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英語最基礎的3個「好辦法」,掌握好了讓學習事半功倍!
英語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隨著中國的逐日強大,對外文化交流的增多,普通話也漸漸普及開來,但是如果真的需要對外交流的話,英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學會英語的話,就算是在附近的東南亞地區,也是有所幫助的。不過就算不說那麼多,現在很多人學習英語,其實不光是因為生活工作需要,而是為了面對高考。因為在中國很多學生的學習的最終目的都是通過高考,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作為三大主科的英語,卻是很多人的軟肋。畢竟比起母語漢語來說,英語讓剛接觸或者基礎不紮實的人來說,就是天文一樣的存在,根本看不懂,更別說從中尋找到什麼樣的規律。那麼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學好英語這門學科呢?
一,日積月累
我們知道學習只有找對方法,不斷努力,不斷積累,不存在有什麼捷徑,投機取巧的行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同樣也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積累知識,從最基礎的單詞開始,只有詞彙量豐富起來,才不至於看一句話要查好幾次的字典。滴水能穿石,羅馬也不是一日就建成的。學習英語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只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是不同的,但是只要你肯努力,總有一天,量變會產生質的飛躍。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把英語跟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比如喜歡聽歌,那麼我們可以多聽聽英文歌,並嘗試去理解歌詞的意思,去寫出來,去唱出來,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英語的方式。或者你喜歡看電視電影的,那麼歐美電視劇就是你的不二之選,甚至是觀看紀錄片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喜歡閱讀就更好了,一邊學習,一邊嘗試去讀沒有翻譯版本的書籍。等到你真正能夠自己看著英文去理解其中的意思,你會覺得自己理解出來的語境比其他人翻譯得更好的時候,你會十分自豪的。
三,營造適合的環境
英語說到底終究是一門語言,也許你會碰到這種情況,就是自己的書面表達已經很好了,但是口頭表達卻還是零分的狀態。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多去說,多去用。就像是在家裡讀書的時候,身邊的人可能更多的是講家鄉話,突然有個同學一直跟人講普通話,甚至用英語交流,我們都會很鄙視他,覺得他太裝了。但是如果在大學中大家都是用普通話的,或者是英語專業大家都用英語交流,那時候你會發現用家鄉話交流也顯得很裝。但是我們要明白我們的目的就是學會英語,所以不要害怕去講,去用。也許一開始你說出來都是一股「工地英語」的感覺,會被大家嘲笑。但是你把這個當作動力去努力進步,等你口語變得很流利的時候,大家會為你的努力點讚的。
所以對於英語,想要學好的話,就需要耐心去積累知識,需要有動力讓你一直保持激情,最後就是要多用,多說,才能一直保持你腦子裡的英語知識活躍著,而不是很快就遺忘掉。對於英語,你們有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