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炎熱的天氣,氣溫達到36℃,地面溫度甚至都有六七十攝氏度,然而,走在滾燙的大街小巷上,市民在忍受炎熱的同時,不禁暗生埋怨:這城市裡怎麼就看不到一輛灑水車來給城市降降溫呢?在疑惑中,記者昨天冒著高溫天氣對合肥市各主要幹道進行了走訪,發現灑水車還真是「羞答答的玫瑰」,愣是見不到其曼妙的身影。
灑水車為何難覓身影?
上午9時許,記者沿著雙七路、張窪路、濉溪路、明光路、阜陽路、長江路、勝利路、臨泉路等路段觀察,發現太陽照射,市民打傘的打傘,沿著樓陰的地方走路,躲在樹陰裡等公交,或者是戴著遮陽帽騎著電動車……誰都是大汗淋漓。但記者辛苦尋覓,就是沒見到灑水車來給城市的道路降降溫,讓市民也能有個出行的好環境。
然而,記者在採訪時,也有多人反映,其實灑水車是有上路的。一位周姓市民告訴記者,她早上路過長江路時,會看到「敦實」的灑水車,噴著兩股水柱,從車底噴向路兩側,所到之處,乾燥的路面頓時溼潤了許多,在水的衝刷下,人們都感到一陣涼意。「一般來講,灑水車通過高壓水槍將馬路中的塵土衝洗到路邊,再由道路清掃車將路邊的塵土清掃乾淨,這樣,環衛工人只需要清掃人行道就可以了。」市市容局有關人士這樣向記者介紹機械化清掃保潔流程。
從「一輛」到「42輛」
翻開合肥灑水車的歷史,2003年8月7日,合肥36℃高溫,地表溫度近50℃。那時,合肥只有一輛灑水車,無奈,合肥市消防支隊出動了四輛消防車,在合肥市長江路、金寨路、黃山路、屯溪路、望江路等人流高度密集的七條主幹道,衝灑路面,幫著防暑降溫。到現在市民還有清晰印象。
據了解,合肥市唯一的一輛灑水車,是合肥市市容局2002年花了40萬元買的。而早在1994年,合肥市共有四輛灑水車,但均已全部報廢。至於當時為何偌大的合肥只有一輛灑水車,有關人員介紹說,早些年,灑水車是由市市容局統一管理,統一購買配置,加上修理,均由市局統一從市財政要錢,財政沒經費,自然就不能多配了。
2004年,合肥市投資百萬元購買了三臺節水型高壓車,每天沿金寨路、長江路等主要幹道灑一遍,灑水車增加到四輛。但就是這樣,灑水車運力還是不足。
而昨天記者採訪合肥市市容局有關部門時,獲悉合肥的灑水車已增加到42輛,從今年3月20日開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為合肥市的主要幹道降溫除塵。灑水車噴出的水,能有效防止地面的揚塵,這不僅起到除塵、保證空氣品質的作用,而且有利於市民健康,也滋潤著城市。
灑水車為啥少看到?
對於一些市民很少在路上看到灑水車的疑問,市市容局有關人士解釋說,灑水車在循環工作:白天進行街道灑水,晚間則進行道路衝洗。其中,白天的灑水作業分為三個時間段;夜間的道路衝洗安排在凌晨進行。此外,為不影響市民通行,他們規定灑水時間儘量避開上下班的高峰期,避免灑水造成的泥漿濺到行人。 (範薇薇 陳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