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幾乎是大部分女性朋友都有經歷過,輕者,表現為小腹隱痛、腰部酸脹、乏力等不適;重者,則出現小腹痙攣性疼痛、腰痛、頭暈、噁心、嘔吐、四肢冰涼等症狀。痛經每次發作時,難於忍受者常常被迫休息數日才能緩解,嚴重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
說到這點,小編就不得不聊聊自己。
從上初中開始就痛經,當時學業任務重,老師嚴格,自己也不敢請假,都是忍著,後來有一次上高中痛得上吐下瀉,臉色發白,直接被送去醫院,之後,痛經一直伴隨我。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大學畢業。工作後過大的壓力導致更加嚴重,當時就像電鑽在裡面不停運作,一點光和聲音都會刺激到,最後去找醫生,醫生給我開了一些中藥進行調理和學會了如何按摩穴位,現在的身體才沒有那麼虛了。
圖源網絡,侵刪
中醫上認為痛經病位在子宮、衝任,「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痛經主要與經期或經期前後受外部其他因素影響,導致衝任氣血不暢、胞宮氣血流通受阻,不通則痛,引起痛經,造成身體的疼痛不適。
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中醫上提到適當的按摩經絡法刺激人體相應穴位,可以使我們血氣運行順暢,達到緩解甚至消除痛經不適的情況。中醫上認為,取三陰交、地機、血海三穴同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緩急止痛的作用。我們一起看看是哪三個穴位吧!
圖片源於尋艾APP
圖片源於尋艾APP
圖片源於尋艾APP
小編在這裡要提醒痛經的女生,平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老人常說:「寒從腳下起」,要讓腳暖和。經常看到有女生為了愛美大在冬天露著腳脖子,這樣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另外,痛經也應該少吃冰的東西,尤其是夏天有的女生喜歡吃冰淇淋,冰飲料等,寒氣是很容易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