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世界排名快被大陸「甩丟了」 臺大卻這樣解釋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大學要比專業度。大家好,不當學霸好多年卻一直關心教育的撩叔來了!

今天撩叔要跟大家聊聊臺灣高等教育的事兒,而一切都是從一份大學專業領域排名開始的。截至上月28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專刊,陸續公布了2018世界大學11個專業領域排名。據了解,這個機構每年都會針對全世界的大學做出各項排名,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對各校的專業領域做出評比。

撩叔對這份排名的具體指標和尺度了解不多,但臺媒關注到了一個挺尷尬的情況:大陸頂尖高校幾乎壓倒性完勝,臺灣所謂的頂尖大學卻是「一面倒」。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撩叔這種感覺,好像近幾年來,這種大陸高校秒殺臺灣高校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比比皆是了。所以,當撩叔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意外,只是對曾經高到讓我們仰視的臺灣教育水平沒落到如今的地步感到有些悲哀和憐憫。

當然,我們還是把情緒收一收,畢竟撩叔不是賣雞湯的。就事論事看看這份排名,在公布的11個領域之中,我們選兩個有指標性意義的領域。

先來看工程科技方面,臺灣7所大學入榜前500名,臺大在島內排名第一,為第81名(去年79名);但大陸卻有35所高校入榜,其中北京大學第7名(去年12名),清華大學第22名(去年23名)。

再來看資訊工程方面,臺灣有5所學校上榜前300名,臺大還是島內第一,不過在總榜中第53名(去年39名);大陸則有11所學校上榜,北京大學第25名(去年27名),清華大學更厲害一點,排在第20名。

剩下的9個領域當中,臺灣高校除了在教育領域表現還過得去之外,全部大幅落後大陸高校。

這樣一份榜單公布出來,想必臺灣教育屆人士都會感覺臉上無光。當然,要說最尷尬的,可能非臺大莫屬了。作為臺灣高等教育的領頭羊,雖然在島內一直做大哥,不過拿到國際上比一比,卻越來越缺乏自信了。

對於這次這個事,臺大方面也給出了回應。臺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每個有意義的排名系統都有其參考價值,無可否認其結果,尤其當大部分的排名系統都顯示出北京大學和清華超越臺灣的各大學同一個趨勢時,那我們一定要深刻自我檢討,不能當鴕鳥視若無睹。

臺大代理校長郭大維說得更嚴重一些,他表示,「臺灣高等教育的問題相當急迫,已經是強弩之末。」臺灣所有頂尖大學已經面臨崩解,而他們的崩解,將對若干年後的臺灣,造成全面性衝擊,臺灣社會與產業將比現在更加缺乏競爭力。

這兩個說法撩叔都給個高分,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鼓勵,不過後面還有不少內容。臺大副教務長接著巴拉巴拉說了一些例子和推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其實總名次退步,最主要是很多國家和地區在近年對高等教育的大幅投資造成的反差。他對比大陸高校和臺大的經費,表示大陸高校經費每年都以約20%至30%的速度成長,而臺大可能要面臨未來的負成長。

臺大代理校長的分析也大同小異,他說,退步原因主要來自於教授薪資過低,求才與留才都不易,幾所頂大的高教經費嚴重不足,而目前島外同級大學的教授薪資是島內數倍。更雪上加霜的是臺大教授在退休新制下,所領到的每月退休金可能比中小學教師還略低。

這兩位其實說的都是一個事:缺錢!缺錢!缺錢!臺灣網友的回應則一貫的豐富有趣。有揶揄臺大的:

甚至搬出了臺大的「知名校友」:

也有網友認同臺大領導的分析,痛批當局的:

作為圍觀群眾的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件事情呢?撩叔覺著首先要認清事實。

什麼是事實?以臺大為首的臺灣高等院校在與大陸名校對比時逐漸優勢不再,這是事實;臺當局近年來對高等教育投入遠低於大陸,這是事實;網友口中所說的臺大並沒有足夠好,教育水準並沒有足夠高,也是事實;而這些事實共同構成了一個循環,每一個環節的惡化,都會導致整個教育體系的不斷失衡和教育水平的持續下滑。

認清已上這些事實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比起臺灣大學專業領域排名落後更讓人悲哀的是,當這件事發生後,校領導的眼中只有經費、工資和退休金,仿佛學者變成了商人;而本該操心經費的教育主管機構和官員,甚至連一點聲音都沒有,不知道是真的沒看到、不關心、還是裝糊塗。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覺得:臺灣面臨的高等教育困境可能會長期存在,只有口水仗,沒人想辦法。

可能也是基於對這種混沌狀態的絕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學者和年輕人開始來到大陸學習、工作、生活,而大陸方面也在盡全力出臺各種利好政策和措施,讓兩岸青年之間、基層之間、民眾之間的交流互動更為直接、深入、密切。對於臺灣學者和年輕人來說,島內只有打不完的口水仗,而大陸擁有無可限量的前景和未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排名被大陸甩身後 升學志願北大取代臺大蔡當局怕不怕
    這可能還得從一份調查報告說起……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9月出爐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2018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第27名、兩岸名次最佳,臺灣大學則排名198名、創下新低。而近日臺灣大學公布自行調查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清華、北大也分居34與37名,臺大則是114名,高下立判……
  • 臺高校大陸招生詳解:排名解析及高校的相對位置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判斷一所大學好壞的直接資訊來源就是各類世界、區域大學排名。那麼臺灣高校在世界及兩岸四地中的相對地位如何?琳琅滿目的各類大學排名又應該如何有針對性地看待呢?本篇就從世界大學排名及兩岸四地大學排名著手,以「比較」的視角來觀察臺灣高校的辦學水準。並通過排名解析,為考生和家長提供選校建議。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 「學測」(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是臺灣最大規模的高校招生考試。考試科目5科,各科最高為15分,滿分75分。考試成績分為五級:頂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12%)、前標級(前25%)、均標級(前50%)、後標級(前75%)和底標級。大陸從2010年開始接受臺灣學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當年由於是試辦,門檻是相當高的頂標(前12.5%)。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專題詳解:排名解析及高校的相對位置
    原標題:臺灣高校大陸招生專題詳解(三):排名解析及臺灣高校的相對位置    作者簡介:洪鑫誠,自由撰稿人,管理學、經濟學雙學士。曾先後赴臺北大學、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交換、訪學。現為臺灣大學研究生、教學助理及大陸籃球隊隊長。
  • 臺灣高校排名不斷下滑 臺考生的高考志願變成了北大清華
    臺灣的大學排名近年來在國際上不斷呈現下滑的趨勢,隨著兩岸高等教育競爭力的此消彼長,部分臺灣學生的高考志願,已經變成了北大和清華。圖為臺灣學生赴清華大學交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島內不少網友感慨:「原來臺灣學生的第一志願已經不是臺大了。」
  • 為什麼大陸高校在臺灣「一夜爆熱」
    不久前,臺灣公布了學測(相當於大陸的高考)成績,人們隨即發現,大陸高校一夜之間成了大熱門,申請去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好幾倍,且申請者多為頂標(相當於大陸過重點線)成績,競爭相當激烈。忽如一夜東風來臺南是傳統的「綠色大本營」。
  • 臺灣高校排名不斷下滑,臺考生高考志願更青睞北大清華
    圖為臺灣學生赴清華大學交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的大學排名近年來在國際上不斷呈現下滑的趨勢,隨著兩岸高等教育競爭力的此消彼長,部分臺灣學生的高考志願,已經變成了北大和清華。島內不少網友感慨:「原來臺灣學生的第一志願已經不是臺大了。」
  • 臺灣高校向大陸學生敞開門 名校要挖大陸研究生
    9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接見兩岸清華大學校友時表示,臺「教育部」已經準備要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各項措施正在準備中,最快明年實施。對此,島內輿論大多給予了正面回應,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大學均表示「期待這項政策很久了」、「這是好事」。
  • 臺灣2018全球競爭力排名輸大陸 臺網友:不意外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8世界競爭力報告,臺灣在所有參與統計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7,比去年退步3名,首度被大陸超越。對此,引發不少臺灣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難怪學生、教授、臺幹、臺商都往大陸跑了,臺灣只剩下低薪勞工」。
  • 高考:浙大和臺大在世界排名哪個更靠前?網友:當然是它!
    浙大和臺大在世界排名哪個靠前?在2017年之前,臺灣大學略高,2018年之後,浙江大學略高。論歷史底蘊、學科實力、國際影響力,兩校非常接近,論未來的發展,繆老師更看好浙江大學。(繆老師拍攝的浙江大學)一、歷史底蘊最近五年,臺灣大學的QS世界排名,一直徘徊在68-72之間,而浙江大學的排名從100開外,已經上升到了68名。日佔時期,日本在臺灣建立了9所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就起源於其中的——臺北帝國大學。
  • 大陸及港澳臺大學排名出爐 清華臺大並列第一
    今年9月首批大陸學生將赴臺就讀。至此,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大門向彼此敞開。6月1日,我國首份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大學排行調查報告正式對外發布。這份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研究團隊歷時十個月完成,是第一個以整個中國地區的大學為對象,在統一的標準下進行的排名。
  • 全球大學排名:大陸高校持續攀升 臺灣創新低
    大陸各大學排名逐年上升,然而臺灣學校卻創下新低。 然而,和大陸行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臺灣大學在該榜單上的排名。 然而,臺灣大學排名從去年的195名滑落至198名,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進行全球大學排行榜14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表示,去年臺大的科研成果和學術影響力(被引用次數)雙雙下降,自2010至2011 年度以來,排名已下降83位。臺灣清華大學受博士學位獲得者表現不佳、研究經費和科研成果不足的影響,排名也從251至300區間降至301至350區間。
  • 臺灣大學在世界排名下滑 臺大:碩博生少、經費降
    中國臺灣網6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英國高等教育機構(QS)今天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臺灣包括臺大、清大、交大等共10所學校進入前400大,但多數排名皆比去年下滑,唯一進入前一百大的臺灣大學由68名退至76名。
  • 臺灣人排的2020中國大陸大學排行榜發布!
    近日,臺灣大學發布了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據了解,臺大版世界大學排名比較側重於大學的科研實力和學術表現,採用的指標以國際公認、公開可獲取為主要標準,因此,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位於2020臺大版世界大學排名第一位內地高校是清華大學,世界排名第17名,再創新高,這也是清華大學首次進入到世界高校前20名,說明清華大學已經具備了世界一流大學的條件。
  • 大陸高校對臺招生又有新動作!臺媒感嘆:大陸玩真的!
    一月底大陸宣布臺灣學生學測語文、數學、英語單科均標(前50%,本網注)就可報考大陸高校,近日「2019年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官方網站將對臺招生陸校從2018年307所增為336所,且取消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的劃分;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新增16所預科陸校,且包括廈門大學這所985頂尖高校。這意味著更多臺灣學子都有機會申請大陸大學。
  • 2020年QS世界年輕大學排名,大陸高校3所入圍
    《The QS Top 50 Under 50 ranks》(QS 50歲以下50強)首次出版是在2012年,它對50歲以下的大學進行排名,讓一些世界頂尖年輕大學進入人們的擇校範圍裡,畢竟「潛力股」是個值得投資的項目。
  • 大陸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臺媒:臺灣高教「內憂外患」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臺灣《中國時報》6日報導稱,反觀臺灣,陸生未獲公平待遇,招東南亞學生補充生源又未見成效。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正在下滑,加上「年改」砍教授退休金,可說「內憂外患」。
  • 中國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前100裡大陸高校翻一番
    福布斯網站截圖 中國大陸大學排名大幅上升《福布斯》報導稱,THE以教學、科研、引文數量、產業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13項單獨的績效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比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今年共有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的1527所高校入圍榜單,中國大陸共有91所大學上榜。
  • 中國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前100裡大陸高校翻一番
    今年共有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的1527所高校入圍榜單,中國大陸共有91所大學上榜。THE排名顯示,除清華大學,還有5所大學入圍百強,分別是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進入百強的中國大陸高校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再創新高。中國香港地區有6所大學上榜,其中3所進入了前100名;中國澳門地區有2所大學上榜;中國臺灣地區有38所大學進入榜單。
  • 臺灣這樣「閉關鎖臺」在大陸的學生怎麼辦?
    蔡英文當家的出爾反爾讓臺大陸學生大倒苦水疫情防控期間,臺灣當局要求學校推遲開學,但是推遲開學的時間一變再變,使得許多大陸學生不得不多次對航班進行改籤,給他們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而且他們還擔心如果臺灣當局一直這樣下去的話,會不會對他們的畢業等方面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