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充滿陽光,也會有挫折和陰暗;我們也並不總是充滿力量,開心快樂,也會有孤獨茫然、憋屈鬱悶的時候。那麼,當我們感到鬱悶時,該怎麼辦呢?我想從三方面與各位分享我的看法。
一、鬱悶是人們不願意面對現實的一種心理反應,它呈現出不快樂、愁眉不展的茫然狀態,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消極情緒。
小時候,在漫長的暑假,當一個人在家沒有夥伴玩時,我們可能會感到鬱悶;讀大學時,當看到暗戀的男生和別的女生走在一起時,我們可能會感到鬱悶;工作後,當自己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別人拈輕怕重、油腔滑舌卻升職加薪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鬱悶;為人父母后,當面對嗷嗷待哺的小孩和忙不完的家務時,我們可能會感到鬱悶。諸如此類,我們每個人在面對生活的乏味、工作的艱辛和家庭的瑣事時,多數人都會產生過鬱悶的情緒,但經過自我調節,消極的情緒會慢慢分解消化,促使我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二、鬱悶來源於自我的情緒控制,對自身的認識出現了偏差。
記得當年剛參加工作不久,領導布置我寫個業務分析報告,由於對業務還不是很熟悉,報告修改了幾次都不通過,被脾氣暴躁的領導罵了一頓。當時,我不知如何是好,既懷疑自己的能力,又怕同事笑話,甚至認為領導故意針對我,內心一片茫然,十分鬱悶。而同樣被領導臭罵一頓的同事張姐卻笑著說:「沒關係,罵就罵吧,他有他的臭脾氣,我有我的好心情,就按照他說的做吧,讓我們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提自己的能力,寫出令他信服的報告吧。」同樣的情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完全是自我的心理反應。
三、幾個方法幫你走出鬱悶,擁有快樂心情
1、去看場搞笑的電影或者綜藝節目。當你沉浸在快樂的故事情節,或者在綜藝節目裡看到明星各種囧態百出的搞笑場面時,你會忍俊不禁地大笑起來,心情自然就變得快樂,鬱悶也隨之得到釋放。社會心理學卡羅爾·塔韋斯說:「每當我心情糟糕時,母親就帶我去看查理·卓別林的電影,我們開懷大笑,憂悶的心情就煙消雲散了。
2、去公園跑跑步,或者到運動場裡打幾場球。當你盡力向前奔跑的時候,風從耳邊掠過,汗水從身上滴下,你會感到全身酣暢,充滿活力;當你在球場拼搶時,你將不再專注於自身的不良情緒,鬱悶的感覺隨之減輕,重新恢復對生活的控制能力。據研究報導,運動有利於釋放「讓人感覺良好的大腦化學物質」,使人感覺喜樂、心情放鬆和愛的幸福,從而擺脫憂慮、鬱悶的情緒。
3、坐下來寫寫日記 。記得我剛結婚的時候,因為一些小事和老公鬧情緒,心想:我為什麼會和這樣的人結婚?如何生活下去?我要離婚!但又不方便跟別人說,和老公吵的話又怕鄰居聽到,心裡非常鬱悶。於是,我就把憋屈在心裡的話全寫出來。當我把所有情緒和事情經過寫完後,感覺心情好受多了。因為當你沒有任何束縛地回憶事情的原委,一邊理解自己的感受時,也會在書寫中逐漸放下情緒,明白很多細節,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值得反思及調整的東西,從而擺脫消極有了新的生活。
4、抽出時間來場旅行。馬克·吐溫說:旅行是消除無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當你去到陌生的城市接觸更多的人,當你回到自然的懷抱,置身於青山綠水中,當你領略到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嘗試到各地的美食,你會發現世界比想像中寬闊,個人比想像中渺小。我們的視野會更大,也會被世界上其他生活態度所感化,重新審視自己,從而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有所改變。
5,聽聽音樂,唱唱歌,甚至大哭一場。音樂是最能撫慰心靈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都可以在音樂得到共鳴。當你感到鬱悶的時候,就聽聽平時喜歡的音樂,或者到KTV放聲高歌,甚至大哭一場,讓壓抑憋屈的情緒釋放出來。許多研究顯示,音樂可以減輕人的壓力和焦慮,使人的心情感到舒緩和放鬆,從而使人走出消極的情緒困擾 起到鎮靜和舒緩的效果。
6,向父母或好友訴說。與人會面,適度的訴說對轉換情緒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找對人是關鍵。建議慎重挑選好友作為傾訴對象,否則,她不但不疏導你,還給你煽風點火或將你的秘密向全世界通報,你會更鬱悶更抓狂。如果平時和父母溝通比較好的話,建議還是和父母訴說。因為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你的人,他們有比較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教訓,通過交流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並去解決,不但鬱悶得到紓解,也會提高你今後處理問題的能力。
小結:
我們身處高速發展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生存帶來的壓力也不斷加大,有時會感到困惑、迷茫和疲憊,出現一些鬱悶的消極情緒,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要學會做好情緒的調控,不能一直將消極的不良情緒悶在心裡,必須及時找到出口發洩。既不能任它淤塞而使自己崩潰,也不能任它泛濫而淹沒了別人。讓我們在每一次的情緒調控和化解中,認清和接納自己,理解和包容別人,強大自己的內心,擁有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