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奇美被歐盟裁罰巨款案看兩岸產業合作前景

2020-12-22 中國網

中國網訊 最近,歐盟有關部門宣布因臺灣4家液晶面板廠與韓國LG、三星合謀壟斷市場供應與價格,罰款6.49億歐元,這是臺灣液晶面板業發展史上繼2009年遭受美國以反託拉斯法處以重責後的又一次重大考驗,也是對臺灣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的沉重打擊。此案教訓之深刻,足以為兩岸產業的未來發展與加強相互合作帶來一些可貴的啟示。

一、臺灣液晶面板業又逢關鍵的生死期

臺灣液晶面板業做為當前臺灣製造業的兩大主力產業之一,奠基於20世紀90年代初,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起飛。當時日本廠商為抗衡韓國三星與LG等企業的快速超越,刻意將技術與產能向臺灣傾斜,臺灣廠商借勢而起,不到10年時間產能便坐二望一,不僅技術上與韓國不相上下,產能也直追韓國而穩居世界第二。以友達與奇美電子為龍頭,中華映管、彩晶、群創為二線的「五虎」構成了臺灣液晶面板產業的支柱,加上從上遊的零配件與原材料供應到下遊的電腦、手機、電視機等應用產業,構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配套體系,並延伸到了大陸,臺制液晶面板兩年多來一直被列為大陸採購團入島後的必購產品。

儘管如此,近兩年來臺灣液晶面板業卻面臨了空前的危機。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海嘯引發世界經濟急速衰退,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滑,甚至長時間在成本價以下徘徊,島內各廠產量銳減,2008、2009年臺灣液晶面板業連續兩年出現產值下滑。中華映管公司不得不轉向中小尺寸面板發展,彩晶公司則轉向觸控面板為主,爭做蘋果公司暢銷產品iPhone、iPod等的零件供貨商。不僅如此,2009年美國提起反託拉斯訴訟,韓、日、臺的主要液晶面板大廠均牽扯其中,奇美電子公司總經理何昭陽與多位日韓大廠管理高層被判刑,先後進了美國的監獄。奇美集團在經營巨額虧損與美國法院嚴打下,於2009年11月將奇美電子公司出售,鴻海公司董事長郭臺銘購入後,將其與所屬的群創光電及有業務與投資關係的統寶電子兩家合併,試圖打造完整的液晶面板上中下遊企業集團。2010年3月在完成複雜的海內外法律審批程序後,新奇美公司宣告正式成立。2010年第二季後,國際液晶面板業景氣復甦,價格穩步走強,臺灣面板業者原本預期今年就可走出低谷,再創高峰,卻不曾預料遭遇來自歐美的打擊力道。

2010年6月,美國司法部宣布,正式起訴友達公司的6位高管,其中副董事長陳炫彬、總經理陳來助等不得離開美國。而美國反託拉斯案直接引發了歐盟自2009年開始的調查,原因是韓國三星公司主動向歐盟有關部門提供了韓臺廠商相互協商生產與協議價格的檔案資料。在眾多不利證據下,臺灣廠商又成了歐盟裁罰的主要對象,近6.5億歐元的罰金中臺灣4家廠商要負擔4.3億多歐元,其中奇美電子成了歐盟的主要罰款對象,要交3億歐元。

這幾次事件接連爆發,看似偶然,但也有其很深的根源。臺灣液晶面板廠商雖在產能與技術擠進了世界前列,但最關鍵的市場卻不在自己手中,對歐美市場的特殊與複雜性還所知不多。以友達集團當家人李焜耀而言,幾年前就曾主導明基電子公司併購德國西門子旗下的手機部門,最後證明是誤判產業特性,被迫賠錢退出,「明基」也因此拖累被迫易名「佳世達」。此次在與美國司法較量中,友達又在司法程序上接連失著,致使美國司法部門不僅擴大起訴範圍,更將友達公司主要負責人扣在美國,聽候司法調查。歐盟案最大受害者奇美電子公司的新主人郭臺銘在島內向以「硬漢」形象出現,面對歐盟調查,他堅持認為,證據期間為2001到2006年,那時的奇美電子已因被合併而消失,與新奇美無涉或關係不大。島內輿論普遍認為他因此輕忽案件的複雜性,最終導致奇美電子被罰金額甚至超過了產能規模比其還大的韓國LG集團。

雖然臺灣當局有關部門立即表態願意協助廠商處理歐美司法裁罰,並在隨後通過了友達在大陸投資7.5代面板廠的申請案,但臺灣液晶面板業連續遭遇歐美司法重罰,加上目前行業景氣已經出現轉而向下的跡象,前景已轉趨黯淡,如不採取有效措施,有可能其費盡千辛萬苦積累起來的優勢資源將走上瓦解之路。從更深層次看,此次歐美僅憑市場優勢就能有效箝制與約束臺灣液晶面板業的技術、產能優勢,可見臺灣產業要想真正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仍有許多荊棘需要排除。

二、此案對兩岸產業發展的若干啟示

兩岸產業發展水平雖仍有差距,但面臨的基本問題類似,主要是關鍵技術與主要市場都集中為歐美日發達國家掌握,自身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生產製造能力,在產業分工上兩岸就好比只是充當了工人的角色,而老闆與消費者卻都是歐美日。為克服發展的局限,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兩岸都已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計劃與目標,力圖搶佔世界產業發展的前沿,但仍存在若干難點需要採取積極措施加以應對:

第一是產業的原創性。大陸儘管比起臺灣在基礎研究與前沿科技水平上擁有較強的優勢,但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主流研究仍屬於跟進型,由此造成兩岸在未來產業的掌握上無法真正達成原創性與獨創性,即未來新興產業的關鍵技術與原創專利依然會掌握在歐美日手中,後者憑藉其綿密構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網,將始終置兩岸產業於中下遊的境地。

第二是技術的創新性。由於無法拿到產業的原創性,技術的原創性就必須靠時間去積累儲備,去開拓挖潛,這就使得兩岸產業註定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仍只能是世界新興產業的跟隨者,而非發起者。基於此,兩岸企業奮鬥的重點不應是刻意追求產業技術的尖端性與原創性,而應放在儘快縮短與先進者的差距,爭取儘快參與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後續技術開發去交換原創技術,以不斷提高工藝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是市場的開拓性。歐美日憑藉發達的經濟與高收入水準,培養出了兩岸難以企及的高端消費市場,從而完全掌握了尖端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命脈,兩岸只有有效開拓自主市場,才能儘可能快地改變世界產業發展取向,因此充分發掘大陸的龐大市場潛力,是唯一可彌補兩岸產業原創性與技術創新性不足的方法。大陸可針對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引進歐美發展相對成熟但受制於其市場而發展有限的關鍵技術,開發自身市場從而達成技術與產業的再創新性。高速鐵路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此技術為歐洲日本開創,但其利用率不高,發展遲緩,卻是我經濟發展所急需的項目,我利用龐大市場資源為基礎,通過引進再創新,從而成功鍛造出了巨大的產業與技術發展空間。

三、兩岸產業合作大有可為

兩年多來兩岸間進行了多次產業合作對談,並籤署了多項合作意向書,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但具體進展卻乏善可陳,其原因不外是三點:一是雙方對接困難;二是利益取向不盡一致;三是雙方都不願自甘做下遊產品。歐美對臺灣面板業的重罰給了兩岸產業界重要的警示,以兩岸如此優越的互補條件,都無法做到真正的合作,那麼兩岸產業資源是無法得到充分發揮與利用的。兩岸未來需要克服的障礙仍多,但面臨內外壓力,不僅應感到時間緊迫,更應明白時機來之不易。臺灣液晶面板廠遭罰案對兩岸產業合作有三點啟示:

第一是臺灣優勢產業應更加重視發揮大陸市場作為有效迴旋餘地的作用。相對於歐美市場的已開發程度,大陸市場對高尖端產品的接受度仍然不高,但2010年6月籤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卻已經為兩岸經濟合作與整合鋪平了道路,儘管具體協議尚未完成,但合作的方向既定,未來大陸市場對臺灣產業與產品的友好程度一定會超過歐美市場。臺灣當局目前一方面對其優勢產業投資大陸設置了種種限制,在韓國廠商已獲準在大陸興建8.5代面板廠時,臺灣當局卻只開放友達以7.5代技術投資大陸。這種做法將會妨礙臺灣廠商充分利用大陸的市場資源與自身的優勢條件。另一方面,臺灣當局對陸資入島項目開放進展也緩慢,最近才開始研究開放陸資參股臺灣面板廠,但對參股比例等又有多重限制。在兩岸資源無法合理流動時,大陸市場與兩岸產業合作的優勢都將會受到約束,這是兩岸產業合作協商至今只能談遠景而無法取得具體進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兩岸產業合作大有潛力可挖。雖然兩岸產業在關鍵技術與高端市場方面都受制於歐美日大廠,但兩岸之間的相對優勢對比卻非常突出,大陸在基礎研究與人力、土地資源,臺灣在管理、經營與製造工藝水平都各擅勝場,如能有效整合,完全可以達成1加1大於2的合作優勢。以兩岸所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具有相當高的重合性就可看出,兩岸目前產業的發展重點方向近似,雙方加強合作不僅可以發揮彼此優勢資源,減少重複投資的浪費,還可深化相互關係,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後續協商工作。

第三是兩岸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產業合作可以達成的共同利益。目前臺灣液晶面板廠接連遭遇歐美司法重罰,發展受到重創,似乎為大陸企業的後來居上創造了條件,但長遠看,液晶面板業的高成長期已過,兩岸的未來新興產業規劃均未列入,大陸再重起爐灶培養壯大面板業,並不符合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兩岸共同利益應是充分借用臺灣既有的產業資源,為兩岸產業向更高端的新興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即應站在更高的戰略角度思考,著眼於下一世代的產業,去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不是浪費資源在兩岸間重複建設。

古人有云:「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從臺灣液晶面板業成長與遭遇的重大挫折,兩岸產業界可以汲取的經驗教訓還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沒有自主技術便沒有穩定的成長,沒有自主市場便沒有發展的坦途。臺灣產業發展的艱辛歷程,為大陸產業發展提供了明鑑,大陸市場的龐大潛力,又如臺灣產業待開發的金礦,兩岸產業的緊密結合,必定可以創造出通向光明未來的奇蹟。(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 胡石青)

相關焦點

  • 高通裁罰案需更宏觀全面思考;高通事件逼出臺灣5G 發展策略
    1、高通裁罰案需更宏觀全面思考;2、高通事件逼出臺灣5G 發展策略:抓大放小、多方結盟;3、江北新區:建立專利商標版權
  • 前奇美員工被裁 割破食指寫血書陳情許文龍
    東南網9月2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原奇美集團的奇力光電公司本月裁員,被裁的林姓設備工程師不滿,27日凌晨割破食指寫了「出人命、不救命」的血書,放在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臺南市家中的信箱,但希望「老董事長知道公司的現況」。
  • 臺灣奇美董事長:大陸採購佔奇美面板產能37%
    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  1月20日下午消息,臺灣面板巨頭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今日在「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產業戰略合作峰會暨籤約儀式」上表示,奇美去年為大陸市場提供了約1250萬片液晶面板,今年將增加至1850萬片,大陸市場已佔奇美液晶面板產能的37%左右。
  • 富士康奇美現狀:海外市場被重罰 大陸市場尷尬
    去年12月,歐盟以價格壟斷為由,對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奇美、友達、彩晶、華映和韓國面板巨頭LGD開出罰單,其中奇美收到的罰金最多,達到了3億歐元,幾乎佔據了總罰金的一半。儘管奇美大股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強硬地表示「奇美不輕付不該付的錢」,但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的。在海外市場「受氣」的奇美,在中國大陸市場也很尷尬。
  • 臺灣奇美材料偏光片項目落戶崑山開發區
    原標題:臺灣奇美材料偏光片項目落戶崑山開發區   近日,崑山市委書記管愛國,市委副書記、市長路軍會見臺灣奇美實業旗下奇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昭陽一行。崑山開發區管委會與奇美材料籤約偏光片合作製造項目。該項目的落戶將填補國內高端偏光片領域空白。市領導張玉林、清華大學教授張百哲會見時在座。
  • 海峽兩岸觀光醫療產業合作論壇在平頂山舉行
    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平頂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平頂山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汝州市人民政府、上海博易集團觀光醫療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承辦的海峽兩岸(河南)觀光醫療產業合作論壇於2011年4月1日在平頂山市蘊海建國飯店舉行。上午8時30分,論壇開幕式在蘊海建國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湖北兩岸高新園區產業合作交流會在新竹舉行
    新華網新竹5月9日電(記者 任沁沁 張承志)湖北兩岸高新園區產業合作交流會5月9日在臺灣新竹市舉行,臺灣科技界希望未來兩岸合作聚焦高科技領域。  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在致辭時表示,湖北最大的優勢和後勁在科技和人才,與新竹相似性、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好。
  • 兩岸產業合作突破與創新——第二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在臺灣新竹召開
    11月21-22日,由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產業合作工作小組主辦的第二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在臺灣新竹召開。兩岸產業界人士和專家學者200餘人與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張曉強副主任以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共同召集人、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高級顧問的身份出席開幕式並作主旨發言。他說,自去年2月兩岸經合會成立產業合作工作小組,以及建立兩岸產業合作論壇以來,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兩岸產業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取得積極成果。
  • 2013湖南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周成果豐碩
    9月17日到9月22日,2013湖南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周在臺灣成功舉辦。  在2013湖南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上,新北市鶯歌區與長沙望城區、長沙文化產業協會與臺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與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籤訂了合作備忘錄,中南傳媒集團向臺灣師範大學贈書102種539冊。合作周期間,代表團就臺灣三品會投資湖南發展文創產業進行了進一步商談。
  • 黃華華考察東富電器公司、統一集團,會見奇美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時...
    、知名企業統一集團,會見奇美實業公司負責人,感謝他們對粵臺合作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並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聽取他們投資祖國大陸、投資廣東做大做強的經驗,共商加強粵臺產業合作大計。從東富到艾美特的發展,可以得出三點啟示:一是粵臺兩地深化經貿合作完全可以實現互利共贏。臺灣家電產業發展起步較早,特別在電子電器產品研發和製造方面實力雄厚;廣東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配套齊全,勞動力充裕,更重要的是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東富公司瞄準了祖國大陸市場,到深圳投資設廠,有效聚合了粵臺兩地優勢,獲得了迅速發展。二是臺灣中小企業完全可以在粵臺合作中大有可為,在合作中做大做強。
  • 海信與中電熊貓或合作鴻海旗下面板廠奇美電
    業界傳出,鴻海旗下面板廠奇美電正與中電熊貓、海信集團洽談投資、聯盟,一旦奇美電敲定合作夥伴,可望開啟兩岸面板廠連手抗韓的新局。奇美電協理兼發言人林振輝昨(28)日表示,日前中電熊貓高層主管與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確實分別率領多名主管,赴臺造訪奇美電竹南總部及南科廠,但對大陸投資入股的傳言無法評論。中電熊貓董事長賴偉誠,業務副總盛建中近期來臺拜訪奇美電。
  • 鎮江市委書記會見臺灣奇美實業董事長一行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鎮江消息 12月12日上午,鎮江市委書記楊省世會見了臺灣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春華一行,雙方就有關合作項目交換了意見。  楊省世首先歡迎許春華一行來鎮,對奇美在鎮企業為地方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肯定,並希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他指出,鎮江區位優勢明顯,生態環境良好,醫改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奇美選擇在鎮發展醫療健康服務產業很有戰略眼光。市委市政府將大力支持項目建設,相信雙方的合作會越來越深入。
  •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會見臺灣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
    2007年11月12下午,副部長婁勤儉會見了來訪的臺灣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一行。婁勤儉長對廖董事長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並對奇美電子在大陸的順利發展表示祝賀。婁勤儉介紹黨的十七大把信息產業作為發展重點,提出了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這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 廣東南海攜手臺灣奇美 共建大陸液晶產業基地
    與會領導就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園區建設、廣東省對園區的政策和技術扶持等情況進行了介紹,投資方奇美電子也就其戰略部署及對上下遊關聯合作夥伴的發展戰略以及CRT轉LCD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服務等議題進行了宣講;會議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電視整機和零部件配套企業參加。此次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專區的建設已經全面提速,大陸液晶電視產業在其發展道路上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6月3-5日,由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與臺灣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 鎮江新區攜手奇美集團繪就溫暖「同心圓」
    中國江蘇網12月18日鎮江訊 (龔江婷)近日,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400噸光阻液項目試生產手續已完成,正在進行工藝調試,計劃年後投產。鎮江奇美由臺灣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投資, 註冊成立於1996年。
  • 周鐵農會見臺灣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一行
    周鐵農說,奇美集團是聞名兩岸的著名企業。多年來,奇美在許文龍先生和廖錦祥董事長的帶領下,取得驕人業績,對臺灣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良多。許文龍先生由於事業上的成功,不僅在臺灣有很大的影響,在大陸的名氣也很大,同時許先生又用很大的愛心,用自己的影響,用自己事業上的成功,用自己所積累的財富來回報社會。此次,許先生親自帶奇美愛樂管弦樂團赴大陸演出,就是回報社會的一個重要表現。
  • 高新法院首次審理危險駕駛案件 適用速裁15分鐘結兩案
    2020年8月13日上午,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首次審理危險駕駛犯罪案件,依法適用速裁程序 被告人高某、李某因危險駕駛,由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我院提起公訴。由於審查起訴階段嫌疑人籤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公訴機關提出了具體的量刑意見。法庭決定將兩案集中審理,庭審過程僅用15分鐘,真正實現了簡案快審。
  • 大陸出版產業的現狀及兩岸出版合作
    大陸出版產業的現狀及兩岸出版合作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 陳 昕   本文首先對改革開放30年以來大陸出版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說明大陸 出版產業這30年經歷了一個高速增長的發展時期;然後描述大陸出版產業發展方 式正處在轉型階段,以及這一轉型的內在要求和外部挑戰,同時介紹了大陸出版產業增長方式轉型的基本路徑和新的商業模式的基本特點
  • 兩岸關係緩和 友達、奇美有望來大陸建面板廠
    臺灣當局近日通過的「大陸投資金額上限鬆綁及審查便捷化方案」,以及可能的後續措施,臺灣主要面板廠——友達和奇美將有望來大陸投建面板廠。     目前大陸唯有上廣電、京東方、龍騰光電三家面板企業,三家均能夠提供五代線的小尺寸面板,五代線主要生產小尺寸液晶電視和電腦用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