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首次來京辦畫展 望曾被遮蔽畫家身份曝光(圖)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明朝有意抱琴來》

  「故事很多」是劉墉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連他畫中的某一個局部,都「藏著」不少故事。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我一直是那個畫畫的劉墉,不是只寫暢銷書的劉墉」,近日劉墉用「水雲氤夢·劉墉藝術展」證明了自己的繪畫功力。事實上,劉墉是不折不扣的美術專業科班出身,很長時間裡暢銷書作者的身份遮蔽了劉墉藝術家頭銜。而擅長講故事的他畫起畫來也暗藏了許多故事。5月16日,新京報藝術新聞微信公眾號「文藝sao客」組織10位微友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參加劉墉導覽的活動。現場,66歲,自稱為藝術老頑童的劉墉給大家當起了「高級」導覽員,畫裡畫外講起了故事,「故事很多」,這是現場劉墉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連他畫中的某一個局部,都「藏著」不少故事。該展將展至5月26日。

  導覽員劉墉

  「這幅畫中藏著三隻維尼小熊」

  導覽現場,有不少小朋友。自稱「劉爺爺」的劉墉便親自講解一幅幅畫作中的玄機。劉墉喜歡像達·文西那樣在畫裡面藏東西,類似藏貓頭鷹,藏小熊,藏很小很小的字。劉墉將現場的觀眾帶到《明朝有意抱琴來》畫作前,得意地說這幅畫中就藏了三隻維尼小熊。當然為了縮小這一尋寶的難度,劉墉指著畫作右上側那大片樹葉,暗示有兩隻維尼小熊就藏在這裡。

  孩子的形象思維果然突出,就在所有人都在睜大眼睛尋找時便有孩子說他看到了。原來,劉墉故意讓這兩隻維尼小熊藏在了樹葉間。

  當然,讓劉墉滿意的並不是自己在畫中暗藏「寶貝」,而是他對古詩詞的藝術再創作。劉墉說在繪畫創作中得到過不少大師的啟發。其中便包括齊白石的《蛙聲十裡出山泉》,「蝌蚪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事實上,《明朝有意抱琴來》也是劉墉苦心創意了一個月,才用藝術創作出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的意境來。「畫裡沒有對酌的人,只見石桌上兩壺酒一隻杯,一壺還倒了,所幸已經喝盡,才沒把攤在案上的手卷弄髒。」

  「我們成了當年『最牛釘子戶』」

  劉墉的畫作其實也是其個人的生存記憶,在詩情畫意的細節敘事中打開了他的記憶之門。為了這次的大陸首展,劉墉專門創作了新作《童年暮靄》,將自己童年生活全部畫進了畫中。劉墉小時候住在臺北雲和街,他用畫筆畫了一棟棟漂亮的房子,其間點綴著的場景則是孩童喜聞樂見的玩樂,玩彈弓、打水漂、放風箏……甚至連劉墉就讀的小學也出現在畫中。

  「劉爺爺,您的家在哪?」突然有小朋友發問。劉墉指著畫作中的一間草房回憶起童年往事。原來劉墉13歲時,一場大火將劉家燒成了平地,公家以劉墉父親已逝,不為其重建,「我媽媽只好在廢墟上蓋了間草房,畫中正在燒飯呢,」劉墉笑言他們成了當年「最牛釘子戶」。

  ■ 問答劉墉

  導覽之外,首次來京辦畫展的劉墉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通過這個個展,劉墉希望曾經被遮蔽的畫家身份能被更多的人知道,畢竟集畫家、作家、詩人、話劇演員、新聞記者、演說家、慈善家為一體的他才是真實的劉墉,「我一直是那個畫畫的劉墉,不是只寫暢銷書的劉墉。」

  畫家身份被遮蔽?

  「辦畫展就像結婚似的,太可怕了」

  劉墉從幼稚園開始便喜歡畫畫和寫文章,包括花鳥,也有老房子,「寫作方面,以前參加比賽都得不了獎,但現在竟然成了作家。畫畫呢,高中以前參加比賽也都得不了獎,結果一上高中就得了全臺灣國畫第一名。」

  事實上在五歲的時候,劉墉認為天下就只有三大畫家,第一名是《兒童樂園》雜誌裡畫大白鵝的那個人,第二個是會用幾個數字「3」組合出小白兔的爸爸,第三名則是愛畫花草和小房子的自己。而畫畫也一直成為劉墉的專業。1972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後,劉墉還回母校成功高中教了一年美術課。

  不過直到今天,大家最為熟悉的是他風靡一時的各類文學著作。至於其中的原因,劉墉告訴新京報記者,「因為文學作品寫好後一寄,你交給出版社就好了,刊登後大家就看到了。但辦畫展就像結婚似的,太可怕了。所以我說我今天(註:舉行畫展開幕式)是新郎新娘一人兼做,而北京畫院就是我的家長。」

  通過這場「婚禮」,劉墉讓外界感受到他作為一位專業畫家的身份和藝術造詣,近60幅畫作囊括了人物、山水、花鳥。該展策展人賈方舟便指出,在繪畫領域中,劉墉也體現出一種「多重身份」,不僅畫人物、畫山水,畫風景、畫風情,還畫花鳥。而其畫作的最大特點是展現的場面及視覺的包容量很大,是一種文學性的敘事方式,不僅展現了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也是作為一個人的生存記憶。

  寫作勤,畫畫慢?

  作家對讀者有責任,畫畫要有感覺

  左手寫作,右手畫畫。對於文學和繪畫,劉墉稱自己是「瘋魔」狀態。劉墉太太畢薇薇告訴記者,劉墉每天都會回到家裡抱怨今天只寫作沒有畫畫,或者今天只畫畫沒有寫作。這時畢薇薇便會糾正他:「怎麼不說今天不是寫了文章就是畫了畫呢?」

  但儘管每天都會糾結於繪畫與寫作時間的分配,要預訂劉墉一幅畫作卻要等很久。畢薇薇曾對前來求畫的友人笑言:「買劉墉的花鳥畫,恐怕要等20年。」

  太太的說法在劉墉看來是有點誇張,「不過她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我必須要有感覺才會畫。類似我站在櫻花樹下,要有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那種感覺,才會畫那櫻花。」

  慢工出細活的畫家劉墉與多產的作家劉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此,劉墉向記者指出,「我的文章那麼多是因為背後有出版社,當然最重要的是有讀者,他們會問:為什麼你這麼久不寫。對於讀者一個作家是有責任的。」儘管寫作勤、畫畫慢,劉墉畫畫時還是更快樂些,甚至治癒了他的憂鬱症,「他畫畫時全神貫注地在自己的世界中,像修煉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很快樂的,」畢薇薇透露說。

    觀展心得

  我媽媽是劉墉的資深書迷,家裡的書架上幾乎收藏了劉墉所有的書。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我從很小的時候讀他的《螢窗小語》系列開始,就這樣遺傳了媽媽的喜好。這位掌心有著星星紋的溫暖作家筆下的勵志小品和家庭瑣事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過熟悉,喜歡他表達自我的方式,也很喜歡他的生活態度,也因此,當如今已21歲的我看到他本人時,竟覺得就像是邂逅一位相識許久的老朋友。

  劉墉老師一貫在作品中用這樣的臺詞介紹自己: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他的畫和他的文字很像,深深地浸透著對生活、對家庭、對情感的感悟。他能從任何一件事情得到感悟甚至是觸動,沒有浮誇奢華的裝飾,有的僅僅是樸實、細緻的韻律。讀他的畫,就像在讀他的故事,和他一起,帶著快樂童真的眼光,感悟人生。 口述:讀者呂昕彤

  本版採寫 新京報記者 李健亞

相關焦點

  • 劉墉上海辦畫展,自稱「老頑童」,想在畫裡表現「趣」
    繼去年和前年在遼寧博物館和浙江美術館舉辦畫展之後,知名作家劉墉攜其繪畫作品來到上海,這是他首次在上海舉辦畫展。4月23日,「花月春風·劉墉作品展」在上海中心大廈37樓的寶庫藝術中心開幕,展出劉墉歷年創作的花鳥畫作48幅。
  • 臺灣作家劉墉做客陸媒 講述人生感悟(圖)
    著名作家、畫家劉墉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你好臺灣網 張騰陽 攝)妙語連珠講述人生感悟(你好臺灣網 張騰陽 攝)    12月1日下午,臺灣著名作家、畫家劉墉攜妻子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與主持人暢談寫作、繪畫與生活
  • 臺灣作家劉墉畫作首次亮相北京
    人民網臺北電(記者任成琦、吳亞明)「水雲氤夢·劉墉藝術展」將於5月14日至5月26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共展出原臺灣作家劉墉山水花鳥寫生繪畫作品近60件(幅)及歷年出版的中英文著作數十種。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紅袍系列《劉墉畫集》,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劉墉圖文集《不瘋魔,不成活》也將在14日下午四點的開幕式中推出,後者的版稅將悉數捐給公益團體。 據主辦方介紹儘管,此次展覽是劉墉第一次在大陸辦展,但劉墉的大名早就飛進大陸的千家萬戶。他已無數次到大陸各地講學、寫生、籤售他出版的多種著作,用他所得的稿費先後援建了40座希望小學。
  • 作家劉墉來杭州辦畫展原來畫畫才是他的專業
    劉墉的讀者遍布海外內,對其繪畫藝術生涯卻知曉不多,而此次作品展將全面展示劉墉作為專業畫家的造詣,實屬難得。劉墉曾榮膺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成就橫跨繪畫、教育、演說、演藝等多個領域,還在大陸低調援建了40所希望小學。劉墉的繪畫也呈現出多元面貌,精於山水、花鳥、風俗人物和現代水墨,由古詩詞生發畫面,寄託歷史懷想和生存記憶。
  • 臺灣作家劉墉做客陸媒 講述人生感悟
    著名作家、畫家劉墉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你好臺灣網 張騰陽 攝)  12月1日下午,臺灣著名作家、畫家劉墉攜妻子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  劉墉是大陸眾所周知的「勵志書作家」,曾是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他也經常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個人畫展。對於青年學生而言,能夠有機會聽到劉墉的演講更被認為是學生時代的「必修課」。除了作家和畫家的身份,劉墉也一直熱心投入公益活動,通過義賣有聲書,為慈善團體籌得善款,同時在大陸捐建多所希望小學。
  • 劉墉:為別人寫書,為自己畫畫
    (《環球人物》記者 侯欣穎 攝) 人物簡介:劉墉,畫家、作家。籍貫北京,1949年生於臺北,現居美國。曾在世界各地舉辦畫展數十次。1993年開始在大陸出版散文作品,總發行量已突破5000萬冊。 採訪前,對攝影記者說要去劉墉的個人畫展,「85後」小攝影很驚異:「他還會畫畫?!」別說大陸的年輕人,即便是在臺灣,很多人都忘記了,暢銷書作家劉墉實際上是美術專業出身。大學畢業後,他曾當過一段時間的高中美術教師,26歲辦了人生第一個畫展,30歲赴美,在大洋彼岸的高校裡教國畫。
  • 華裔作家劉墉與臨安有啥關係?他來臨安省親了
    這些場景,一一被劉墉收入畫筆之下。一旁站著的夫人畢薇薇,忙前忙後,遞筆,扶紙,甚至和大家一樣拿起手機給劉墉拍照。劉墉是畫家出身,早年畢業於臺師大美術系,後去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但他為華人世界熟知卻是廣受讚譽的文章。僅從外貌判斷,完全看不出劉墉其實是一個1949年生、年近古稀的老人。
  • 「花月春風」劉墉作品展於寶庫藝術中心開幕
    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評論劉墉時稱,「他能創作出眾多不同題材、不同樣式且有很高藝術質量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面前我是要同時豎起兩個大拇指的」。但對於劉墉自己來講,卻從未存在過身份上的轉變。因為,「我一直都是那個畫畫的劉墉」。
  • 臺灣作家劉墉要來杭州:我的演講像糖果,好看好吃還有維他命
    隨後,4月18到5月28日,「書卷江山——劉墉作品展」將在浙江美術館開幕,這將是劉墉在大陸舉辦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藝術大展,你將看到劉墉作為畫家的另一面。  這次講座由浙江美術館和錢江晚報共同主辦,共2000個席位,而劉墉此前辦過的四五千人的大型演講總是場場爆滿。或許你還不知道,劉墉祖籍浙江臨安,回家鄉演講,他堅持全公益,門票全部免費。
  • 作家劉墉辦畫展 稱新作中藏進三隻維尼熊
    本報記者 陳濤  正裝襯衫、吊帶西褲,外加一副近乎圓形的眼鏡,66歲的臺灣作家劉墉還是那身人們熟悉的裝扮。只不過,昨天出現在北京畫院的他換了一重身份,「我想告訴大家,我一直是個畫畫的劉墉,不只是寫東西的劉墉。經過這次畫展後,我的全貌可能會稍稍出來一些。」這一次,他攜「水雲氤夢·劉墉藝術展」,於昨天至26日,首次集中向大陸朋友呈現其繪畫作品。
  • 市文化館首次為公益班老師辦書畫展
    這也是市文化館首次為公益培訓班老師辦書畫展。  潘聯明7歲便開始習書法、畫國畫。書法上,主攻二王及米芾諸家,善行草,作品多次在全國大賽中展出獲金獎,曾入選《中國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選萃》,被授予2007年中國百傑著名書法家。繪畫上,他是梅、蘭、竹、菊的守望者,尤其擅長畫竹,他畫的竹,筆墨蒼秀,淋漓雄厚,被人稱為「江南一竹」。  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市文化館公益培訓班老師。
  • 潘明、賈鵬中國畫展「何限春遊」在京舉行
    原標題:潘明、賈鵬中國畫展「何限春遊」在京舉行 、賈鵬中國畫展在北京舉行。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兩位青年畫家近年來創作的精品力作60餘件。題材涉及山水、花鳥、人物。畫法上,工筆、寫意,設色、水墨,精彩紛呈。潘明的寫生工筆作品《竹禽圖》古意盎然,深得宋人筆意;寫意《百花圖卷》,純以水墨為之,用筆酣暢,水墨淋漓。賈鵬的《擬王希孟千裡江山圖》,使用天然礦物顏料,歷經多次嘗試,力求展現千裡江山圖的原貌。 本次展覽8月5日開幕,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和各界群眾前來參觀交流。
  • 劉墉 - 劉墉_衛視_鳳凰網
    、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聖文森學院副教授,現任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及專業作家、畫家。據臺灣最大連鎖書店"金石堂"統計,劉墉為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2003年仍居臺灣暢銷書之首。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中國大陸銷售超過千萬冊。在繪畫方面,劉墉曾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個展近三十次,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有臺灣歷史博物館、美國諾克斯維爾市政府、德國亞東博物館、美國加州工藝博物館等地收藏。
  • 從暢銷作家到畫家劉墉:內心裡有一種衝動不得不寫,不得不畫
    提起劉墉,很多人對他印象還停留在他的「暢銷作家」身份和那本暢銷書《我不是教你詐》。4月18日起在浙江美術館舉行的「書卷江山——劉墉作品展」展示了劉墉的畫家修養和遊子鄉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日前就此與劉墉進行了對話,面對湖光山色,劉墉說起了他所描繪的光、所體悟的張岱、所理解的郭熙。
  • 劉墉簡介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劉墉,號夢然,1949年生於臺北,畫家,作家。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生、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聖文森學院副教授,現任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及專業作家、畫家。劉墉給自己的評價是: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
  • 作家劉墉這一次用畫講故事
    劉墉在給參觀者講解畫作《龍山寺慶元宵》。   本報記者 陳濤   正裝襯衫、吊帶西褲,外加一副近乎圓形的眼鏡,66歲的臺灣作家劉墉還是那身人們熟悉的裝扮。只不過,昨天出現在北京畫院的他換了一重身份,「我想告訴大家,我一直是個畫畫的劉墉,不只是寫東西的劉墉。經過這次畫展後,我的全貌可能會稍稍出來一些。」這一次,他攜「水雲氤夢·劉墉藝術展」,於昨天至26日,首次集中向大陸朋友呈現其繪畫作品。
  • 劉墉:當一個勵志作家有多難
    事業上,劉墉則玩盡了72般變化,除了大家熟知的畫家、作家、演說家、慈善家等身份以外,他曾經還是詩人、話劇演員、新聞記者,這些都並非淺嘗輒止的泛泛興趣,1971劉墉曾獲中國新詩學會頒「優秀青年詩人獎」;同年主演「紅鼻子」舞臺劇獲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頒
  • 劉益謙首次策展,葉茂中畫家身份這事「地球人都知道」了
    「葉茂中畫展」開幕式上,從左至右依次為鋼琴家孔祥東,龍美術館創始人、本次展覽策展人劉益謙,著名篆刻家、書法家童衍方,龍美術館館長王薇。攝影:洪曉樂劉益謙知道葉茂中的「畫家」身份,是2014年之後。葉茂中因妻子離世,這一年對他來說是灰暗的,不願意見任何人,唯一還能與劉益謙說上幾句話。
  • 劉墉做客《藝術人生》 妙語點撥人生哲思
    8月12日晚20:35央視品牌欄目《藝術人生》將重磅推出中國臺灣著名作家劉墉的精彩訪談。  對於很多讀者而言,劉墉這個名字早已被打上了「勵志書作家」的烙印。據臺灣最大連鎖書店「金石堂」的統計,劉墉曾是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
  • 江西畫家範如之珠海畫展受歡迎 曾被譽「江南牛王」 (圖)
    人民網南昌10月4日電 (記者 秦海峰)為期20天的「大道自然--範如之書畫展」在珠海閉幕。 範如之是江西籍畫家,擅畫潑墨人物、山水、花卉等,其筆下群牛尤其得到觀眾喜愛,有「江南牛王」之譽。範如之先後在中國美術館、江蘇美術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等舉辦過個人畫展,珠海畫展是其從藝生涯七十載的第九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