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存錢罐形狀像豬?

2020-12-25 騰訊網

前幾天,鹿角網陪一個朋友去禮品店,他說想給他7歲的侄子買一個小存錢罐。奇怪的是,我們在商店裡看到的大多數存錢罐都是豬形狀的。雖然人們經常把那些儲蓄硬幣用的小盒子、小罐子稱為「存錢罐」,存錢罐又被稱為「piggy bank」,可是豬和錢之間似乎並沒有明顯的聯繫,這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其實,存錢罐並非我們想像的一定跟豬有關係。在中國,最早的「存錢罐」被稱為「撲滿」,而關於「撲滿」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別稱,如:慳囊、悶葫蘆等。在外國,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有一種叫做「pygg」的粘土被用來製作可以儲錢的罐子。

儘管對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在這個詞的起源背後有很多有趣的假設。

自從貨幣出現以來,人們就開始存錢,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然而,與其他家庭用品不同的是,錢在古代主要以金屬鑄幣的形式存在,必須放在安全的地方,受到保護。這就導致了大量使用盒子和容器來存放錢或者多餘的零錢。

據《西京雜記》卷五中記載,「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這種為了

鼓勵儲蓄而出現的容器,頂部有一個小口子,你只能往裡面放錢,而不能取回。因此,一旦你將錢通過那個小口放入容器中,它就會一直留在那裡,直到你打碎容器方可取回。

在中世紀,那種名為「pygg」的粘土經常被用來製作花盆和罐子,以儲存金錢。因此,人們自然開始稱這種黏土錢罐為「pygg jars」。到了18世紀,「pygg jar」幾乎完全被「pygg bank」所取代。

由於某些其他材料,如塑料、玻璃、石膏等,也被用來製作這樣的罐子,所以「piggy bank」一詞就成為了罐子形狀的象徵,即豬形狀的罐子,而不再以其製作材料命名。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存錢罐最早出現在印度尼西亞。印尼語和爪哇語中的「celengan」一詞常用於指代國內的貨幣儲藏場所。「celengan」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野豬的樣子」,曾經被用來指代「錢」和「儲錢罐」。人們還發現了各種野豬形狀的錢罐,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4和15世紀。

而在中國,還存在另一種起源,與滿清入關,結束漢人統治的明朝有關,「撲滿」一詞,一語雙關。尤玉琪在《三生有幸夢蘇州》中提起過,「當時蘇曼殊曾畫過《撲滿圖》扇面一頁贈包(笑天)。撲滿是泥制的貯錢罐,丟入銅錢只進不出,只有等積滿後撲碎了它才可取出。但這幅圖卻是一語雙關,撲滿者,撲滅滿清也,寓藏著強烈的民族革命意識。」

豬因其體型圓胖,憨態可掬,早有招財納福之意,也是財富和充裕的象徵,所以豬形盒子成為人們存錢的流行選擇。這一點,即使後來出現許多別的造型的存錢罐,豬形存錢罐的地位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雖然因為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存錢罐的起源以及為什麼主要以豬為造型尚無法確定,但是這種不約而同的默契,都蘊涵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別的不敢說,唯有一件事情可以說是絕對有把握,豬形存錢罐因其巨大的受歡迎程度,必然會繼續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存錢罐都是豬的形狀?原因你想不到
    ■文|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存錢罐,許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的小玩意兒,將一枚枚硬幣扔進存錢罐的聲音,是許多人年少時的記憶。不過,你留意過以下幾個問題嗎:為什麼早期存錢罐基本都長了一副豬樣?以後的存錢罐又會長成什麼樣子?當無現金社會越來越近時,存錢罐還會存在嗎?存錢罐為何長了一副豬樣?
  • 為什麼存錢罐造型是豬?罵人笨的時候會罵人作豬頭?
    1、為什麼存錢罐一般是豬的造型?即piggy bank在古代,人們沒有支付寶,也沒有銀聯,賺來的銅板暫時不用總要存起來,於是就有人想到弄個陶罐,上面留條小縫隙方便放進去,等到真的要用錢的時候,就把罐子打破即可。
  • 為什麼存錢罐是豬豬模樣呢?
    還記得你的第一個存錢罐是什麼樣子的麼?反正我的第一個存錢罐是這個樣子的~~為什麼一提到存錢罐,就想到了小豬的樣子?? 大概世界上第一存錢罐,就是它的主人喜歡豬,然後就做成了豬的樣子。 可愛、又很胖、可以多放錢,而且豬貪吃,提醒你多存錢。
  • 自製存錢罐,巧用塑料瓶 DIY! 變廢為寶 (附教程)
    自製存錢罐,巧用塑料瓶 DIY! 即使像我現在這樣的大齡少女 每個月也會給自己來一點點小的存錢 可能不多,但是這樣好習慣 讓我能在未知的環境下 更加的坦然自若
  • 寶貝存錢罐:一個專屬於孩子的存錢罐
    許多人的經驗教訓告訴大家,三十來歲的時候,哪怕沒有這種意識也需要好好地存錢。為什麼?因為有家庭,因為有孩子孩子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許多人第一個孩子都是照著書養的。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過來人卻說:女孩子要富養;男孩子要窮養。雖然貧窮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並非越貧窮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心愛的存錢罐
    我的心愛之物是一個存錢罐,因為它在生活中幫了我很多忙。 我在上小學一年級買了一個存錢罐,它是一個紅色的方形存錢罐。裡面放著我的壓歲錢和平時剩下的零花錢,還有一些爸爸媽媽隨手放進去的硬幣…… 這個存錢罐在我的生活中作用可不小,每天上學,我有時會坐公交車,遇到媽媽沒零錢的時候,我都會去存錢罐取出五角、一元、兩元、三元。它解決了我沒零錢搭公交車的煩惱。
  • 硬紙板存錢罐 儲蓄從現在開始!
    小朋友們有沒有儲蓄的習慣?如果有的話,一個有趣的小小存錢罐,讓你將平日攢下的零花錢保存起來。想要的小朋友準備一個廢紙箱,還有一根鞋帶,很簡單的哦。從紙箱上弄下一塊紙板,切割成上圖的形狀。尺寸根據自己想要的存錢罐大小來確定。
  • [圖]強迫式存錢罐 不存錢就爆炸
    感謝海鮮域名的投遞人口老化嚴重的日本現在有了一種新式武器――爆炸存錢罐――能強迫日本人為了他們的退休生活而儲蓄存錢。
  • 爆笑校園:呆頭的豬豬存錢罐竟自己「存糧」,旺財:還有這操作?
    而男主呆頭每天都會碰到不一樣的搞笑爆趣故事,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今天的《爆笑校園》他們會弄出什麼樣的笑話呢?讓我們看看這一段說的是:呆頭的豬豬存錢罐竟自己「存糧」,旺財:還有這操作?呆頭一直有個存錢的習慣,他買了一隻豬豬存錢罐,他今天把剩下來的錢存進了這個豬豬存錢罐裡,這個時候,旺財見呆頭的這個豬豬存錢罐很是可愛,呆頭為這豬豬存錢罐存了好多好多錢,有天,呆頭約旺財到他家裡做客請他吃好吃的,他們一邊吃著餅乾一邊說著存錢的事情, 呆頭說,他媽媽從小就告誡他要養成經常存錢的好習慣,旺財覺得這個餅乾的味道倒是不錯。
  • 流年似水,回憶裡的存錢罐
    只見一個顧客抱了一個小豬存錢罐,收銀臺上堆了一大堆硬幣,面額都是一角,還有少量五角的,感情是在兌換零錢呢。聽見收銀員還問了一句,「啊,你從哪搜集這麼多硬幣的?」一個在旁邊看熱鬧的顧客示意我到旁邊收銀臺去排隊,看來這邊一時半會也數不完硬幣,我只好乖乖地排到另外一個收銀臺。
  • 趁女兒出門,媽媽悄悄砸開存錢罐,眼前的畫面讓媽媽無法淡定
    文/冰糖媽育兒日記可以說大部分的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存錢罐,也許是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才買的,也許是孩子自己主動要求要的。一開始拿到存錢罐的時候,孩子們都是非常高興的,不過往往這種情緒持續了一段時間就褪去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父母會動孩子的存錢罐。
  • 馬口鐵盒定製廠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歡的馬口鐵存錢罐類型?
    隨著時代進步發展,馬口鐵存錢罐不再是普通家庭存放零花錢的容器,而開始變成了孩子們的禮物或玩具。當我想到存錢罐時,想起小時候拿到零花錢第一件事就會把它放到罐子裡面,儲存滿滿的一罐很有優越感。然現在用錢罐的人不多,但絲毫沒有影響它的可用類型。
  • 儀式感=成就/幸福感——PUPUPULA智能存錢罐體驗
    新春伊始,孩子剛剛步入校園之際,作為家長的你,肯定想要送給「小寶貝」一件有意義的禮物。而儀式感和好的習慣養成,無疑是最具意義的。而今天的小米有品「上新日」就上線了一款可以培養小朋友財商教育和儀式感互動的眾籌新品——PUPUPULA智能存錢罐。雖說如今智能化早以由概念變得日益普及,但談起「存錢罐」,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小時候用過的「招財豬」。
  • 寶貝存錢罐:給四腳吞金獸攢錢就選它
    有些父母在這個時候會意識到:孩子還小,以後的路還很長,當爸媽的多多少少也應該給他提前攢點錢,以備將來的不時之需。但活期放銀行,雖然穩定,利率卻很低。而且有些爸媽自控能力差,在銀行放不了多久,就會把錢拿出來自己用了花了,年底一看帳戶:唉!一分錢都沒給孩子攢下來……所以,給孩子開通寶貝存錢罐少兒年金險作為教育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世界上最奇葩的存錢罐!硬核版「有錢能使鬼推磨」,太厲害了!
    世界上最奇葩的存錢罐!硬核版「有錢能使鬼推磨」,太厲害了!是陪伴了很多人童年的物品,而是而且到現在孫謙恭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其中還出現了一些非常情況的設計,它的設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一判斷的神經病嗎?
  •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調查小豬存錢罐攻略怎麼過?調查小豬存錢罐攻略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是一款養成遊戲,這款遊戲的主角是一個7歲的孩子,所以說呢,遊戲中的設置是非常的適合孩子們的角度的,其中有一個是「調查小豬存錢罐」,下面18183小編給大家分享怎麼過。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調查小豬存錢罐攻略  1、點擊存錢罐,需要多點幾次才行,會有對應提示的。
  • 兩千多年前的存錢罐——國家避免商家漏稅貪汙的法寶:撲滿
    「撲滿」就是陶製的存錢罐。洛陽燒溝八十四號漢墓出土的這件撲滿為泥質灰陶,發現的時候,器內有20枚五銖錢。這件陶器腹下為輪制,頂部也經轉輪打磨。全器僅頂部有一個開口。漢代,人們給存錢罐起了個更有趣的名字——「撲滿」。講述西漢長安歷史故事及逸聞趣事的《西京雜記》這樣寫道:「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撲」意為打破,裝滿錢的罐子要打破了才能取出裡面的錢。後來,這種罐子有了更多的俗稱,比如「慳囊」「積受罐」「悶葫蘆」「啞巴筒」等等。
  • 自製會吐舌頭的兒童存錢罐,做法簡單又好玩,材料是一個快遞紙箱
    今天教大家用快遞紙箱,做一個會吐舌頭的兒童存錢罐。輕輕壓一下頭頂的雪糕棒,舌頭就會吐出來,然後把硬幣放進去,舌頭就會自己收回去。如果你不喜歡這個也不要緊,美麻之前還做過這兩款存錢罐,都非常好玩哦,而且做法也很簡單。
  • 變成「存錢罐」的小豬
    變成「存錢罐」的小豬(由小波編輯)遠遠地,只見長頸鹿「啪」「啪」「啪」的一直被一根繩子打臉,那根繩子一會兒上來打了一下,一會兒上來打一下,很是詭異的場面……直到一個粗狂的聲音響起:「鹿兄,你還好吧?」剛說完,長頸鹿又被繩子「啪」的一聲打在了臉上……這是一個孩童的聲音響起:「鹿兄,咱們能不玩跳繩嗎?」
  • 【像上吧媽媽收穫季】簡單易學的存錢罐
    作者:寶寶知道 Apple_QTcF家裡很多的硬紙板,丟了又可惜,就想著拿它做個什麼,大工程我不會,來個小工程的存錢罐,家裡有小孩的可以一起做,隨便培養一下她的理財意識,簡單易學,只需要一塊紙板,一根鞋帶就能解決,大家都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