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國際家庭日,幾個家庭教育的反面案例,值得深思!

2021-01-11 一線教師

教師無法自然地得到人們的尊重,但確實應該得到尊重,於是國家確定了教師節;少年兒童權益理應受到保護,但確實保護不力,因此國家制定了法律並廣泛宣傳六一兒童節。

諸如此類的節日很多,理應受到重視卻未被重視的問題,通過確立節日的方式,引起人們的重視,作用有多大,起碼在國際家庭日這個節日上看不出什麼來。

01人人需要幸福的家庭

相信很多人刷到一線教師這篇文章時,應該還不知道這個節日是在倡導什麼!多是因為題目中「幾個家庭教育的反面案例」所吸引,下面一線教師就來和大家分享這個節日的內涵和幾個家庭教育的案例,供大家反思。

從1994年開始每年的5月15日被確定為國際家庭日。旨在引起大家對家庭問題的重視,促進家庭幸福,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多人確實總是一味的要求家人要多掙錢,要求孩子考高分……家庭矛盾激化、成員壓力巨大,何談幸福。沒有誰願意生活在沒有幸福感的家庭。

02家庭教育的反面案例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幸福,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福。對於家庭教育中處於劣勢青少年學生而言,只能被動地接受父母的各種教育理念、行為。

家家有個「嘮叨」起來沒完的媽下面這幅圖是百度搜索中的截圖,可見排除不認識的「嘮叨」二字的之外,處在第二位的就是「嘮叨的媽媽作文」,百度的大數據還是比較牛的,可見很多孩子都想寫這個主題,也都比較厭煩媽媽的「嘮叨」。難道媽媽表達對孩子的愛只有採用「嘮叨」嗎?

每個媽媽心中總有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恨鐵不成鋼,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嗎?一線教師認為只能徒增孩子的壓力和厭煩的情緒。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需要尊重的權利,換位思考我們在單位中總被領導們批評:你看人家多優秀,你怎麼這麼笨,此時你的心裡會怎樣。我想無論何時你聽到這句話時也無法激起你的鬥志。

愛孩子,且不可變成了監督孩子,不信任孩子家長對孩子的疼愛,對孩子的陪伴,適可而止。萬事想做好都要考慮一個度,過渡的疼愛會讓孩子產生厭煩,過渡的陪伴等於「監督」,更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每天早晨必提醒孩子帶齊文具、背好書包、認真聽課……每天放學必緊盯孩子做作業……有數據表明,六成以上的孩子做事情時缺乏計劃,半數以上孩子從來不做家務。這些情況直接導致孩子在學習方面缺乏主動性、人際交往方面很被動,如果此種情況延續到初中、高中階段定會對孩子的整體能力產生極壞的影響。

03一線教師感言

國際家庭日,寫此文也是一線教師自己進行反思,更願每位讀者朋友們也開動腦筋,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言行是否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每個父母的知識、學問、能力有高有低,但是我想這都不是我們逃脫自我反思的理由。學霸的家長一定是學霸,學渣的家長一定是學渣,我想誰也不會認同。

沒有任何一個家庭教育模式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家庭教育的問題,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特徵鮮明的、獨一無二的成長曆程。多讀書,獲取更加豐富的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多思考,讓自我反思促進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多實踐,敢於向自己更是向孩子認錯並及時糾正自己的不良教育言行,才能共創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全班倒數第一,真實案例,值得我們深思
    在學生之中不免會有一些成績好的,也有成績並不是很理想的,畢竟學生之間也是分二八定律,但成績好的學生都會有一個共性,那就都會有各自的愛好以及自己的學習方法;而成績成績不是理想的學生卻並不是都是一樣的,同樣是班級倒數第一名,有的能成為全校前幾,甚至全班倒數第一要比其他學校全校第一還要高,同樣是全班倒數第一
  • 育兒專家:幸福的家庭,孩子大多是「第三者」,原因值得深思
    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參加的育兒專家講座,主講人就曾提出一個概念: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孩子的地位往往等同於「第三者」,是被父母排擠在外的,原因有趣,值得深思。家庭氛圍決定孩子與世界相處的模式「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
  • 國際家庭日 | 錯誤的家庭教育,正在毀了孩子
    每年的5月15日被稱為國際家庭日,是聯合國大會於1993年確立,旨在提高國際社會對家庭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2020年5月15日是第27個「國際家庭日」。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類社會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有家人的地方才叫家。
  • 家庭教育:反觀21年前大案,父母對孩子人生的影響,值得深思……
    1999年4月20日凌晨,銀川化肥廠附近計程車司機被殺,當四位民警趕到出事地點時,預埋的炸彈突然爆炸,三位民警當場身亡,有一位沒死,卻被歹徒連捅22刀……破案後人們才知道,這幾個罪犯本想搶劫運鈔車,因沒有武器,便設下了這個圈套奪槍。
  • 國際家庭日:錯誤的家庭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網友們都在感嘆,這些事件讓我們再一次意識到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從而也映射出一個道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條件。圖片來源:澎湃新聞而今天正巧是國際家庭日我們想藉此機會和大家聊一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許大家會對這個節日有些陌生國際家庭日成立於1994.5.15旨在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孩子們或許會問國際家庭日是怎麼來的?
  • 國際家庭日:你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未來
    食話創始人吳敏老師邀請杭州市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韓似萍、杭州市蓓蕾學前教育集團總園長金環、杭州市賣魚橋小學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周李萍,共同探討現代家庭教育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英文中,「family」涵蓋了一個家庭所應有的元素:father and mother,Ilove you(爸爸和媽媽,我愛你)。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可以說一個人的教育,只有3分靠學校,7分要靠家庭。
  • 國際家庭日:你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未來
    食話創始人吳敏老師邀請杭州市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韓似萍、杭州市蓓蕾學前教育集團總園長金環、杭州市賣魚橋小學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周李萍,共同探討現代家庭教育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英文中,「family」涵蓋了一個家庭所應有的元素:father and mother,Ilove you(爸爸和媽媽,我愛你)。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可以說一個人的教育,只有3分靠學校,7分要靠家庭。
  • 育兒專家:幸福的家庭,孩子大多是「第三者」,原因值得深思
    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參加的育兒專家講座,主講人就曾提出一個概念: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孩子的地位往往等同於「第三者」,是被父母排擠在外的,原因有趣,值得深思。家庭氛圍決定孩子與世界相處的模式「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美國文學家德萊塞很早我就知道,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可遇不可求的,而父母相處時的情感氛圍也決定著孩子將來與他人相處時的態度。
  • 國際家庭日親職教育專題講座
    日前,在第25個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為提高全社會對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和睦、幸福和進步,海澱法院與海澱寄讀學校攜手,共同舉辦國際家庭日親職教育講座活動,海澱法院未審庭副庭長曹曉穎受邀到海澱寄讀學校,為該校學生的80餘名家長以《與孩子共成長》為題講授親職教育課。
  • 孩子作業寫得又亂又糟,買字帖練一下又不練.千個家庭教育案例727
    孩子作業寫得又亂又糟,買了字帖練了一下又不練【千個家庭教育案例727】優優已經上二年級了,可他的作業寫得又亂又糟,而且字也寫得很差,因為這個老師沒少批評他。 媽媽非常著急,便給優優買來了全套鋼筆字帖,對優優說:「每天寫完作業,練習五頁,只要你不偷懶,肯定能把字練好。」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9個值得警惕的教育失敗案例(上)
    作者是臺灣一名頂級家庭教師。因為家庭教師授課的特殊性,她要進入學生家庭,於是有機會對學生的成長背景及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有深入的了解。 於是她選了9個學生,寫下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讓人看完久久不能平靜、掩卷、沉思、反省。
  • 興安盟婦聯開展以「健康家庭、幸福家庭」為主題的國際家庭日系列...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新時代家庭觀,在第27個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盟婦聯以「健康家庭、幸福家庭」為主題開展了國際家庭日系列活動:深化開展尋找並揭曉「最美家庭」活動
  • 國際家庭日: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家庭幸福
    所以說,家庭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夫妻關係的品質。夫妻關係和諧溫馨的家庭是最為理想的家庭教育環境。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之中,孩子的自信心容易得到充分的發育,孩子生活在一個相對寬鬆、寬容的環境中,得到的鼓勵支持最多。這樣的家庭環境利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在孩子的感情世界裡不存在情感衝突的問題,能沐浴在父愛和母愛的溫暖之中,這樣的孩子往往有著良好的和諧的人格。
  • 頭條丨清水縣婦聯開展「家風潤隴原 共築家國夢」 國際家庭日系列...
    頭條丨清水縣婦聯開展「家風潤隴原 共築家國夢」 國際家庭日系列活動 2020-05-17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麗穎的英語口語,成為了某高校的反面案例,曾多次被寫進教材
    近日趙麗穎被登錄了某高校的課堂,可是與以往不同,這次的趙麗穎是作為反面案例的,是關於趙麗穎某次廣告時候的一句話英語口語「And you 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而且趙麗穎還因此,多次被寫到了教材,被列為了《勵志名人》的類目,其中趙麗穎的標題就是《勵志女神趙麗穎》,而且不止如此,還曾被寫入了某英語練習冊中,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卻不曾想如今又成了高校的反面教材~其實明星裡面很多學歷不高比如說曝紅的楊超越,可是因為本人可愛,而且又努力,成為觀眾喜愛的對象,可是對於不喜歡她和趙麗穎的粉絲來說
  • 家庭教育的真義:和孩子一起成長 —— 2016年第二屆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側記
    ,有其理論基礎與實踐案例,有其方法論與科學技巧,需要專業的講解與傳授。 2016年10月29日的中山市發生了一件大事——2016年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在這裡隆重召開了,本次論壇的主題是「與孩子一起成長」。在發言中,艾倫教授闡述了他的研究及觀點,試圖探索中國的家庭結構與兒童成長的模型,他認為21世紀的家庭教育特點已經從單一的個人能力與知識提升,升級到小組融合與合作技能開發;家庭教育視角從地區與國家的聯繫變為國際與全球的聯動;而家庭教育媒介也從書本為主的形式變為視覺教育的模式;家庭教育已從父母教育孩子的自上而下教學規律變為孩子影響父母的自下而上的自我提升;家庭教育的發展空間隨著新技術的引入漸漸進入到一個平等的新世界
  • 20個中小學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公布
    20個中小學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公布 2020-01-06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值得讓我們深思的事情
    今天這篇文章就想說幾件事,至於事情的引申問題,大家各抒己見吧。3、青少年留學到底該不該設定年齡限制,10幾歲孩子從小被送出去4、國內對國際學院的管控是不是應該加以限制了呢?比如,有的國際學校公然每周進行反華國家國旗的升旗儀式,公然向家長宣傳這個反華國家如何如何比國內好5、那些還在猶豫的家長,是不是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是否出國就一定好呢?6、對於中國國學和近代史,是不是應該拿到重點來學習一下了呢?
  • 「與孩子一起成長」,2016第二屆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圓滿落幕
    為期兩天的2016家庭教育國際論壇給了我們答案。習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將家庭教育作為國民議題進行探討。作為對講話精神的落實,10月29日,2016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在中山成功舉辦,來自全球的50餘名頂級教育專家齊聚,現場2000多名觀眾和通過在線直播關注的萬千家庭,共同接受家庭教育方法論——「與孩子一起成長」。
  • 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93分,錯的幾道題很典型,值得家長深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93分,錯的幾道題很典型,值得家長深思!又到一年期末季,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將要進行期末考試。期末考試是對學生一年學習情況的總結,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數學考個90分、100分並不能夠說明什麼,但是如果想一直保持在100分難度還是很大的。一年級的學生往往思維比較跳脫,考試的時候容易被外界影響,或者考場外的一點動靜,或者考試時老師讀題時語速快了些,小學生容易被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