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母女緣 一生守護情——21歲女孩照顧癱瘓養母12年

2020-12-13 中國文明網

  9歲前,她還可以在媽媽懷裡撒嬌,有時間看卡通片,與小區裡的夥伴玩耍。

  9歲後,她開始了這樣的生活:早晨5時多起床準備早飯,幫媽媽洗漱,翻身,然後再餵媽媽吃早飯;中午帶盒飯回家,餵了媽媽後,自己吃幾口,再去上學;晚上先安頓好媽媽後再做作業……

  身處十來平方米的老房子,年幼的她學著燒飯、洗衣服、倒馬桶。從媽媽癱瘓後到她工作前,女孩沒有去過電影院,也沒有拍過一張風景照,即使是在上海持續了半年多的世博會,她也僅僅在網上看看。

  記者近日在楊浦區市東醫院,見到這個當了兩年多護士的21歲女孩扈曉靜。說起這12年幾乎是獨立照顧母親的生活,她說得最多的,是「還可以」、「應該的」。

  小學二年級開始的重擔

  扈曉靜個頭不高,面帶幾分稚氣,卻已是病房裡有口皆碑的好護士。

  病人及家屬們並不知道,他們口中這個「人好、肯幹」的姑娘,從小學二年級起幾乎是靠著一己之力,陪著病重的母親一路走到現在。

  在她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因家境困難,媽媽捨不得花錢看病,忍痛堅持工作,但在曉靜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媽媽癱瘓了。

  父親早已離家,舅舅還要照顧年邁的外婆,家裡的擔子一下子落在曉靜一個人身上。靠著母親每月千把塊的病退工資,母女兩個艱難地維持著日常生活。

  回憶起那時的經歷,扈曉靜還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盡力把媽媽照顧好,其他也就顧不到那麼多,老實說家裡亂糟糟的。」

  學著做媽媽的拐杖,學著安排家中的事務,照顧母親的起居。儘管後來請了鐘點工,但很多時候,扈曉靜要一人操持家務近午夜,才能夠做功課;半夜時分,曉靜一個人守在母親的身旁,為母親翻身,替母親按摩。每天中午,她要從學校走回家給母親餵飯,有時候還要臨時請假回去照料突感不適的母親。也是從那年開始,扈曉靜倒了12年的馬桶。

  這些旁人眼裡不可思議的艱辛,對扈曉靜而言,卻是「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辛苦」,她只用「習慣了」3個字就一筆帶過。

  意外得知真相之後

  每天臨近下班時分,扈曉靜的媽媽總會不由自主盯著床邊的鬧鐘,看到女兒準點回家,她會在床上喊一聲,「靜靜,回來啦!」若是醫院偶爾有事耽誤了一會兒,她就不免擔心。

  生活重心全部放在母親身上,扈曉靜幾乎沒有時間逛街、旅遊,也從不上微博。但在扈曉靜的眼裡,同齡人擁有的那些「精彩生活」並不是「最急需的」,母親的身體才是她最大的牽掛,「沒有母親,哪有我!」

  扈曉靜10歲時,從鄰居那裡意外得知,媽媽不是她的生身母親。這位鄰居許是好心,看到曉靜手上燙出的泡和開裂的口子,悄悄對她說,「其實小小年紀完全可以不用擔這個責任。」

  當時完全懵了的曉靜,從媽媽的淚水和眼神中證實了鄰居口中的真相,她痛苦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使曉靜下決心要陪媽媽慢慢變老。那天,曉靜因作業多,來不及燒飯,外出為媽媽買盒飯,一輛急駛而來的自行車撞翻了曉靜。回家後,曉靜把晚回的原因跟母親講了,母親卻不停地責備她,為什麼走路如此不當心。一開始,曉靜有點委屈,但慢慢地,她從母親的嘮叨聲中明白了,這個世界上,只有母親才會對自己如此在意、如此牽掛。

  「後來在閒聊中,我才知道被母親撿到時,我還患有斜頸。」扈曉靜說,是母親多方打聽,在虹口提籃橋那邊找到了一位老中醫,一次次地抱著她接受推拿治療,「正因為媽媽的不放棄,才有了今天的我。我們之間,不存在誰多付出一些。」

  更讓扈曉靜覺得冥冥中自有天註定的是,她與母親的生日相差8天。而她是在出生後8天遭遺棄,當天就被母親在上班路上發現了,「也就是說,媽媽是在她生日那天抱養了我。雖然我沒有跟母親求證過,但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母女的緣分。」

  幾個小小的心願

  12年的貼身照料,扈曉靜碰到最緊急的一次狀況,是在2007年。那天,母親說有些頭疼,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不料,到了半夜,母親突然噁心嘔吐,甚至還口吐鮮血。

  從沒見過這種情況的曉靜一時六神無主,單薄的身軀又無法搬動母親,急得她整夜難眠,好不容易止住了血,第二天才在舅舅的幫助下將母親送到醫院。「那時候真的感覺天要塌下來了」,經過救治,母親總算轉危為安。

  由此,堅定了扈曉靜做一名護士的決心,「一方面是為了早點撐起家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用更專業的知識照顧母親。」

  曉靜用在學校獲得的第一份獎學金,給媽媽買了一臺CD機,因為媽媽很喜歡聽音樂;上班後拿到的第一份工資,為媽媽買了一個記憶枕。這樣,媽媽躺在床上可以舒服點。單位領導與同事得知她家裡的情況後,紛紛表示想要幫助她,她總是婉拒,唯一的要求是希望能夠多學一點護理知識,更好地照料母親。曉靜說,「只要能夠看到媽媽的精神比昨天好一點,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如今,扈曉靜正在自學準備考本科,照料母親、工作、學習一樣也不能鬆懈。談及自己的願望,這個「90後」女孩話裡話外仍然是母親。母親還同時患有肝硬化、高血糖等併發症,「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需要使用激素類藥物,但肝硬化又不能用激素,我跑過幾家醫院,也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手段,如果能有這方面的專家為我母親會診一下,就好了!」

  她還有一個小小的願望,想帶母親出去走走,「母親在家裡躺了10多年,除了去醫院幾次,幾乎沒出過門。」扈曉靜說,由於家在二樓,靠她一人無法把母親背到底樓,「如果能買到或者租借到爬樓機,幫助母親下樓,那就再好不過了。」說到這,扈曉靜再次露出羞澀的神情,「不過我得先研究一下周邊的公園地圖,也有十多年沒去了。」

相關焦點

  • 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她無怨無悔照顧養母15載
    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她無怨無悔照顧養母15載 2021-01-08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曝女孩長期遭養母打罵 當事者:親生的 下手重了點
    小敏在醫院接受治療 紅星新聞記者 袁偉 攝4月13日下午2時許,紅星新聞記者在四川自貢市當地醫院住院部神經外科病房內見到了當事女孩12歲的小敏(化名),她雙眼略微紅腫、左腳掌上纏著紗布,靜靜地望著天花板,沒有開口說話。負責照顧她的除了一名護工,還有當地的一名女村組幹部。
  • 女子10歲得知是養女 藏30年才尋親怕養母傷心
    女子10歲得知是養女 藏30年才尋親怕養母傷心     原名黃丁蘭的陸女士(圖自小與母親感情要好的香港陸女士,10歲時偶然在母親抽屜找出一張「黃丁蘭」的出世紙,內裡所記正是她的出生日期:1961年10月7日,驚覺自己眼前母親是養母,但為免養母傷心,她收藏心底逾30年,至8年前養母過世後才願意尋親。  現年52歲的「黃丁蘭」稱,即使與兩老相認機會渺茫,仍期望知悉親生父母黃培慶及吳意是否在世安好,使令自己無憾。
  • 85後陽光女孩背著養母上大學 媽媽在就有家
    12歲的時候,她就開始在村裡的針織廠打零工。「拆一個領子3分錢,掙來的錢都交給老媽補貼家用。」付華說,六年級的時候,個子長高了些,她在腳底下墊兩塊磚頭,可以夠著縫紉機,她學會了紡織,放假時掙得錢比拆領子多了些,一個月能收入200塊。
  • "好女兒"付華:85後陽光女孩背著養母上大學 媽媽在就有家
    原標題:85後陽光女孩背著養母上大學 媽媽在就有家 在秦皇島,有一位背著養母上大學和工作的陽光女孩付華,經歷了很多同齡人難以體會的坎坷道路。
  • 癱瘓女孩考上重點大學,學校為母女安排單間還減免四年學費
    鄒怡芳是今年煙臺的高考考生,成績為577分,考上了青島大學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但她一個人是上不了大學的,因為她下半身癱瘓!鄒怡芳父母借遍了親朋好友,那幾年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去往醫院的路上,鄒怡芳的父母從沒有放棄女兒的治療,但天有橫禍:在2005年某天父親帶鄒怡芳去醫院的路上突發車禍,父親猝然離世,一道晴天霹靂突然降臨,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 12歲女孩「眼睛」被打腫,養母:教育不當,下手重了點!
    4月13號下午,自貢12歲的女孩小敏依舊躺在病床上,他的雙眼腫脹,左腳纏著紗布,被「養母」古某家暴進了醫院,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為何養母古某不惜被罵也要虐待自己的孩子呢,她說,沒有家暴,只是教育不當,下手重了點。
  • 煙臺癱瘓女孩被青島大學錄取 學校將為其母安排工作
    煙臺這對母女被青島大學一起「錄取」8月31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先後刊發了《煙臺癱瘓女孩考上青島大學,媽媽決定背女上大學》《背上求學路——單親媽媽12年風雨無悔一路送癱瘓女兒進大學》《背女求學12載,媽媽還想背她讀大學》等報導,講述了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身殘志堅、自強不息考入青島大學以及媽媽姜玉榮
  • 用一生的時間去守護當年的那份摯愛,無怨無悔
    早上去家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在經常光顧的肉攤前,買好後看生意不忙,就和老闆閒聊一會兒,「要二根排骨,」正說著話,一個七十多的老太太笑著指指排骨,她身後跟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子,「妞,還想吃啥?」老人扭頭愛憐地問女子,女子嘟著嘴,面無表情,一句話也不說。
  • 年輕女孩癱瘓21年,未出過一次門就懷孕,媽媽自責:我害了孩子
    案例:年輕女孩癱瘓21年,未出過一次門就懷孕,媽媽做的後自責落淚姚女士的孩子麗麗是一位很不幸的孩子,由於身體的缺陷讓她一生都陷入了低谷,原本一位就這樣的過一輩子了,沒有想到在自己21歲那年迎來了「春天」。
  • 爹死了 娘瘋了 10歲女孩還要照顧癱瘓的奶奶
    眼看就要開學了,10歲的賴玉婷心裡特別複雜,新學期要去幾十裡外的鎮裡念書,她說不想念了,我走了,弟弟和爺爺奶奶誰照顧……
  • 25歲養女再婚三年不理養母,只因兩次訂婚養母張口就要20萬
    在鄉裡鄉親的眼裡,胡冬香是個苦命的女人,丈夫10多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她一個女人拉扯兩兒一女,大兒子還是個聾啞人,至今要靠她照顧,三個孩子中唯獨小女兒讀了大學,如今卻狠心將她這個養母給拋棄了。三年來,小女兒周雅麗信沒寫過一封,電話沒打過一個,在鄰居們眼裡,這個女孩子長得挺好看,做事卻很無情。
  • 追蹤|青島大學派車接煙臺癱瘓女孩入學,減免學費為媽媽安排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楠楠呂奇8月31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先後刊發了《煙臺癱瘓女孩考上青島大學,媽媽決定背女上大學》《背上求學路——單親媽媽12年風雨無悔一路送癱瘓女兒進大學》《背女求學12載,媽媽還想背她讀大學》等報導,講述了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身殘志堅、自強不息考入青島大學以及媽媽姜玉榮
  • 煙臺這對母女被青島大學一起「錄取」
    8月31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先後刊發了《煙臺癱瘓女孩考上青島大學,媽媽決定背女上大學》《背上求學路——單親媽媽12年風雨無悔一路送癱瘓女兒進大學》《背女求學12載,媽媽還想背她讀大學》等報導,講述了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身殘志堅、自強不息考入青島大學以及媽媽姜玉榮12年風雨無阻背女求學,還想背女上大學的故事
  • 趙本山照顧養母起居,暖心餵飯場面溫馨,幫剪腳趾甲也不嫌棄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趙本山照顧養母起居,暖心餵飯場面溫馨,幫剪腳趾甲也不嫌棄近日,61歲的趙本山帶著女兒球回老家蓮花鄉探望養母周玉梅,看到床上躺著的養母,趙本山激動地大喊媽媽,讓養母周玉梅淚流滿面。趙本山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一直跟著盲二叔很可憐,有時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 寧波男子照顧癱瘓妻子數載,日復一日,用時間書寫的愛情故事
    兩個人有緣成為夫妻,那就應該彼此愛護,相互扶持,共同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除了精神上的寄託,還有彼此的守護,生活就是這樣,有苦才有甜。寧波一名男子妻子癱瘓多年,他一直堅持照顧,日復一日,什麼是愛情,大概他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力和方式展現著。
  • 單親父親癱瘓在床,8歲女孩撐起整個家
    離婚後,父親意外受傷癱瘓 8歲孩子默默擔起生活重任 魯春曉,家住楊家崮西村南邊,四合院有四間正房,還有幾間偏房。客廳的牆上貼滿了她和姐姐的獎狀,魯春曉的父親魯守波一般躺在裡屋的床上。彼時,魯春曉只有6歲。一開始,照顧魯守波的任務壓在了已經70歲又體弱多病的父母身上,但隨著年齡增長,兩位老人照顧兒子越來越吃力。魯春曉慢慢長大,家庭的變故讓她開始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從去年開始,比爐子高不了多少的她,開始在父親的指揮下做一些簡單的菜。
  • 貧困養母放棄監護權 11歲女童尋找親生父母
    前幾天是父親節,就在其他小朋友都能親暱地依偎在父親身邊撒嬌時,11歲的小施卻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究竟在何處……照片上的小女孩就是小施,10年前,小施從角美被抱養,這些年來然而,養父在三天前患病去世了,小施的養母沒有任何經濟收入來源,一夜之間,母女倆的生存都成了問題。小施:半個多月沒去上學記者隨小施的堂親施先生來到市區小商品城A—2棟,這裡就是小施的家: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裡堆滿各種廢品垃圾,幾乎沒有可以站立的空間——這些都是養母撿來賣的廢品。施先生說,他很擔心小堂妹的教育成長問題。
  • 好嶽父照顧癱瘓女婿六年
    提起丹東新區文安新村小區78歲的肖勝遠大爺,小區居民都會豎起大拇指。他6年如一日,從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洗浴晾曬、問病抓藥等方方面面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女婿。老人的感人事跡成為社區居民口中的一樁美談。  3月21日,走進肖大爺的家時,肖大爺正在為女婿洗臉,翁婿間親如父子的感人畫面令人為之動容。
  • 兒子因患腦膜炎全身癱瘓 慈母日夜照顧癱瘓兒46年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訊 兒子3歲時不慎因患腦膜炎而導致神經中樞癱瘓。46年來,母親於雲不離不棄的日夜照顧,讓兒子一次又一次地脫離死神的召喚,創造出令醫生都驚訝的奇蹟。讓於雲欣慰的是,這麼多年來,這個家一直感受到了社區和鄰裡的關愛。昨天上午,於雲家所屬的鹽城童家溝社區工作人員又來到家中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