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怎樣選擇成長股》(馮治平譯,地震出版社),讀這本書真需要極大的耐心!因為翻譯水平實在是不堪入目……地震出版社,你真不是蓋的!你不知道你整出這樣的作品是在戕害讀者寶貴的時間嗎?又想讀偉大的費雪,又不得不忍受詞不達意、顛三倒四的句子……
關於價值投資,巴神把該說的全說了。所以,如果不是想找虐,就別讀這本書了,反覆研讀巴神的文字就可以了。費雪先生很了不起,在那個時代就提出來要買優秀的、成長性強的公司,而不要買價格超便宜的弱公司。巴神說,自己的投資理念15%來自費雪。這已經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費雪先生提出了選擇成長股的十五點原則,後來又在《保守的投資者安枕無憂》中概括了理想投資標的的四個特點。他其實是在探討好公司的「持久的競爭優勢」,但他沒有提出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是後來巴神和芒格提出來的。費雪講的那些東西,就像散落一地的珠子,它們四處在滾,很不好抓。有的甚至是錯的。比如費雪先生強調規模經濟是競爭優勢,有些情況下是,有些情況下就不是。
關於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巴神和芒格在信裡以及各種講話、訪談裡有更好的講解,更有系統性,概括得更好,更具有普遍性。也有的書對此有比較好的探索性剖析,比如《巴菲特的護城河》。
關於價格為什麼會偏離價值,費雪講了金融界對企業的評價常常陷於謬誤。這當然只是市場先生眾多不理性中的一條。關於這個問題,巴神早就說了,你就去讀班傑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第八章還有梅納德凱恩斯《通論》第十二章就夠了。
費雪先生對價值投資理論的最大貢獻就是:被低估的優秀的不斷成長的公司是價值投資的非常棒的標的。這實際上拓展了格雷厄姆關於「價值」和「安全邊際」的定義。格老重視一家公司的財務價值,如果出現價格顯著低估,就可以買入,你可以獲得很大的安全邊際。如果價值不回歸,你可以把公司買下來然後處置無效資產,充分利用有效資產,實現公司的價值。費雪實際是說,那些優秀的公司未來能夠創造更多價值,就算現在價格沒有顯著低於財務上的帳面價值,我們一樣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安全邊際」。當然費雪並沒有提出來「安全邊際」、「內在價值」這樣的本質性的概念。
按照費雪的二兒子肯尼說的,1970年代以後費雪選的股票表現一般,晚年收益率也不好,「賣出時機的選擇一貫不佳」(一句話暴露了這位二兒子並非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費雪晚年患上阿爾茲海莫病和痴呆症,黯淡離世。費雪的閱讀量似乎並不大,他也從不強調閱讀的重要性。這與巴神差距太大。巴神那種熱愛投資的狀態也遠非費雪能比。
實際上,一個人就算理解了正確的投資框架,也不能保證投資成功。光知道好價格買入有持久競爭優勢的公司這句話是沒用的,海量的深入的閱讀,去理解「成千上萬的知識點」(大神@巴圖塔斯語),掌握真知,才是硬功夫。這需要時間,需要海量的信息,持續地思考,知識在我們的腦袋裡慢慢發酵,才會醞釀出真知。所以巴圖塔斯說,基礎不錯的人,持續地閱讀思考,三五年後才有可能對價值投資有不錯的認知。
另有兩點啟發比較實用:
1.傳來人人都知道的壞消息時,可能會出現買點。如果壞消息是毀滅性的,當然不會是買點。但那些看似很壞實際無傷長期競爭優勢的壞消息傳來時,往往會出現很好的買點。如果沒有很好的下手的機會,耐心拿著現金等待這樣的時機,可能還真是勝過你費力折騰一兩年。
2.傳來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其結果的好消息時,會是很好的買點。我覺得這一點很難!不如第一點好操作。
作者:自由書亭連結:https://xueqiu.com/3819050946/147894261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