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書單由臺灣兒童文學作家、譯者餘治瑩,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悠貝親子圖書館創始人林丹和慢學堂創辦人李一慢聯合推薦。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
艾登·錢伯斯曾說過:「繪本是閱讀新鮮人進入文學世界最自然的一個渠道。」對天生喜愛聽故事的孩子來說,繪本是最適合他們閱讀的圖書形式。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孩子愛上閱讀,就從關於書、閱讀和圖書館的故事繪本開始吧。
《閃電魚尼克:一條愛讀書的魚》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方素珍
繪者:方素珍、江書婷
來自寶島臺灣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創作過《我有友情要出租》《媽媽心·媽媽樹》等繪本,為小讀者們翻譯過《花婆婆》《市場街最後一站》等近200冊優秀繪本。本書是這位「撒播閱讀種子的花婆婆」方素珍耗時15年的親筆手繪。書中的閃電魚尼克對自己的未來有過各種幻想,一會兒想變成西瓜魚、一會兒想變成母雞魚……可是同伴們都嘲笑他:「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魚!」有一天他衝出大海,來到廣闊的陸地上旅行,見到了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多他沒有見過的事物。在經歷這一切後,他終於知道世界的廣闊,也知道讀書才是了解這個世界最好的途徑,他知道自己真正的夢想就是要成為一條有學問的「讀書魚」。在閱讀中找到最好的自己,找到了走進這個廣闊世界的恰當方式。
《領讀者》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司書人一(王志庚)
全書用3000字符和39本圖畫書59幅插畫告訴孩子關於閱讀和愛上閱讀的故事。
《做個愛書人》
適讀年齡:3歲以上
作者:[英]巴巴拉·伯特
繪者:[英]麥可·艾伯力
譯者:餘治瑩
如果孩子們不喜歡讀書,那一定是我們引導不得法,以及沒有找到吸引他們的圖書。故事中的圖書管理員舒老師,通過講故事、扮演角色、編排情景劇等各種方式,告訴「我」有趣的讀書方法,引導「我」找到自己最愛的書,最後從討厭讀書漸漸變得愛上讀書。
《和爸爸一起讀書 》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美]理察·喬根森
繪者:[美]倫·漢森
譯者:王志庚
這是一本爸爸們不能錯過的圖畫書,它講述了一家三代祖孫共讀的親子故事。很多時候,親子共讀的主角是母親與子女,殊不知,父親在孩子的閱讀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書通過倒敘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父親與孩子以及書的故事。
《書中花園》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美]凱特·韋斯特隆德
繪者:[澳]羅伯特·英潘
譯者:喻之曉
小女孩露西跟著神奇的旋轉木馬進入了書中,這裡有熱鬧的集市、長著翅膀的仙子、巨大的飛龍……真是太神奇了!在國際安徒生獎得主羅伯特·英潘的畫筆之下,點、線、面的組合和具有魔力的光影效果打造出了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仙境。
《圖書館來了個熊館長》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英]艾莉森·唐納德
繪者:[英]亞力克斯·維爾默
譯者:中青文
在熊館長的帶領下,孩子們正在體驗一個萬物皆有可能的奇幻世界——在圖書館裡,書中的人物和情境都能變成現實!
《圖書館獅子》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美]米歇爾·努森
繪者:[美]凱文·霍克斯
譯者:周逸芬
這本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繪本講述了一隻誤闖入圖書館的獅子與圖書館小讀者們之間發生的奇異事件,書中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閱讀的平等與包容——只要熱愛閱讀,圖書館的大門對所有人敞開,哪怕它是一隻獅子!
《神奇飛書》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美]威廉·喬伊斯
繪者:[美]威廉·喬伊斯、喬·布魯姆
譯者:王林
本書是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的繪本版。作者通過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繪本手法,描寫了莫裡斯先生在經歷一場颶風后所著圖書全部被毀,從悲傷到重振的過程,傳達著對生命的崇敬和「書籍的力量會拯救一切」的信念。
《書中書》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瑞士]約克·米勒
繪者:[瑞士]約克·米勒
譯者:賴靜雅
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約克·米勒作品。書中的小女孩收到了奇妙的禮物,是一本書。書中無限重複的畫面,激起了小女孩的好奇心,於是,她試著用浴室鏡、放大鏡和3D立體眼鏡,找出答案……本書巧妙地運用了視錯覺藝術,在畫紙上構造出三維空間,將平面與立體、真實與荒誕巧妙融合。閱讀時,有幾處的「特效」需佩戴3D眼鏡,方可在矛盾荒誕的故事呈現中獲得書中書的奧秘。
《盧利尤伯伯》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日]伊勢英子
繪者:[日]伊勢英子
譯者:趙玉皎
本書講述了一位圖書手工藝人與書的動人故事。小女孩蘇菲手中殘破的植物圖鑑在修書人盧利尤手中重獲新生,這種對圖書的尊重與熱愛也感染到蘇菲,她最終成為了一名植物學家。繪本中書匠的名字盧利尤(RELIEUR)在法語中是「再一次重新裝訂」的意思,也用來形容專門運用60多項手工技術來重新裝訂、修補舊書的人。每本新書「誕生」「修補」「成型」的過程無處不體現出圖書手藝人的堅持,充滿法式風情的故事背景加上日本風格的水彩手法,讓這個故事讀來尤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