「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導讀:「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農村俗語「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從表面意思上說的話,很好理解,說的是,冬至在月頭的時候,那麼會是暖烘烘的冬天;如果冬至在月尾的話,那麼這個冬天很冷,家裡的老牛都會被凍死。
  • 「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
    今天我們地處長江流域也見到下雪了,確切的說是昨晚下了小雪,早晨起來看到山頭上有些地方變白了,而地面上已經看不到雪了,下了雪天,天氣真冷,不得不嘆息冬至節氣要來了。冬至節氣到來真的要冷了嗎?俗話說「冬至吃餃子」這樣就不怕凍耳朵了,當然,這這是一種說法而已,吃餃子只能說暖暖身子,如果外出耳朵腳手同樣凍得很。冬至節氣期間有很多俗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聽老農說說,過年冷不冷
    農村人說農村事,與您暢聊身邊農村人與農村事,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哦!獲取更多農村有趣事,好玩事。作者:小單【原創.首發作品】清晨孩子上學,看著田地上灰白色的霜,問那是雪嗎?然後高興地說:是不是可以堆雪人了!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這句俗語是說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冬至在尾,沒有火爐要後悔,看到這句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其實這句俗語想要看明白還是非常簡單的,畢竟我們在俗語的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句俗語是說如果冬至在月頭,那麼這年的天氣是非常寒冷的,也許老牛都會被凍死,而冬至在月中,那麼這年的冬天穿著單衣都是可以的,如果冬至在月尾,那麼這年的天氣將會異常寒冷,沒有火爐的人家都會非常後悔。那麼這就俗語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 後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過年冷不冷
    導讀:後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過年冷不冷後天也就是2020年12月21日的18:02:12,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冬至,冬至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俗語叫做:冬至夜最長,難得到天光,
  • 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人嘴裡總是念叨著一些押韻、簡練的農村俗語,生長在農村的人都知道,這些俗語反映了農村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耕田種地的經驗,以前科技不發達,農村發展滯後,人們只能靠世世代代勤勞的勞動人民將這些經驗積累起來教給子孫後代,那麼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則來自農村的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
  • 明天冬至,「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今年春節是冷冬嗎?
    導讀:明天冬至,「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今年春節是冷冬嗎? 今天是12月20號,今天我們當地是風和日麗,天氣晴朗,在這樣的寒冬,有這樣的好天氣適合出去戶外遊玩,但是一想到明天就是21號了,如果明天天氣還與今天天氣這麼好的話,那就是印證了那句老俗語了「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看來今年春節期間天氣或許會很冷,難道春節是冷冬嗎?
  •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張大爺說:靈的很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張大爺說:靈的很就在上個月,隔壁的張大爺家準備裝修,據他透漏,從月頭到月尾,基本沒下過雨。很多農村人都在反應家裡的白菜被乾死了。於是村裡人紛紛都在表示,今年是一個暖冬。於是大家都忙著做準備去了。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春節冷不冷?
    冬至又叫做日短至、冬節,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冬至作為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會不會冷呢?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在立冬後天氣並不會變得寒冷起來,這是因為在立冬後儘管氣溫會開始下降,但是地表中依然儲存了一部分的熱量尚未完全釋放。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冬天氣冷嗎?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二是一個節氣,寓意年終歲首交結、終而又始。從西漢時期漢武帝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開始,時至今日冬至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民間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比如「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年冬天冷不冷?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 「一九二九」不出手:冬至在頭,凍死老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
    每年從冬至開始,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就要開始,冬至這天是本年度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從冬至之後,白天的時間開始慢慢延長,所以有「吃了冬至面,一天漲一線」的說法。同樣在農俗諺語中也有很多關於冬至的,尤其是對於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的最多。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今日(12月21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對咱農村老百姓來說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農諺「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年啥時候最冷?
    「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冬在尾,倒春寒」這裡的「冬」其實是冬至的意思,所謂的「頭」、「中」、「尾」指的是一個月的上中下旬。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這個節氣到來後,也就意味著寒冬真的來了。既然是12月21日,又怎麼有「上中下」旬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