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拍照,最喜歡擺的姿勢就是比剪刀手了,因為剪刀手雖然單一,但是也是萬能的擺拍姿勢,不過在一些國家在不能胡亂比的,不然的話到時候被打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剪刀手一開始都用作表示「2」的意思,後來慢慢的有了「勝利和成功」的意義。剪刀手「勝利」的文化起源於一位奧地利猶太人,伯恩.維克特家族,這個家族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知名的藥師。在一次研發成功的時候,為了不打破因為太激動而不知道說什麼的靜謐氣氛,大家就用剪刀手來表示「Victory」。從此這個手勢伴隨著維特家族的每一次成功。
這個手勢不僅在奧地利傳遍,維特一個好朋友叫維克多.德拉維利,是個比利時人,因為德國的入侵,他逃亡到英國,並不斷傳播「V」字來鼓勵比利時人民的鬥志。
不過真正把剪刀手「發揚光大」的人是二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他非常喜歡這個手勢,甚至成為他的招牌動作。於是剪刀手廣為流傳,朋友見面用剪刀手打招呼也成為一種時尚。
不過雖然邱吉爾捧紅了剪刀手,但是剪刀手並不能隨便的比劃,因為在英國你要主要剪刀手的正反面。手心向外的剪刀手是表示「勝利」,而手背向外則表示侮辱、蔑視。除了英國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是不能隨便比剪刀手的,一定要注意正反手,不然的話容易引發誤會。
比如,1971年的賽馬選手Harvey Smith,他只想用剪刀手表示勝利,結果因為是反手比手勢,被判定為侮辱裁判而取消成績;還有2010年的球員Steven Gerrard也因為慶祝勝利反手比剪刀手,引起了巨大的輿論聲,不過他並沒有受到懲罰。
小編表示Harvey Smith真的是很衰了,不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意義呢?據說是因為一個英國俘虜。在於十四至十五世紀的百年戰爭,如果英國的長弓手被俘虜,那麼他的手指就會被砍掉,就是因為長弓手挑釁敵人,比剪刀手仿佛在講「看,我的手指還在哦」,雖然這種說法並沒有證實,但是如果是真的話,小編覺得不作死真的不會死。如果不能比剪刀手的話,你們還會怎麼拍照?反正小編覺得剪刀手才是無敵的,不能沒有,拒絕反駁,你們覺得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
【本文由行跡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