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時隔16年再次突破「28K」,即2.8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338元),然而,臺灣青年卻直呼「養不起自己」。
16年再破28K 創17年來新高
5月31日,臺灣當局勞動主管部門公布「年度職類別薪資」調查結果。
2016年,臺灣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為28116元(約合人民幣6364元),較2015年增加461元,臺灣勞動主管部門表示,這項數字創下17年來新高。
但相較於2000年的28016元,僅增加了100元(約合人民幣23元)。
本次調查於2016年8月進行,共回收9786個樣本,範圍為工業及服務業,不包括自行開業僱主及自營作業者。
根據調查結果,按教育程度分,2016年,研究生以上學歷起薪33313元(約合人民幣7541元),其次為大學畢業生。
按職業分類,2016年,從事金融保險業的大學畢業生起薪最高,達到31059元;其次是電力及燃煤供應企業和醫療保健服務業,平均起薪均高於29000元;教育和休閒服務業者的起薪則較低,在24000元左右。
圖自臺灣聯合新聞網
起薪破28K 物價水準卻飆升好幾倍
臺當局勞動主管部門統計處長羅怡玲認為,大學生畢業起薪創新高,原因是經濟轉好,加上基本工資有所提高。
但根據統計,2000年後,臺灣大學生平均起薪逐年下滑,雖然16年後回到28K,但目前的物價指數較16年前增加17%。
也就是說,雖然臺灣大學生平均起薪達到16年前的水平,但物價早就不是16年前的水準,民眾感覺差很大。
臺灣人力相關人士林賢雅就表示,如果扣掉物價水準,如今的薪資甚至倒退到16年前。
受訪的黃同學表示,現在的消費指數太高,存錢會比較困難。
臺媒也算了筆帳,22歲的黃同學月支出至少2萬,而且是住在家裡的情況下,如果加上租房,恐怕會入不敷出。
另外,臺灣北部畢業生對開銷的感受更明顯,因為每個月平均開銷臺北就要近3萬,高雄卻只要不到2萬。
薪水看似高了 臺灣青年卻「養不起自己」
調查雖說大學畢業生領28K,但不少人拿的更低。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一名家在高雄、去年從廣告傳播系畢業的陳姓青年則表示,畢業後曾應聘臺北某公司客服,對方給出的月薪竟不足2萬,最後勉強加到23000元,但這樣的收入「根本養不活自己」。
臺灣就業博覽會 圖自臺灣東森新聞網
一名餘姓畢業生透露,她在臺北租房工作1年,她表示:「28K?這有什麼好拿出來說嘴的嗎?」而且平均月薪扣掉保險、退休金等等,根本領不到28K,對於薪資創新高,她根本沒有感覺。
考量到不斷提升的物價水準,薪資恐怕不及物價攀升,臺灣青年九五聯盟理事胡孟瑀說,「大學畢業生起薪成長緩慢,比不上麥當勞漲價」,雖然去年起薪創了17年來的新高,但是在這期間,提升的薪水早被物價漲幅「吃掉」了。
臺灣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在臉書上發表看法,「大學畢業生起薪只有兩萬八,很感慨!」
他認為,這是因為臺灣當局帶頭將大量資金投入在房地產,而非生產性產業,「有錢有勢者大概都是在進行土地投機。」
這引起臺灣網友熱議,有人認為這樣推論不夠客觀。
也有人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認為當局習慣讓財團欺壓員工,長期低薪策略,造成人才嚴重流失。
另有人將矛頭指向臺商,大量資金都跑去大陸投資,賺了錢再回來臺灣炒房地產。前者讓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機會,後者造成高房價,年輕人買不起房子。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