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
多檔綜藝節目
以及故宮文創產品「故宮彩妝」的大火
讓大眾的目光開始聚焦到
國寶文物、博物館
及博物館文創身上
來看一組數據
故宮彩妝中的口紅去年在網上賣出90多萬套,故宮文創在2017年就收入15億元。
文物開始變網紅
產品「跨界」創新的背後
是合作模式的新嘗試
也反映出新時代下
大眾對博物館服務多樣化的需求
文博大省的陝西,博物館之城的西安,也已踏上充滿創新、由表及裡的博物館「跨界」文創之路。今天,跟著小布一起來看看西安的文創發展之路。
產品「跨界」
當西安城牆遇見
法國嬌蘭
西安城牆在文創的路上已經探索了10年,聯合臺灣知名設計團隊等文創團隊,陸續開發出城牆文化等為主題創意的多個系列的產品。現在城牆內有3處主題文創店。Q萌的小武士公仔,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元素的四季插畫紅包、打卡的西安城牆紀念印章,送給過美國前總統夫人米歇爾的城樓剪影燭臺,新春燈會期間定製版的生肖燈……城牆文化與歷史元素印在其中, 城牆文創一直走著打造古城專屬印記、彰顯文化底蘊,用途更加親民的路子。
今年城牆一個文創大動作受到矚目,那就是和1828年成立的法國嬌蘭品牌聯合開發「西安味道」香水。「這是在曲江新區大力支持、多方努力下促成的一次文化遺產界的強強跨界,因為嬌蘭是法國的活文化遺產企業。」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王恬告訴小布,這次合作的機緣是去年在西安舉辦的中法論壇。法國嬌蘭第五代調香師作為代表來到西安,了解西安的歷史,想通過這座城市獲得更多靈感。目前研發工作也在日程中。「這次合作將推動西安文化遺產的知名度,帶動城市營銷,對西安歷史文化底蘊進行推廣」,王恬說。
|「西安年·最中國」亮相巴黎嬌蘭之家|
如果讓您選擇,您覺得西安味道應該是什麼味呢?是春天城牆下草木復甦的清新、夏日曲江池畔的荷香、秋日環城公園的芳香、還是冬日不夜城裡的年味?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出自世界調香大師之手的「獨特西安香」。
合作模式「跨界」
當西安碑林攜手
華夏文創
西安碑林博物館內,原本的旅遊品商店如今正在裝修之中。作為全省文化產業試點單位之一,這裡之後將要呈現在市民和遊客眼前的是一個既有濃濃碑石與書法特色,又具有時尚感,產品琳琅滿目的藝術品商店。
「過去遊客到碑林來,拓片、佛造像複製品是主要的旅遊商品。從去年開始我們和華夏文創合作,改變了經營模式。我們提供資源、創意源和場地,對方提供資金、設計、生產和銷售。」碑林博物館副館長張雲告訴小布,碑林博物館去年與陝文投旗下的華夏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挖掘館藏資源,開發《石臺孝經》《顏勤禮碑》《集王聖教序碑》等具有碑林自身歷史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我們計劃每年合作開發最少10款碑林特色的文創產品。去年剛開始合作的一款『流行中國』文創系列產品,就先聲奪人,獲得了陝西文物系統『2018優秀文創產品評選』的特等獎。」
|碑林流行中國系列產品|
這個系列提取了鎮館之寶、世界四大名碑之首——《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中的「流行中國」四字,再通過原拓片的斑駁墨跡等表現形式與幾何圖案混搭,綠色與墨色相間,設計出包含筆袋、滑鼠墊、行李牌、印章橡皮等在內的文創套系。「融入實用性和年輕人的審美,這個設計是對中國唐文化的致敬。
無論對博物館還是文創企業,跨界合作的好處一目了然。「文創範圍涉及到各類生活用品、美食、彩妝等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博物館自身資源不同,文創特點不同。開發每一件文創產品都要經過創意、設計、生產、宣傳、銷售等複雜的過程。」朱先慧認為,每件文創產品需要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的啟動資金,並涉及的多個領域,所以博物館文創跨行業、跨界合作是一個大勢所趨。
小布獲悉,目前華夏文創與陝歷博、碑林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等十餘家博物館單位搭建戰略合作體系,相繼推出一大批文創產品。朱先慧認為博物館文創開發要特別注重文化+的概念,將文創產品進行文化內容的梳理和傳播。「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這才是未來的遊客和消費者更關注的事情。」同時文創是需要百花齊放的行業,希望有更多企業參與到產品設計和產業發展中來。
線上線下「跨界」
陝歷博的2.0時代
作為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陝歷博的館藏文物種類豐富、精品薈萃,歷史跨度達到100多萬年,業內認為它具有文創的先天優勢。「商周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18件國寶級文物……都可以挖掘、衍生,」陝歷博文化產業部副部長李博雅告訴小布,陝歷博在10多年文創發展中已引入競爭機制,博物館文創在線上還有很大的空間。
「跨界合作解決了博物館文創最大的難題——資金。合作後各有所長,博物館出智慧財產權logo、專家、經營等資源,文創公司出資金進行設計、生產等流程,最後形成一種合作模式和分配方式,達到雙贏。這筆收入可以進入下面的文創研發之中。」李博雅告訴小布,2018年陝歷博文創產品線上線下達到銷售總額達到1650萬元。競爭機制是必不可少的。陝歷博和20家文創公司合作,推出近500種2000餘款產品,經過提檔升級和市場變化,目前在售的有近500款,代表性的文創品牌有《陝博日曆》、香囊等。
2018年陝西首本文物日曆《陝博日曆》推出,主題為「大唐長安」。一天一件陝歷博館藏絕世珍品將大唐往事為讀者細細道來。2019年《陝博日曆》主題為「絲路輝煌」,收錄了絲路沿線17家博物館內300多件最能代表絲路文化的文物,它是一本日曆,也是一部絲路沿線博物館的參觀指南。還有上了《國家寶藏》綜藝節目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其複製工藝品去年就買了幾千個。它在陝歷博天貓旗艦店上銷售仍穩居第一。
「以前的合作方式是文物或文化+資本=產品,現在進入2.0時代,文物或文化+資本=品牌。」李博雅說合作方式是要麼館企合作,要麼自主經營直營店,還有線上開店,這讓博物館有了自主性,也有了動力和壓力。去年陝歷博去年一年遊客接待量280萬人次,這個自然的文創客流量不容忽視,但在網絡時代也要開拓線上資源。
目前陝歷博在線上有六大主推的品牌,在京東、天貓、淘寶開店主推銷售,還有陝博文創的官網、微信、微博主要做推廣。「線上是純粹的文創消費者,和線下的遊客是不同的人群。」李博雅認為博物館文創在線上有很大的空間,要大力培育線上的文創消費群體。
陝西博物館
文創「跨界」之路
越走越寬
陝西文博資源豐富,博物館文創從最初的無專項資金各自試水,到如今的「跨界」大趨勢,已經進入到一個大的發展階段。小布獲悉,標誌性的信號是2016年5月,《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經國務院同意後轉發,各博物館更加重視文創產品的開發,並將它作為館內一項文化服務的責任所在。
|西安博物院——長安春色歸:大唐春節年禮|
早在9年前,陝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化產業專業委員會就成立了,它致力於帶動全省博物館進行文博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全省文化產業試點單位有10家,包括陝歷博、碑林、秦陵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半坡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等」,碑林博物館副館長張雲也是陝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化產業專委會副主任,她說博物館文創的跨界之路是必然趨勢。文化產業專業委員會也在致力於帶動各博物館加快文創的腳步。對博物館人而言,還要不斷學習和嘗試新的東西。
|西安城牆文創產品|
各個博物館在跨界合作的路上,也在針對自身資源尋找突破口。小布獲悉,去年秦陵博物院利用自有商業場地,授權文化企業入駐,新增上市銷售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文創產品295件,用途涉及文具、飾品等7大系列。並與京東、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合作,搭建了兵馬俑電商旗艦店。去年漢陽陵博物院將「世界上最早的茶葉」文物資源進行版權註冊,並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和安康秦漢古茶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秦漢古茶產品」,還聯合華夏文創合作開發出了漢代銅鏡,及「石上清泉」「珠聯璧合」「隨心」等系列文雅茶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紀念券|
博物館聚焦了太多的目光,目前博物館文創已經邁入文創市場大潮中,尋找屬於各自的文創IP,博物館通過商業和品牌的跨界合作玩出很多新花樣。不僅拓寬了產品的邊界,而且更加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
你不僅僅鍾情於西安的歷史文物
也同樣鍾情於西安的特色文創
相信西安的文創之路
還有更大空間發揮
給你意想不到的創意與驚喜!
文:陳黎 明真
編輯:蜀妹在西安 | 審核:何礫 周粟
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