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機
待機時間長、圖標顯示清楚、
操作方便、大字大聲
在移動通訊器材上
是很多長輩的首選
然而,
卻有不法分子瞄準了它
讓不少老人的財產受到了損失
從2019 年 3 月開始,廣東深圳的童某在網上做「兼職」。短短 5 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 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 萬餘元。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
(網絡配圖 與文無關)
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紹興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剛買的老年機
卻收不到驗證碼
去年 8 月,紹興市新昌縣的小朱給外婆買了一臺老年機。他在網上營業廳給手機換套餐時,發現接收不到驗證碼,但將電話卡裝到自己的手機裡,驗證碼卻能正常接收,他懷疑是外婆的老年機被裝了木馬, 隨即報警。
警方過檢測後發現,這臺老年機果然被植入了木馬程序。驗證碼被木馬程序截獲後發往了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警方還發現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他們相繼檢測了20多臺同款老年機,都發現了相同現象。
警方隨即趕赴深圳將這家科技公司的所有涉案人員「一鍋端」。
公司負責人吳某供述,公司在經營中發現老年機使用人數較多,老年人又不熟悉手機操作,套取他們的個人信息更方便、更隱秘。
吳某供述,公司開發了裝有木馬程序的移植包,與多家老年機主板生產商合作,將移植包植入主板之中。一旦電話卡插入老年機裡,木馬程序就能獲取手機號碼等信息,還能自動攔截驗證碼, 傳輸至後臺資料庫,也就是所謂的「對碼平臺」。
公司由專門人員從事對碼工作,確保每個驗證碼和手機號碼一致,以便進入下一個流通環節......
數百萬條公民個人信息
被用來「薅羊毛」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吳某的公司除了使用少量非法獲取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自行進行APP 註冊、刷量獲利以外,絕大部分都出售給了像「番薯」平臺這樣的公民個人信息「批發商」。
這些平臺是這條黑色產業鏈裡的重要一環,在「行業」裡被稱為「接碼平臺」。他們從吳某這樣的公司低價購入個人信息, 通過 QQ 群、微信群加價出售給「薅羊毛」的團夥和個人,從中賺取差價牟利。
那麼這些「薅羊毛」的團夥和個人,又是如何利用這些購買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賺錢的呢?
經深入調查發現,這些團體和個人,利用電商平臺給新註冊的用戶發放優惠券、新人紅包等機會,領取後變現換錢。也有一些人通過註冊的大量帳號在APP 中刷點讚數、刷流量賺錢。
更可怕的是,吳某在供述中提到,下一步,公司已經準備「進軍」兒童電話手錶......
全國330萬臺手機中招
近日,經紹興新昌縣法院審理認定,吳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機達 330 餘萬臺,獲取手機驗證碼 500餘萬條,出售獲利竟有 790 餘萬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最終,70人餘人得到嚴懲。其中,吳某因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60萬元,違法所得616萬元被予以追繳;童某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8萬元,違法所得7萬元被追繳。
太過分了!這種黑產業必須得到處罰!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珠海政法、新昌縣法院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
編輯:賀明丨監製:陳晨丨執行總監:姚享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1041】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