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月就能變成帶貨小網紅 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

2020-12-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700元/月就能變成帶貨小網紅?

&nbsp&nbsp&nbsp&nbsp不同平臺粉絲數量、評論質量等被明碼標價;平臺方表示一直在嚴厲打擊造假

&nbsp&nbsp&nbsp&nbsp網紅直播火爆,就算不愛看直播,也不時在朋友圈看到他們的名字。對主播來說,直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背後有著常人不知道的艱辛。對網友來說,買主播推薦的東西像是一次博弈,運氣好物美價廉,運氣差可能就是翻車現場。但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有刷單販子推出700元/月讓你成為帶貨小網紅。不過,這樣的局面或迎來改變。

&nbsp&nbsp&nbsp&nbsp7月1日起,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的國內首份《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正式實施。《規範》明確禁止刷單炒信等流量造假,以及篡改交易數據、用戶評價等行為,商家不得虛假宣傳產品、服務信息,欺騙、誤導消費者。

&nbsp&nbsp&nbsp&nbsp《規範》對直播電商中的各類角色、行為都作了全面的定義和規範,它的出臺,為火熱的直播行業增加了理性的色彩。

&nbsp&nbsp&nbsp&nbsp你看的熱門視頻大多由平臺說了算

&nbsp&nbsp&nbsp&nbsp李仲財是一名電子商務認證高級講師,目前在湖南新化電商產業園做電商扶貧助農的培訓講師。在李仲財看來,主播自己的粉絲,也就是私域流量,這是主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主播在發展時應該注意積攢和轉化的。

&nbsp&nbsp&nbsp&nbsp李仲財告訴記者,平臺本身就能為主播提供營銷和漲粉,「當你的數據良好,平臺也會把你的排名刷上去,公共領域進來的非粉絲就多了。公域流量,相當於平臺給的。平臺越大,這種便利當然越大,因為他們公域流量本來就多。

&nbsp&nbsp&nbsp&nbsp平臺方確實有引流。快手方面告訴記者,快手鼓勵用戶通過自身內容獲取流量和粉絲,平臺不會幹預用戶的流量獲取和分發,但在快手官方舉辦的賣貨活動中,快手電商官方會給參與活動的主播一定公域流量曝光以及一定流量獎勵。此外,快手本身有直播推廣工具。

&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淘寶方面了解到,淘寶也會採取流量扶持的方式為直播引流,如「猜你喜歡」的展示、頻道頁內焦點圖的展示等。

&nbsp&nbsp&nbsp&nbsp如果說平臺本身只是提供了人人都可以嘗試的玩法和機會,MCN公司就是在創造流量狂歡上各顯神通了。此外,還有大量直播公會,有實力的直播公會可以對接平臺,獲得平臺資源傾斜。

&nbsp&nbsp&nbsp&nbsp直播刷人氣軟體出租700元包月

&nbsp&nbsp&nbsp&nbsp李仲財坦言,目前直播帶貨雖然火爆,但競爭激烈,存在一些「不太好」的競爭現象。李仲財所說的行業不良現象,一是一些不負責的所謂MCN公司或公會圈人、圈錢,欺騙剛入行的人。另外就是廣為詬病的刷單行為。

&nbsp&nbsp&nbsp&nbsp一場冷冷清清的直播是無法撬動銷售的,觀看直播的網友,需要氛圍帶動。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刷單在直播中的體現是刷人氣、刷數據。瀟湘晨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直播刷單,購買渠道易找,服務以套餐為主。

&nbsp&nbsp&nbsp&nbsp「如果是達人直播,我們可以幫你把粉絲增加到達人主頁;如果你是做店鋪直播,我們幫你把粉絲加到粉絲頁面。量大優惠。」一刷單販子告訴記者。他發來一張報價單,不同平臺價格不一:快手增粉,普通粉絲1000個110元,高級粉絲1000個130元;抖音增粉,普通粉絲1000個170元,高級粉絲200元,抖音評論1000個150元,真人彈幕1000個38元,抖音分享1000個98元,抖音直播上榜100人50元,不上榜100人30元;淘寶天貓質量粉絲1000個100元,高級粉絲1000個120元,淘寶直播間觀看人氣1萬50元,2萬60元,3萬70元,依次遞增,人氣包括「點讚」、「正在購買」。

&nbsp&nbsp&nbsp&nbsp「平臺不會查數據,不會發現造假從而給店鋪或主播限流。」該刷單販子給記者保證。在另一名刷單販子的朋友圈,記者看到還有淘寶直播人氣、互動軟體的包月出租,一個月700元。在這個名為「淘村村直播全功能助手」的軟體裡,輸入淘口令,可以設置點讚、關注的數量和間隔,評論和互動消息也可通過軟體設置,如常見的「主播好久不見」「哪裡領券」「主播明天還播嗎」等。

&nbsp&nbsp&nbsp&nbsp在刷單大軍裡,競爭似乎也頗為激烈,還有更便宜的服務。據媒體報導,有公司開出號稱「全網最低價」的刷單套餐:988元可以買到28.8萬播放和4088個贊、1500次分享和200條高級評論。

&nbsp&nbsp&nbsp&nbsp連結

&nbsp&nbsp&nbsp&nbsp監管已在路上

&nbsp&nbsp&nbsp&nbsp直播商品中存在的假冒偽劣風險,也是消費者十分關注的一個方面。6月29日,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稱,直播帶貨最火爆,各方關注問題多。從監測的輿情反饋來看,直播帶貨的「槽點」包括: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售後服務難保障等。

&nbsp&nbsp&nbsp&nbsp越是新興行業,越需要理智與冷靜。對於直播帶貨,監管已經在路上。6月24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國內首份《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規定了商家、主播、平臺以及其他參與者等各方在直播電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平臺本身也在加強監管。記者從淘寶、快手方面了解到,平臺一直在加強對數據造假的打擊。

&nbsp&nbsp&nbsp&nbsp主播

&nbsp&nbsp&nbsp&nbsp「斷播,粉絲就跟別人跑了」

&nbsp&nbsp&nbsp&nbsp「陽辣辣wendy」(下文簡稱陽辣辣)在抖音上有120.1萬粉絲。她在傳媒公司上班,從2018年開始,她逐漸把短視頻和直播作為主業。

&nbsp&nbsp&nbsp&nbsp6月29日下午3時,她和記者聊起了做主播的經歷。

&nbsp&nbsp&nbsp&nbsp關於主播的艱辛,一個數據廣為流傳:李佳琦一年累計直播389場。「做主播真的不像大家想的那樣輕輕鬆鬆就能賺錢,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競爭非常殘酷。你一天斷播,你的粉絲可能就跟別的主播跑了。」陽辣辣說,有一次,她半個月沒有直播,500多個粉絲團成員就流失了。「你不直播,觀眾就去刷別的主播了。」

相關焦點

  • 網紅直播刷單調查:"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
    「能讓商家把『坑位費』(出場費)掙回來,就算是很有良心的網紅了。」經手過上千個網紅帶貨案例、深諳網紅運營的一位MCN機構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  記者近日通過多方調查採訪了解到,實際上,在火爆的直播帶貨背後,像劉先生一樣「高坑位費低銷售量,商家不賺反虧」的直播間案例不在少數。同時,主播帶貨之後,部分退貨率高達50%以上,也讓商家們叫苦不迭。
  • 李佳琦直播翻車 是時候對「網紅帶貨」祛魅了
    李佳琦直播新京報10月29日報導  舉一反三除了依靠網紅自律,電商平臺和相關部門也該行動起來,真正使野蠻生長的「網紅帶貨」走上規範化之路。目前,「網紅帶貨」已成多家電商平臺標配,電商正在進入一個「網紅帶貨」時代。這裡「網紅帶貨」的「網紅」,指的是,以在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等直播賣貨而出名的網紅。被稱為「口紅一哥」的李佳琦,就是個中典型。目前他是多個電商平臺的主播,賺錢按分秒來算,他曾1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但近日,李佳琦的直播就出了問題。
  • 直播帶貨數據造假?金華查處刷單大案
    當然是「直播電商」啦上架商品一秒搶空?一晚成交上億訂單?是不是聽著就很刺激直播帶貨真的能這麼火嗎?當事人陳某製作的專用流量刷單軟體,為商家用戶個性化、不限刷單數量的提供淘寶直播等平臺的虛增圍觀人數、評論數、點讚數等服務。商家自行運行軟體,就可以提升自己店鋪直播帳號關聯的虛假的粉絲量、點讚數、圍觀人數和評論數。除此之外,陳某還提供為商家淘寶店鋪提高店鋪虛假的交易量,達到淘寶平臺開通直播間要求,繼而為該店鋪開通直播間。
  • 網紅直播帶貨能走多遠?
    相比早些年從微博上發圖片和文字的網紅,2017年在短視頻強勢擴張下諸多網紅冒出速度變得更快,傳播範圍也變得更廣,對淘寶直播又有很強的流量反哺作用。而淘寶直播也有意培養或扶持出一批網紅,李佳琦是其中受益一位。2018年淘寶直播帶貨規模超千億,同比增速達350%。抖音和快手除了擁有孵化網紅的流量優勢外,自身帶貨規模的成績也不錯。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直播電商有多火直播電商到底有多火?且看近日直播帶貨界悄然開打的「三國殺」。羅永浩在首秀中交出了驚人戰績——支付交易總額1.1億元。另一邊,薇婭雖沒打破去年「雙11」單日27億銷售額的紀錄,但卻在淘寶上「破天荒」地賣起了火箭。
  • 網紅帶貨「兩頭坑」:騙消費者說貨好 騙商家說粉絲多
    「棗太小不說,裡面的核桃還有受潮的味道,這不坑人嘛!」10月13日,瀋陽市民宋寧在刷小紅書時看到什錦棗夾核桃的推薦,便花115.2元買了兩件4斤裝禮盒。收到貨後才發現,不僅棗的大小「縮水」、裡面的核桃受潮,而且口感與推薦中說的相差甚遠,最關鍵的這個產品還是「三無產品」,只用塑膠袋裝著。宋寧只是眾多被網紅帶貨坑騙過的消費者之一。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直播、短視頻等內容形式迎來爆發式增長,大批網紅應運而生,網紅帶貨這種門檻低、高回報的銷售形式迅速贏得商家青睞。
  • 刷量系統操控的直播帶貨:數據注水嚴重 90元買500個機器粉
    【點擊投訴】相關新聞:暗訪直播間低價黑幕:砍價只是表演 價值上千翡翠進價僅30元直播帶貨良性發展還需跨部門監管 界定性質至關重要刷量系統操控的直播帶貨編輯:劉倩有公司違規開發售賣刷量系統,90元買500個機器粉進直播間發言「雲控系統為直播引流,最多可以控制2萬臺手機,不需要人工操作,雲端發布指令後,2000
  • 直播帶貨造假大揭秘:僱水軍秒殺 退貨50% 佣金照收
    「直播帶貨水很深的。」做健康護膚品牌的創始人曾強表示,如今,直播帶貨已經過於火熱,大家都在追趕這一風口,感覺做了就能夠賺錢。但小商家們其實對直播帶貨這種新生事物充滿了陌生感,甚至是一知半解。  曾強於去年2月底就開始做抖音短視頻運營,在直播火起來時,他又做抖音直播業務。
  • 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成功破獲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網紅女主播竟成售假推手今年6月,虹口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民警接到舉報:有女網紅主播在淘寶直播間銷售假冒該企業品牌的服飾。經調查,這名網紅主播正是廖某。據報導,成為網紅後,廖某倍受商家青睞,每天直播10個小時以上,日均收入可達3到4萬元。
  • 直播帶貨規範來了 薇婭、李佳琦們還能單場銷售過億嗎?
    從「草根網紅」到政商名流,直播帶貨行業一夜爆火,帶貨主播也成了各地爭搶的人才。6月20日,杭州市餘杭區發布了12條直播電商政策,其中一條政策引起了各界熱議,餘杭區擬對具有行業引領力、影響力的直播電商人才可通過聯席認定為B類人才,也就是「國家級領軍人才」,並享受相關政策。
  • 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女主播換衣帶貨,結果直播間成抓捕現場今年8月28日下午,浙江杭州某服裝公司的直播間內,一位ID為「默默mo07」的女主播廖某正在對著鏡頭試穿各類女裝
  • 「魔鬼」李佳琦直播翻車,說好的不粘鍋……你被網紅帶貨「坑」過嗎?
    目前網紅帶貨已經成為 多家電商平臺的標配 類似的網紅帶貨傳奇 每天都在電商直播平臺上演 在《2019網紅電商生態發展白皮書》中,網紅帶貨被定義為「網紅電商」,即具備網絡影響力的內容生產者(網絡紅人)通過內容或電商平臺,為用戶推薦
  • 老闆請網紅女主播帶貨!直播三場後傻眼:10萬粉絲,一單沒成
    一分鐘賣出幾萬件商品,一次直播銷售額上千萬 …… 今年,直播帶貨仿佛一下子成為眾多網商們發家致富的捷徑,把自家的商品往網紅們的直播間裡一掛,就能坐擁不計其數的訂單,令人眼饞。今年夏天,金華的唐先生也看中了直播帶貨的銷售模式,便在網上尋找直播帶貨的服務公司,想給自己的網店提一提銷量。
  • 「刷」出來的直播帶貨虛假繁榮:90元可買500人互動1小時,大主播買...
    如果不出意外,這套系統能晝夜不歇地對支架上的所有手機,同時執行「關注主播」、「發言帶節奏」、「點讚送燈牌」等命令。銷售人員展示的直播引流系統後臺操作頁面。受訪者供圖2020年,直播帶貨成為經濟領域的新風口,各路網紅、達人、明星紛紛擠進直播間,給消費者「種草」,也從中收割流量。在利益驅使下,像李飛這樣批量炮製流量數據的灰產人士應運而生。
  • 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成功破獲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網紅女主播竟成售假推手今年6月,虹口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民警接到舉報:有女網紅主播在淘寶直播間銷售假冒該企業品牌的服飾。經調查,這名網紅主播正是廖某。據報導,成為網紅後,廖某倍受商家青睞,每天直播10個小時以上,日均收入可達3到4萬元。
  • 快手主播帶貨成績引發造假質疑 直播帶貨水有...
    這說明小伊伊這回並無造假。   然而,直播數據的水分卻依然很深。   直播帶貨背後驚爆數據造假20元能買100人看一天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直播用戶規模達5.6億,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2.62億。
  • 直播刷單2.0版:佣金到手,訂單退清
    霍剛透露,在和機構合作了一個月後發現直播賣貨的銷量並不理想,他便暫停了合作。但是近一個月來,隨著周圍做直播賣貨的廠家越來越多(有的據說賣得相當火爆),他又有些按捺不住了。恰好有一家MCN機構主動聯繫他詢問合作需求,給出的網紅名單還實力不俗,他便決定再次試水直播賣貨。
  • 普通人怎麼抓住抖音直播帶貨風口?抖音直播帶貨怎麼賺錢
    2020年開局不利,突發而來的疫情,讓很多行業開始重新洗牌,但短視頻和直播卻在逆境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越來越多的行業都聚焦於此,都想在短視頻和直播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無論是張大奕雙十一28分鐘銷售過億,還是「口紅一哥」李佳琪1分鐘售罄14000支口紅,短視頻網紅電商的銷售轉化效率都可見一斑。
  • 刷單率50%?黃金直播帶貨水太深
    一場1000多萬GMV的黃金專場直播,刷單可能達到三分之一,「某明星直播1.4億GMV,刷了大概一半的樣子。」 低價黃金堪稱白菜價。黃燦燦的孔雀開屏吊墜33.8元,黃金古法珠子40元一個,足金小蠻腰送彩銀鏈129元。
  • 又一知名藝人直播帶貨翻車?商家已報警
    在這個電商直播的時代,直播帶貨不再是網紅們的專屬,很多明星藝人也開始加入。其中,楊坤也不例外。靠著獨特「沙啞腔」獨步江湖的楊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風靡全網。而除了他那充滿男性魅力的沙啞嗓音之外,楊坤還有一個獨特的標籤——「32場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