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全球公認的技術強國。用過日本產品的人都知道,不管汽車、摩託,還是手機、家電、照相機,使用者都暗撐在大拇指。技術紮實,品質一流。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日本既沒有一家全球領先的網際網路企業,連一支進入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機都沒有,到底是為什麼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從日本的近代史說起。因為歷史上,這些榮譽日本都曾經擁有過。二戰後的日本,是全球工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戰後50年的世界格局,是美蘇爭霸,東西方冷戰。日本作為西方陣營,安插在東方腹地的一員。肩負著在地緣政治上,制衡中蘇的大任。所以它的發展,得到了西方陣營,資源上的全力扶持,優勢無人能比。
日本在六七十年代,鋼鐵、機械、汽車等發展迅猛,八九十年代,電子工業進步神速。可以這麼說,在製造業上,日本競爭力已超越了美國,全球領先。在全球排名前列的工業企業和電子產品排行榜上,日本經常是十有其五六,獨佔鰲頭。當時達到引發美國上流社會恐慌的程度。跟當年如日中天的索尼、東芝等眾多明星企業相比,八九十年代的國內企業,就是鄉鎮作坊。
現在人人都知道,日本出現了失去的二十年,曾經輝煌的日本企業紛紛敗下陣來,不再是排行榜上的主角。輿論界,有人把原因歸咎於廣場協議、老齡化、房地產、決策失誤等等,其實都不是本質。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格局告一段落。日本地緣政治角色發生變化,在西方陣營中的重要性喪失。此時積怨已久的美國出手,放棄扶持的同時,展開了一系列打壓行動,這是日本二十年失去的根本原因。
美國的打壓政策向來如此,連陰謀都算不上,就是赤裸裸的陽謀,周而復始。一方面徵稅,禁令、制裁,另一方面扶持競爭對手。目前很多欣欣向榮的企業,比如,三星、臺積電、富士康等,都是美國陽謀的產物。不客氣地說,小米、OV等企業,目前在手機排行榜上,遠勝於日本的顯赫地位,也是這個陽謀的產物。
目前世界上有兩種手機,一種叫蘋果,一種叫安卓。它的上遊都掌握在美國手中。公認的技術強國日本,連一支排名前五的手機都沒有,不是因為它不行,而是因為上遊不讓它行。因為它的歷史和綜合國力,不具備挑戰上遊的實力。只能眼巴巴看著上遊選擇別人。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醒,我們目前雖然前五有其三,但要銘記,日本失敗的教訓。
強人有句名言: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美國隨時會把用在日本上的陽謀,用在下一個挑戰者身上。逃避、順從或者憤怒都沒有意義,只有奮起反擊,挑戰上遊制高點才是唯一出路。日本已經從手機排行榜上消失了,我們還佔著其三,接下來該怎麼做,朋友,你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