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低風險生出「唐寶寶」?自己不把胎兒當回事,怪醫院也沒用

2020-12-19 小紅帽說育兒

朋友在婦產科裡面上班,說到最近醫院裡面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麼就是一位產婦之前做無創DNA檢測的是低風險,但是卻還生出了一個唐氏綜合症的寶寶。我聽了之後感覺到非常的生氣,說這醫院檢查的失誤,找醫院的事,朋友說你先不要著急,這事也沒有那麼簡單。

無創低風險生出「唐寶寶」?自己不把胎兒當回事,怪醫院也沒用

產婦家屬當時也得知小寶寶是一個唐氏兒,立馬就錄了,然後走醫院裡面的人去求說法,醫院解釋說無創DNA檢測結果的準確率也並不能夠保證100%,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們也非常的痛心,再者說,當時看您是一個高齡產婦,推薦你做羊水穿刺,因為無創DNA的檢查也是存在有一些不準確性的,但是你自行放棄羊水穿刺,而且詢問過家庭是否有一些遺傳的病例,你也是否認了,但後來我們也了解到你有一位親戚有過唐氏兒的病歷。

醫院給出這樣的解釋後,產婦和家屬也自知理虧,自己不對胎兒負責人,不把胎兒當回事,醫院也無能為力啊。

其實也並不是不把胎兒當回事兒,這也只能說產婦想的太過於主觀化了,認為老大出生之後會變得非常健康,二寶出生之後也一定會非常健康,就沒有去說清楚,而且羊水穿刺,這就是因為感覺到太受罪花錢多,怕這一天而造成一些風險,也就在主觀上規避了,現在後悔也真的是於事無補。但是事情現在也已經發生了,只希望這一位產婦和家裡面的人都能夠好好的照顧小寶寶,不過很多的父母也都會變得非常的奇怪,為什麼無創DNA, 低風險下寶寶卻是一個唐氏兒呢?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無創DNA, 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去做無創DNA產前檢查呢?無創DNA產前檢測,也就是通過抽取孕婦的血液,提取到胎兒的DNA來進行分析胎兒的染色體是否存在異常的情況,大多也都被醫生建議做無創DNA產前檢測的,這都是因為唐氏篩查出現領界或者是高危風險都會進而需要做一步診斷,不過無創DNA產前檢測,不僅僅是測試唐氏綜合症,還有愛德華氏症候群和帕陶氏症候群。

其次就是要了解無創DNA的可信度有多少?

孕媽媽也應該都知道,唐篩過不了的時候,醫生也都會建議做一些無創DNA產前檢測,如果無創DNA也過不了的話,就做羊水穿刺,一步一步的進行檢測,這也是為了能夠達到一個最高的可信度,但無創也僅僅是一個DNA檢測,也只是準確率要高於唐氏很多,而不能夠給出100%的答案,所以就可能會出現誤診的情況。

最後要知道最可靠的篩查手段是什麼?

一個月媽媽說自己驗血顯示唐氏兒高風險,醫生也推薦了兩種檢測的方式,一種是羊水穿刺,一種是無創無創的準確率,卻沒有羊水穿刺的準確率高,而且無創不過還是需要做羊水穿刺,所以這一位孕媽媽選擇了羊水穿刺一步到位,其實醫生對於這樣的一些情況也都會建議做羊水穿刺,雖然有感染的一些風險,並且也有可能會導致胎兒流產,但是機率非常的小,並且也只能夠去保證在懷孕24周之前檢查,感染的機率也就會大大的降低。

無論怎樣說,羊水穿刺也就是對胎兒和自身的負責了,為了能夠避免產前檢查的失誤,一定要和醫生一塊兒交流溝通,不要再出現什麼唐氏兒的意外,保證胎兒的健康,也是對於小寶寶出生最好的一件禮物了。

相關焦點

  • 無創低風險通過,彩超顯示胎兒雙腎腎盂分離是怎麼回事?
    導讀:媽媽們在懷寶寶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由於自己或者是其他的問題導致胎兒出現異樣或者是患有先天性疾病,因此在做一些重大的疾病篩選檢查的時候都會尤為的緊張,生怕檢查報告出問題。而最煎熬的就是不同檢查結果時好時壞的這種心情起落。
  • 哪些準媽媽 容易生出「唐寶寶」?
    因為「唐寶寶」有著「單純」的面容,但是大多為嚴重智能障礙,並伴有其他問題。哪些高危因素會導致「唐寶寶」的誕生?孕期如何進行篩查?如何預防「唐寶寶」闖入人間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副主任於紅主任醫師為您指點迷津。「唐寶寶」長啥樣?
  • 關注「3.21世界唐氏症候群日」 哪些準媽媽容易生出「唐寶寶」?
    「唐寶寶」長啥樣?  哪些準媽媽容易生出「唐寶寶」?   於紅主任介紹,遺傳因素是其中主要的高危因素。   懷孕時能看出來是「唐寶寶」嗎?   在產檢時,注意這幾個時間段進行相應檢查,以篩查胎兒唐氏症候群。
  • 無創DNA低危,卻生出「唐氏兒」是怎麼回事?早知早受益
    明明做了無創DNA顯示低危,卻生出了唐氏兒。無創DNA低危,卻生出「唐氏兒」是怎麼回事?不妨了解一下無創DNA低危,卻生出「唐氏兒」是怎麼回事?早知早受益王女士今年已經28歲了,老二剛出生三個多月。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事,讓一家人愁雲慘澹,原來前幾天王女士發現老二有一些不太正常,為了孩子健康著想,她帶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卻發現孩子有唐氏綜合症。這樣一家人非常的驚訝,因為王女士是按照時間規定去做了唐篩,雖然說當時顯示有一定風險性,但接著去做了無創DNA, 結果顯示低位低風險。但現在孩子卻出現了唐氏綜合症。
  • 無創DNA檢測結果低危,媽媽仍然生了唐氏兒:這才是最坑的檢查
    生大寶的時候,孕16周醫生要求必須做唐篩檢查,以檢測胎兒有沒有遺傳疾病,其實主要是檢測胎兒有沒有21三體症候群。這個檢查是抽取媽媽的血液來檢測甲型胎兒蛋白(AFP)以及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濃度,,對媽媽和孩子來說都沒有風險,但是它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假陽性很高。
  • 關於唐篩、無創、大排畸,90%的人有這麼幾個疑問!
    其中很多朋友對於「唐篩、無創、B超大排畸」還是有很多不解之處,今天,我們一起再重新學習一下。01、唐篩檢查21三體高風險,孩子就是唐寶了嗎?唐篩結果提示高風險,寶寶不一定就是唐寶,需要進行後續的診斷(比如絨毛穿刺、羊水穿刺、臍血穿刺),才能確診胎兒是否患有21三體症候群。
  • 無創DNA是為了多收錢?孕媽眼光要長遠些,別因無知拖累一生
    在做孕檢的時候,大夫考慮到簡寧是大齡產婦,就建議其做一下無創DNA檢查,以排除出現了染色體疾病的患兒。簡寧聽醫生這麼說,自然是非常支持。可就在交錢準備做的時候,婆婆竟然說:「醫生讓你做檢查就是為了多收錢,這項檢查做不做沒用」。簡寧一聽婆婆這樣說,頓時火冒三丈。
  • 無創低危卻生出「唐氏寶寶」,NT、無創、羊穿,孕媽該如何選擇?
    很顯然,這樣的寶寶不管是對他本人還是對父母、家庭而言,都是一種拖累,而"唐篩檢查"就是在胎兒還沒出生之前,通過技術手段預測孩子是否有該病的一系列檢查手段,不能治癒,那就儘可能避免生出這樣的孩子。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檢查方式為NT、唐篩、無創以及羊穿,不過在醫務人士眼裡,前兩者只能叫預估,最後一種才能叫確診。
  • 世界唐氏症候群日 關愛「唐寶寶」
    在安徽省立醫院產前診斷中心,經過與醫生的多次溝通,張麗和丈夫了解了疾病發生原理、再發風險及有效預防措施,在醫生指導下備孕3-4個月,再次懷孕,並在孕18周做了羊水穿刺,核型分析結果正常,當他們第二個健康的寶寶出生的時候,張麗切身感到了生命的來之不易。
  • 唐氏篩查和無創DNA到底選哪個?不想生出唐氏兒,孕媽最好多了解!
    ,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即可準確得出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即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13-三體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的風險率。 優點: 報告快速:抽血後14個工作日左右出檢測報告; 測試安全:無創技術,不涉及流產風險; 過程簡單:僅抽取孕媽外周血10ml(無需空腹) 檢測率高:檢測唐氏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的準確性
  • 無創檢測「低風險」仍生下病嬰 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顯示「低風險」,產婦卻生下患唐氏症候群的病嬰,華大基因的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那麼,無創檢測在產前檢查中的定位究竟是什麼?又是否可以取代羊水穿刺等成為唐氏篩查的有效手段?對此,華大基因在其公告中對外界表示,無創檢測只是一種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而非產前診斷技術,存在假陰性的可能。
  • 做了檢查仍生出畸形兒 無創DNA檢測可靠度有幾分?
    原標題:做了檢查仍生出畸形兒,無創DNA檢測可靠度有幾分?今天,一篇題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對產前無創DNA檢測提出了若干疑問,該文得到了很多人,尤其是準父母的關注。唐篩原本就是產前檢查中較為牽動人神經的一項,如果結果是高風險或本身是高齡產婦,下一步檢查的選擇很容易令人陷入左右為難的窘境。
  • 懷孕16周,唐篩結果低風險,還有必要做無創嗎?
    唐氏篩查的報告單上面準媽媽最關心的就是「低風險」和「高風險」兩個結果。「低風險」即表示胎兒患唐氏兒的機率很低,準媽媽可以放心;「高風險」即表示胎兒患唐氏兒的機率比較高,但是準媽媽也不必驚慌,因為高風險人群中也不一定都是唐氏兒,這時候需要進行羊膜穿刺或無創DNA確診。
  • NT、無創、四維全通過,胎兒就沒問題?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除了六大類嚴重畸形,其他一些胎兒畸形,尤其是微小的畸形,超聲的檢出率只有50%~70%,有些畸形的檢出率甚至更低。所以做了NT、無創、四維都沒有問題也不能代表胎兒一定沒有問題,只是說排除了絕大多數畸形的可能。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三種檢查都排除了哪些畸形情況。
  • 唐氏篩查,根據什麼來判斷是低風險還是高風險?
    唐氏篩查,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預產期、體重、年齡和採血時的孕周等,計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那麼我們又是根據什麼來判斷是低風險還是高風險的呢?
  • 無創DNA檢測「低風險」卻生下病嬰,適用人群其實只有三類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顯示「低風險」,產婦卻生下患唐氏症候群的病嬰,華大基因的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那麼,無創檢測在產前檢查中的定位究竟是什麼?又是否可以取代羊水穿刺等成為唐氏篩查的有效手段?對此,華大基因在其公告中對外界表示,無創檢測只是一種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而非產前診斷技術,存在假陰性的可能。
  • 孕早期檢查臨界風險,孕中期顯示胎兒畸形,如何避免「畸形兒」?
    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把懷孕、生子的過程比喻成遊戲中的升級打怪,每次產檢就是一次闖關,一個孕期要經歷十多個關卡,可謂磨難重重。從知道自己懷孕開始,前三個月,準媽媽可能就要經歷孕吐、先兆流產、保胎、初篩等一系列難關。
  • NT、唐篩、羊穿和無創,四項檢查全解析,孕媽須知
    一般NT值小於3毫米,則在正常範圍內,表示胎寶寶出現唐氏症候群的風險低,若超過3毫米,患唐氏症候群的風險越高,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 NT檢查最好是在孕11~14周,超過14周,胎兒皮下的積水會被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吸收,檢查就不準確了。
  • 胎兒有危險,需不需要保胎,保胎生出畸形兒的風險有多大?
    前一陣兒,發生了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說是一位孕媽因為前兩次懷孕均因為流產沒保住孩子,所以這次懷孕期間,在醫院打了上百針來保胎,孕期大部分時間也都在醫院裡,結果生下寶寶卻發現是畸形。看到這個新聞,有些正在保胎的孕婦就擔心了,自己也在保胎,會不會也有類似的風險呢?
  • 擔心寶寶患有地中海貧血,無創DNA可以檢測出來嗎?
    那麼,對於地中海貧血,我們是否可以通過無創DNA檢測出來呢?答案是否定的。無創DNA只能篩查胎兒的染色體異常狀況,無法判斷其是否攜帶有某種致病基因。看到這裡,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既然無創查不出地貧,那麼到底都能查些什麼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知道什麼是無創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