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西遊—唐僧成佛八十一難,「難」字怎麼讀?

2020-12-17 苦行儒

唐僧成佛八十一難之「難」字怎麼讀

旃檀功德佛成佛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從遇難、遭難到避難、逃難,就差點沒殉難,五個難友一路行來多災多難,好在難兄難弟們患難與共,也應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

「金蟬遭貶」第一難,金蟬子由「天道」之神變成「人間道」之凡人,類似於「人間道」之凡人變成「地獄道」之怨鬼,那可是死過一次的終極苦難!

「出胎幾殺」第二難,剛剛經歷過一次死亡,重新投胎降生人世間之際,又差點隨風而去,幼小的生命面對生存的挑戰,險象環生命運多苦難!

「滿月拋江」第三難,剛滿月的嬰兒躺在一塊木板上隨江水飄蕩,命在旦夕,金蟬子的人生太多苦難!

「尋親報冤」第四難……

慢,按前面的思路來解析第四難有些不順暢,擱了淺了!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八十一難中的「難」理解為「災禍,危難」之意,然而「尋親報冤」這一「難」中親人相見,「尋親」如願,大仇已報,「報怨」得償,整個過程比較順利,結局相對圓滿,用「災禍,危難」來形容這一事件似乎不太貼切。

再往後看,尚有多難不可一意釋之。

繁體的「難」字左為「哀鳴聲」,右為「鳥」,意為「鳥兒哀鳴」,《說文解字》中釋:鳥也,從鳥,堇聲。清代段玉裁註:今為難易字,而本義隱矣。

「難」字通常有兩種讀音:

其一、音nán,《康熙字典》注釋為【廣韻】那幹切,平寒。

其作為形容詞時為「不容易、艱難,不可、不好」之意。古詩文中如李白的《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另如王褒《靈壇碑文》:桓譚作論,明弱水之難航。「尋親報冤」之「難」不可解釋為「災禍、危難」,但解釋為「艱難」較為妥當。這層含義在八十一難中用的比較多,如 「流沙難渡」、「難活人參」等均適用於此義。

作為動詞時為「感到困難、畏難,使感到困難」之意。古詩文中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鐵衣冷難著;另如《左傳》:今不行禮於衛,而藩其君舍以難之。此意解釋第五十難「賽城掃塔」最佳,「賽城掃塔」中唐僧的畏難情緒很明顯,第六十二回——唐僧用帚子掃了一層,又上一層。如此掃至第七層上,卻早二更時分。那長老漸覺睏倦,行者道:「困了,你且坐下,等老孫替你掃罷。」三藏道:「這塔是多少層數?」行者道:「怕不有十三層哩。」長老耽著勞倦道:「是必掃了,方趁本願。」又掃了三層,腰酸腿痛,就於十層上坐倒道:「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層掃淨下來罷。」

此外,西行途中,唐僧一直帶著「畏難」情緒,如:

第二十七回——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齋我吃?我肚飢怎行?況此地山嵐瘴氣,怎麼得上雷音?」

第三十六回——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麼這等難行?我記得離了長安城,在路上春盡夏來,秋殘冬至,有四五個年頭,怎麼還不能得到?」

唐僧西行途中的「畏難」情緒,筆者在其它多個章節中均有分析,這裡不再累述。

其二、音nàn,《康熙字典》注釋為【廣韻】奴案切,去翰。

其作為名詞時為「災難、禍害,怨仇、仇敵」之意。如《資治通鑑》:芟夷於難;另如《戰國策》:將西南以與秦為難。這層含義在八十一難中用得最多,我們看到「難」字,正常思維下第一反應就是「災難」之意。唐僧在西行途中所經歷的絕大多數「劫難」都可用此意詮釋。

作為動詞時為「詰問、責難,抵擋、拒斥,論說、爭辯」之意。如劉開《問說》:交相問難;另如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難壬人;另如《史記·五帝本紀》: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此意較「災難」更適於第三十四難「大賭輸贏」。此外,「比丘救子」一「難」中,鹿精責難唐僧,唐僧與之論說但慘敗於國師詰問之下,第七十八回——國丈笑道:「西方之路,黑漫漫有甚好處!」……那國王聽說,十分歡喜,滿朝官都喝採道,「好個惟道獨稱尊!惟道獨稱尊」長老見人都贊他,不勝羞愧。

除此之外,古人中,「難」字還是一個通假字:

其一、通「戁」,音「nǎn」,有「畏懼、恐懼」之意。如《曾子·子思子》——君子恭而不難。

《西遊記》中的唐僧,沒有克服「恐懼」心,其較凡人更加膽小怕事。雖屢經挫折,卻不長能耐,每每遇事,仍是魂不附體,膽戰心驚。比如「雙叉嶺上」,這位高僧張揚著自己不該有的恐懼心,而且,事後也沒有多少改進,他的小心肝撲通撲通跳了整個一條西行路。

第十三回,唐僧初出長安邊境——(三藏)正疑思之間,忽然失足,三人連馬都跌落坑坎之中。三藏心慌,從者膽戰。卻才悚懼……這法師戰戰兢兢的,偷眼觀看……唬得個三藏魂飛魄散……只聽得嘓啅之聲,真似虎啖羊羔,霎時食盡。把一個長老,幾乎唬死。

這是凡僧初出長安的第一場苦難,也便罷了,但經歷了萬千魔難之後,唐僧還是膽小如鼠。第九十一回——眾妖一擁上前,把唐僧解了索,穿了衣服,推至座前,唬得唐僧戰兢兢的跪在下面,只叫:「大王饒命,饒命!」

第九十七回——眾賊遂持兵器,吶一聲喊,跑上大路,一字兒擺開,叫道:「和尚,不要走!快留下買路錢,饒你性命!牙迸半個不字,一刀一個,決不留存!」唬得個唐僧在馬上亂戰……三藏師徒們將著金銀服飾拿轉,正行處,忽見那槍刀簇簇而來。三藏大驚道:「徒弟,你看那兵器簇擁相臨,是甚好歹?」……只見那:唐三藏,戰戰兢兢,滴淚難言。

即便登了靈山,依然如此,第九十八回——大聖引著唐僧等,徐徐緩步,登了靈山,不上五六裡,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裡寬闊,四無人跡。三藏心驚道:「悟空,這路來得差了,敢莫大仙錯指了?此水這般寬闊,這般洶湧,又不見舟楫,如何可渡?」……三藏心驚膽戰道:「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別尋路徑去來。」……好大聖,拽開步跳上獨木橋,搖搖擺擺,須臾跑將過去,在那邊招呼道:「過來!過來!」唐僧搖手,八戒沙僧咬指……三藏見了,又心驚道:「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

一個「戁」形象地刻畫出唐僧取經途中的心魔之「難」。

其二、通「儺」,音「 nuó」,《康熙字典》解釋為【正韻】奴何切,同儺,卻除兇惡也。如《禮記·月令》:命有司大難。

「儺」 是一種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禮,古代臘月驅逐疫鬼的儀式。通常戴上面具以歌舞的形式進行,現存儺神面具與《西遊記》相關的有如來佛、觀音、太白金星、彌勒佛、六丁六甲、金剛、閻羅、羅漢、真武大帝、張天師、馬趙溫關四天將、四大天王等。現存的儺舞小戲與《西遊記》有關的有《牛魔王醉酒》、《鬧龍宮》、《猴子偷桃》、《五行山》、《高家莊》、《唐僧取經》、《三打白骨精》、《三盜芭蕉扇》等。

《西遊記》中師徒一行逢鬼遇怪、降妖驅魔,雖不戴面具,沒有歌舞,性質上就是「儺儀」。故此意差不多亦能貫穿諸「難」始未。

這樣一來,八十一個「難」大多都有合理貼切的解釋了,對號入座即可。

相關焦點

  • 進階讀西遊 第125講
    歡迎繼續收聽進階讀西遊。上一講我們講了西遊記新九難裡的第八難「陰魔奪經」,今天我們講第九難「深夜脫走」。話說唐僧師徒歷盡千辛萬苦,離功成圓滿只有一步之遙了。唐僧被困陳家莊,這是唐僧金蟬脫殼的最後時刻,也意味著西遊記的八十一難終於要畫上句號了。好,我們來聽故事。聽故事之前,我們先看這第九十九回的標題,「九九數完魔鏟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九九數完,就是九九歸真,八十一難全部終結的意思。那八十一難終結在哪兒呢?就是之前講的通天河畔「陰魔奪經」,剷除了這最後一批陰魔,就是真正的朗朗乾坤了。這就是「九九」的含義。
  • 解讀中國神話之《西遊記》:八十一難並非虛構,唐朝史書中有記載
    作為《西遊記》主要內容的「八十一難」自然也經歷了這樣一個演進的過程。「八十一難」故事並非後世文人杜撰,而是根據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取經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八十一難」故事從產生、流傳、演進到最終定型共經歷了約九百年的漫長歲月。因此,本文力求著眼於與西天取經有密切關係的前代書籍,從「八十一難」故事的源頭考察其發展演進規律。
  • 師徒四人為何只有唐僧和孫悟空成佛,你看大聖說過哪六個字?
    (蝸牛看西遊第4415期)文/蝸牛西遊大結局處,師徒幾人終於得到了他們應有的賞賜,成佛的成佛,成菩薩的成菩薩,只是我們不免多想,不是一起去西天取經嗎?為何最後成佛的只有悟空和唐僧,八戒和沙僧也是有過貢獻的,怎麼這兩人被踢出了成佛的隊伍呢?其實不是如來偏心,而是在大聖提醒眾人時,沒有一個人願意聽他的話。悟空究竟說過什麼話來提醒他們呢?
  • 揭秘:唐僧念的緊箍咒終於知道是啥,共6個字,翻譯成漢語,悟空愣住
    我們在看到孫悟空雜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火眼金睛,看出了那是妖怪而變的,但是豬八戒一直說那是好人,他是一個肉眼凡胎的人,怎麼能看出來呢隨後唐僧就發怒了,念起了緊箍咒語來,疼得孫悟空翻倒在河邊,瞬間就頭疼的簡直是東倒西歪的。但是我們看到唐僧念咒語的時候,不知道他口中真正讀的都是些什麼,就念幾句話,竟然威力這麼猛,就能讓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頓時頭疼的死去活來的。
  • 西遊世界有幾個佛祖?唐僧和觀音的法號都是如來?
    題:西遊世界有幾個佛祖?唐僧和觀音的法號都是如來?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唐僧雖說是孫悟空的師父,本身卻是個懦弱無能之輩,甚至於對《心經》的理解,都不如孫悟空這個徒弟。於是乎,唐僧西天取經,孫悟空卻成了那個取經人一路修行的引路者。
  • 唐僧歷經八十難取得真經,老龜為何強行再加一難?其實是觀音故意
    唐僧歷經八十難取得真經,老龜為何強行再加一難?其實是觀音故意!說起《西遊記》中唐僧這個角色,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唐僧本是東土大唐的高僧,為了拯救黎民百姓,願意歷經千險萬苦去往西天靈山取真經。唐僧作為人類,路上肯定會遇到很多妖魔鬼怪,於是就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等為徒,一路護送自己前往西天取經。這唐僧師徒4人一路降妖除魔,歷經八十難終於到達靈山取到真經。但就在他們離開靈山時,老龜為啥非要找茬再加一難?看過《西遊記》的網友都知道,唐僧師徒經歷的第八十難就是金魚精。當時求助觀音菩薩來收服金魚精後,唐僧師徒坐著老烏龜才過了通天河直達靈山。話說,這老龜也不是等閒之輩。
  • 不管你信不信:真正的唐僧已死,最後封佛就會飛的根本不是唐僧!
    孫悟空怎麼會知道必須過了這個橋才能成佛?還有什麼脫胎換骨就能成佛?這不是很奇怪嗎?成不成佛應該是如來佛祖說的算啊!孫悟空哪裡來的自信?為啥脫胎換骨的偏偏只有一個唐僧,其他人不用脫胎?假設豬八戒走過了橋,他會不會封佛呢?顯然孫悟空把他們往這裡引,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引唐僧,因為這個唐僧必須要死在這裡!
  • 進階讀西遊 第122講
    歡迎繼續收聽進階讀西遊。上一回我們說完了佛的世界,今天咱們言歸正傳,繼續說唐僧取經。你看,唐僧走完了十萬八千裡,真經就在眼前了,可咱都講了好幾回了,這真經怎麼還是沒取到手啊?而且,取到真經並不是唐僧真正的終點,一顆真正猿馴馬熟的心,才是最終的歸宿。好,這一講我要告訴你在唐僧他們最終成就金身以前,發生了一起突發事故,怎麼回事兒呢?你還記得之前我在通天河那講裡說,觀音設計取經路線的時候漏了一難嗎?漏了就得補上,唐僧要過這一難還得折回通天河去。
  • 六小齡童寄語小學生笑對八十一難:一次考不好沒關係
    馬知遠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20日電 (馬知遠)「七十二變是孫悟空的本領,也是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專長,你們一定要有專長,才能在以後在社會上發揮你自己的才能,笑對八十一難。」六小齡童這樣對呼和浩特市大學路小學的同學們說道。
  • 初中生畫西遊記81難通關圖,確認過眼神,是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所以,每每說起西遊故事,許多孩子都是信手拈來,並且津津有味。連小學生都知道唐僧師徒4人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到真經的。可具體是哪些「難」,真的有「八十一難」那麼多嗎?相信就連讀過幾遍書本的人也不一定能一一道出。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二十難 貶退心猿(三打白骨精)上
    西遊記第二十難是貶退心猿,也可以叫三打白骨精或三貶悟空,這是西遊記中相當經典的一難,可以說是老少皆知。在這一難中,因唐僧肉眼凡胎,看不清妖精的真實面目,又誤聽信八戒的讒言,被妖怪三番戲弄;而孫悟空因為有火眼金睛,能看破妖精的面目,但還未等妖怪動手,就將妖怪打死,留下了禍根,被唐僧誤以為行兇殺人,最後被趕走。
  • 初中生手繪「九九八十一難」,你們娃暑假作業怎麼樣了?
    今年暑假,你家娃看《西遊記》了嗎?除了電視劇版,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也是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所以,每每說起西遊故事,許多孩子都是信手拈來。大家都知道唐僧師徒4人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到真經的。
  • 唐僧師徒四人的第八十一難,實際是觀音為了補償老龜設下的!
    在原著的第四十九章,唐僧師徒四人路過通天河的時候,被困住了,因為有一個叫做靈感大王的妖怪在這裡作威作福,專吃童男童女。這靈感大王的元身,其實是觀音菩薩池子裡養的金魚,有一天自己跑到了人間,然後霸佔了一頭千年老龜的洞府。後來孫悟空趕到南海求援時,觀音才知道了這件事情,急忙跟著孫悟空去收了這隻金魚精。
  • 最強蝸牛:夢話西遊大版本即將上線,親身體驗九九八一難有多難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備受遊戲領域喜愛的文化題材之一,像什麼《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都是十分經典的遊戲,尤其是《夢幻西遊》更是經久不衰,在最新的世界網遊收入排行榜上依舊位於第四,可見西遊文化的生命力之旺盛。而今《最強蝸牛》也將注入西遊文化的新鮮血液,與師徒四人親身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 杭州初一新生手繪《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
    所以,每每說起西遊故事,許多孩子都是信手拈來。大家都知道唐僧師徒4人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到真經的。可具體是哪些「難」,真的有「八十一難」那麼多嗎?今年暑假,杭州市文暉實驗學校的初一新生,重讀《西遊記》後,手繪「西天取經路線圖」,發現,書裡的歷險故事一張紙根本畫不下,「八十一難」果然沒水分——
  • 別人家的暑假作業:杭州一中學初一新生手繪「九九八十一難」
    今年暑假,你家娃看《西遊記》了嗎?除了電視劇版,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也是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所以,每每說起西遊故事,許多孩子都是信手拈來。大家都知道唐僧師徒4人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到真經的。可具體是哪些「難」,真的有「八十一難」那麼多嗎?
  • 孫悟空成佛以後,到底變得有多強?你看觀音菩薩怎麼說的?
    孫悟空成佛以後,到底變得有多強?你看觀音菩薩怎麼說的?從他們各自的名號中就能看出他們各自的實力,而西遊主角孫悟空其實名號更多,先是花果山美猴王,那個時候沒有金箍棒更不會什麼七十二變,當上山大王完全就是靠著一股膽氣,接著就是三界皆知的齊天大聖,畢竟大鬧天宮可不是小事。
  • 杭州初中生手繪「九九八十一難」太驚豔
    ,真的有「八十一難」那麼多嗎?這幅Q版西遊取經路線圖的小作者在她筆下,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怪,通過層層關卡,儼然妙趣橫生的闖關玩具棋。按書中情節繪製地圖,自然難不倒她。小趙同學喜歡漫畫和塗鴉,於是決定把取經路線圖做成Q版。她不僅在網上找了唐僧師徒的動漫素材,還專門給師徒四人途經的各個國家設計了各具特色的Logo。
  • 最強蝸牛八十一難怎麼過-最強蝸牛八十一難通關攻略
    最強蝸牛八十一難怎麼過?目前不少玩家卡在八十一難最後一關,那麼八十一難有什麼通關技巧?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最強蝸牛八十一難通關攻略,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最強蝸牛八十一難通關攻略
  • 那個呼喊著「不要燒我的花果山」的悟空,在西遊之路上卻傷痕累累
    九九八十一難這麼多的篇章,都快叫人們倒背如流了,那句至尊寶關於「一萬年」的誓言,六小齡童那絕世美猴王的裝扮,光是提及「西遊」這兩個字,都會抑制不住入戲地演起來。可是如同《大話西遊》被冠上「喜劇片」這個囚籠一樣的名號,《西遊記》雖然深入人心,雖然婦孺皆知,但在刻板的印象中也已淪為升級打怪般的模式化小說。不得不嘆,行者如天地間化出來的石猴,也悟空不得,這歷險故事,讀罷思緒連綿,不為其所遇,不為其所險,只為行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