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表格附件,廣東高校新增備案專業112個,新增審批專業8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名單1個,撤銷本科專業名單17個。
廣東高校新增備案專業中,新增最多專業的是深圳技術大學,其新增了12個專業,其中一半為工學門類專業。
此外,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新增6個專業,廣東工業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均新增5個專業,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新增4個專業,華南理工大學3個。
茂名石油化工學院一所學校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該專業為焊接技術與工程。在撤銷的本科專業中,華南師範大學佔7個,廣州大學佔5個。
梳理廣東高校新增備案專業和審批專業後發現,工學門類所佔比重較大,共有49個專業為工學門類,佔120個新增專業中的40.8%;此外,理學專業佔20個,管理學專業佔15個,文學專業佔10個。
從新增的專業中不難看出,其均為服務國家戰略、社會重點領域的急需專業,緊密結合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前沿技術的人才需求;其中,新工科專業所佔比例較大,這與廣東高校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和發展需求不無關係。
新增12個專業,首招文科生
據深圳技術大學官微消息,經教育部批准,在2019年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物聯網工程、光源與照明、交通運輸、汽車服務工程、工業設計等6個專業的基礎上,2020年,深圳技術大學將新增12個專業,屆時招生專業將達18個。新增兩個新工科專業
據了解,廣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工智慧專業獲準新增。2017-2019年相繼該校已新增了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生物製藥等專業。
此次獲批增設兩個新工科專業,工學專業在全部專業中的比例顯著提升,將有效帶動學科專業結構和學科體系的持續優化。
新增兩個管理學門類專業
據了解,廣東財經大學今年新增兩個專業,分別是城市管理專業和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
新專業介紹:
城市管理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一定法學素養和現代公共精神,具備現代城市管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現代城市管理理念與思維,掌握現代化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基本理論、技術與方法,能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部門,市政市容管理企事業單位,城市公共服務業企業,城鎮社區服務機構,城市物業管理企業,城市社會組織等部門從事管理服務和科學研究服務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依託學校財經學科優勢,強化學科交叉,培養既熟悉財經領域的組織與運營模式、理解財經領域業務流程及業務邏輯,又熟練掌握計算機軟體與硬體、程序設計與算法、資料庫與數據挖掘、系統分析與集成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畢業生能夠在工商、金融、電商、信息諮詢、媒體、電信、交通等企業或黨政部門、學校等單位從事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產品運營策劃與諮詢、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管理系統研發及架構設計,能綜合運營上述方法和技術解決行業大數據的分析問題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也可繼續攻讀管理科學、人工智慧等學科的研究生。
本科專業增至33個
據了解,廣東醫科大學今年新增3個本科專業,分別是口腔醫學技術、智能醫學工程、健康服務與管理。
廣東醫科大學新增的3個專業將於2020年開始招生,屆時,該校的本科專業增至33個。為儘早做好新專業的招生錄取和人才培養工作,自2019年啟動新專業申報以來,新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已提前納入該校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中,提高了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相關學院也提前做好的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此外,各學院通過早計劃、早部署招生宣傳工作,也有助於增強新專業招生宣傳力度和生源質量。
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提出我國目前在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慧、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這些專業領域的人才緊缺。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這些領域都是非常缺人才的,這些專業今後一段時間社會需求比較旺盛」,「幾年後就業不成問題」。
新增三個理工科本科專業據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官微,該校2019年申報的功能材料、人工智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備案。至此,該校本科專業數達55個。
新專業介紹:
功能材料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質,具備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功能材料(電子化學品方向)專業知識、理論和技能,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將化學、化工、材料、電子等專業知識用於解決電子化學品及相關元器件的研發、生產過程中的複雜工程技術問題,能夠在電子化學品及相關元器件行業從事生產、管理、設計、研發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人工智慧專業培養目標:
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工程職業道德、國際視野和工程實踐學習經歷。具有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學思維、數理知識,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知識,具備人工智慧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創業等能力等。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熟練掌握大數據採集、存儲、處理與分析、傳輸和應用技術,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新增三個本科專業
據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官微,該校申報的「機器人工程」「工程造價」「環境設計」等3個本科專業通過教育部備案,將在今年9月開始招生。至此,該校全日制本科專業達到44個。
新專業介紹:
機器人工程專業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緊缺專業,本專業立足東莞,面向廣東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以工程運用為背景,以機器人機械結構、運動控制、微處理器應用、機器人控制技術及編程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較高的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
工程造價專業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立足東莞、面向廣東,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管理學、 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工程造價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獲得造價工程師、諮詢(投資)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決策和全過程各階段工程造價管理能力,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工程造價管理人才。
環境設計專業面向培養從事室內外空間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軟裝飾設計、環境雕塑、壁飾、建築裝飾、項目策劃、施工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繼學前教育後,新增小學教育
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官微,該校申報的小學教育專業及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成功獲批。至此,該校本科專業數已達41個。
新專業介紹:
小學教育是繼學前教育後,該校開設的第二個教育學類本科專業。以「綜合培養,凸顯英語,學有專長」為培養原則,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培養外語運用與教研能力突出,同時具有紮實的教育學、心理學和小學教育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夠適應現代化教學與科研的需要的全科型應用型優秀人才。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該校中國文化語言學院開設的第四個專業,以新媒體傳播為基本支撐,順應新媒體發展的內在邏輯,以媒介融合為基本導向,將傳統新聞傳播學的基本理論與新媒體實踐相結合,使新聞傳播與資訊時代的技術發展相適應,培養既具有堅實的新聞傳播學理論基礎和素養,又具備跨媒體操作能力,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複合型傳播人才。
新增三個本科招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