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你可能聽過,但沒感受過。它讓人痛不欲生,但又常被誤診。產生的後遺症也讓人不爽,有多難受,請往下面看。
腿疼三天徹夜難眠
誤以為坐骨神經痛
這兩天,邗江區53歲的王女士「痛不欲生」,周二早上起床後,她發現腰疼、腿疼。「感覺有一根神經從腰連著右腿,麻麻的,很疼。」她推測,可能這兩天家務活做多了,勞累了。可是夜裡,王女士疼得睡不著,感覺整個右腿神經痛得很難受。第二天下午,王女士越發感覺疼痛難忍。想到自己以前腰也不好,她便以為又發了坐骨神經痛。於是,王女士找到熟悉的中醫門診,找醫生針灸推拿。可是中醫治療並沒有緩解疼痛,恰逢女兒回家探望,她便告訴了女兒腿疼的事。正好發現右邊大腿開始長出紅疹她想讓女兒買點藥膏回來。誰知女兒看到紅疹,讓她趕緊到醫院就診。拗不過女兒,王女士只好答應去看病。
蘇北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朱曉芳:「王女士得的哪是坐骨神經痛啊,這是患了帶狀皰疹。由於早期王女士並沒有出現皰疹,所以誤以為是腰椎類疾病。而帶狀皰疹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神經痛。該病發病部位各有不同,有人長在脖子上,有人長在腿上,加之劇烈的疼痛,有患者經常誤認為其他疾病,耽誤治療,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
秋季多發
帶狀皰疹常被誤診
「秋季正是帶狀皰疹的高發期,最近門診接診了不少帶狀皰疹的患者。」朱曉芳告訴記者,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這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多見於成人。
帶狀皰疹在臨床上以節段性的神經炎和皮膚炎為主要表現。神經炎所致的疼痛為陣發性閃電般的抽痛,有時劇烈的疼痛難以忍受。皮膚炎的表現並不僅限於皰疹,而是多形態的表現,包括紅斑、紅疹、丘皰疹等。
患者發病前體內就有該病毒潛伏。特別是最近,天氣無常,冷熱難料,機體抵抗力下降,病毒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發病。朱主任介紹,帶狀皰疹以中老年患者居多,40歲以上者幾乎佔了3/4。
「這種病毒平時不發病,但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或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醫生提醒,門診曾遇見眼部長帶狀皰疹的患者,如果拖延不治,容易導致失明。
「帶狀皰疹的治療特別強調一個『早』字,最佳的治療時間為發病的3天之內,但許多患者並沒有得到及早治療。」朱曉芳表示,在帶狀皰疹早期,部分患者的皮膚上並沒有任何異常,沒有丘疹、水皰,而只有疼痛,因此極易誤診。比如,帶狀皰疹侵犯面部,出現疼痛,患者誤以為是牙痛而跑去口腔科;帶狀皰疹侵犯腰部,患者又以為是腰痛而跑去骨科或康復科。即便皮膚上出現了皰疹,有的患者又以為是溼疹或皮膚過敏而自行塗抹藥膏了事。
醫生提醒
皰疹愈後當心遺留神經痛
「帶狀皰疹愈後也要警惕遺留神經痛。」蘇北醫院疼痛科醫生劉昕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一80歲的老太脖子附近長出帶狀皰疹,治療之後皰疹消失,可她脖子火燒似的一直疼,吃藥半個多月也沒效果,備受折磨。「檢查後,我們告訴老太,她這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劉昕解釋,帶狀皰疹病毒損壞了神經,導致患者一直疼痛。隨後經過疼痛科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太出院時,疼痛僅剩下一成,在可以忍受範圍。
劉昕表示,如果帶狀皰疹臨床治癒後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的,就要警惕是否發生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有的患者疼痛一直無法緩解,甚至長達數十年。
延伸閱讀
預防關鍵是增強抵抗力
醫生提醒,感冒發燒時人體抵抗力較低,易誘髮帶狀皰疹的病毒。所以,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換季時要注意不要著涼。尤其在秋季,要注意補充水分,可適量服用一些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B和維生素E,並加強日常身體鍛鍊,以增強抵抗力。
帶狀皰疹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醫生提醒市民要注意預防感染的發生。老年患者應預防各種疾病的幹擾,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冷暖交替,要適時增衣,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應積極給予治療。
工作學習緊張勞累、身心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鍛鍊少、身體長時間處於亞健康狀態、免疫力下降,可增加帶狀皰疹的發病機會。因此,防病應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