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縣舉行殘疾人文化季特教師生走進博物館活動

2020-09-11 靖遠發布

靖遠縣舉行殘疾人文化季特教師生走進博物館活動


9月9日,靖遠縣殘疾人聯合會與靖遠縣博物館聯合組織靖遠縣特殊教育學校40餘名師生及家長,開展殘疾人文化季特教學校師生走進博物館活動。活動中,縣博物館講解員及志願者帶領師生家長們參觀了靖遠縣歷史文物展和山野密語祁連山巖畫拓片藝術展,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讓大家目不暇接,家長和老師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在了解了祁連山巖畫藝術後,殘疾人小朋友在老師的協助下,也用畫筆描繪了自己對巖畫的獨特理解。



靖遠縣博物館為本次活動準備了筆記本、古畫拼圖等精美的文創禮品,並在活動結束後贈送給所有參與本次活動的殘疾人小朋友及老師、家長們,希望他們通過本次活動專業詳細的講解,在了解家鄉文化魅力的過程中,拓展知識與眼界,也感受到全社會對特殊群體的這份愛的鼓勵與支持。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雒小偉

相關焦點

  • 「立秋」靖遠縣博物館「樂知課堂」2019年特輯
    靖遠縣博物館「樂知課堂」2019年特輯炎炎暑退,秋風習習。「立秋」之際,靖遠縣東街壹樂園兒童服務站21名小朋友齊聚博物館序廳,品味降暑套餐「第三餐」——樂知話節令【立秋】社教活動。孩子們在20名博物館志願者的愛心陪伴下,一起知立秋,話立秋。活動在孩子們個個好學又期待的眼神中開始啦!在序廳3D弧幕影院觀看「立秋」節令短片,在短片中了解了不同地區不同的立秋習俗,貼秋膘、啃西瓜、吃苞米......立秋即至,雖說天氣依舊悶熱,可按照時令來說,涼爽金秋已經到來。
  • 靖遠縣第五中學舉行英語教學研討交流活動
    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傳、幫、帶作用,強化教學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全體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積極推進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為了讓學生真正零距離的接觸純正的英語,給學生搭建開口說英語的平臺,提升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靖遠五中2019年12月5-6日邀請了西北師大附中美籍外教Neil 老師、英語教師胡亞玲到我校舉行英語教學研討活動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主題活動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主題活動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主題活動」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大家向臥碑敬獻花束。本版圖片均由遼瀋晚報首席記者查金輝攝遼瀋晚報記者朱柏玲報導 9月3日,「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眾館聯動守望和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主題活動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
  • 靖遠縣第三幼兒園舉行「六一」兒童節表彰活動
    表彰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份激勵,為進一步促進幼兒主動、健康、全面的發展,六一兒童節當天,靖遠縣第三幼兒園開展了好兒童和優秀教師表彰活動。此次活動共表彰了48名一學年以來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小朋友和8名在幼兒教育事業中表現突出教師,縣教育局有關同志和校董事會委員為他們頒發了「好兒童」「優秀教師」獎狀和獎品,鼓勵小朋友們繼續努力,爭取做一個更加優秀、全面發展的好兒童。
  • 市博物館開展「走進博物館,了解亳文化」系列社教活動
    為了讓青少年兒童更加了解亳州的歷史文化,領略豐厚的博文化底蘊,激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亳州市博物館於12月12日-13日組織開展「走進博物館,了解亳文化」亳州晚報小記者專場系列社教活動,並將於每周六、周日持續開展至2021年1月10日。
  • 張家川縣博物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之走進希望...
    在2019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張家川縣博物館利用希望幼兒園舉行「環境保護總動員,歡樂六一大聯歡」活動,在5月31日,博物館工作人員一行赴幼兒園舉辦了流動博物館進學校、「綠色微力量,環保我先行」為主題的紙漿畫製作社教活動和「館校共建」授牌。
  • 晉城:走進博物館漸成日常 感受歷史與文化魅力
    兩年多來,博物館先後與山西博物院、紹興博物館、江門博物館、青島博物館、南越王宮博物館、安慶博物館等15家博物館合作,舉行了清代晉籍名家繪畫展、蘭亭的故事書畫展、近代江門五邑僑匯展、黃梅戲發展歷程展等展覽,讓人大開眼界。
  • 鄭州多家博物館、紀念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周末一起走進博物館,來領略中原厚重的文化吧!鄭州二七紀念館1.《百年鄭州》網絡展覽鄭州二七紀念館在官方網站首頁,以VR形式,全景展示「百年鄭州」展覽,使廣大觀眾可以在網上全景參觀「百年鄭州」的歷史。2.
  • 盲人走進博物館
    昨天,在上海博物館的「浮槎於海: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藏太平洋藝術珍品展」上,盲人觀眾用手觸摸特製的複製品,感知藝術品的材料、質地和形狀。本周是上海助殘周,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5月19日又是全國助殘日,這些特殊觀眾生平第一次走進上博,用「摸」代替「看」,收穫特殊的助殘禮物。  這次博物館課程由上海博物館與黃浦區殘聯合作舉辦,共有40名殘疾人參與。
  • 靖遠縣第四幼兒園開展「端午節」系列文化活動—「粽」情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節,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增強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縣第四幼兒園開展「端午節」系列文化傳承活動,旨在讓孩子們感受這個中國特有的節日氣氛,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
  • 我市舉行系列文化活動紀念國際博物館日
    本報訊(記者雲亦云)昨日是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上午,國際博物館日南寧主會場啟動儀式在南寧孔廟博物館舉行。我市文博系統以此為契機,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 上百殘疾人暢遊博物館,成都20多輛計程車免費接送
    原來,為了迎接助殘日的到來,成都20餘輛計程車自願報名,免費護送上百位殘疾人外出遊玩。↑計程車司機幫助殘障人士下車5月17日是第30個全國助殘日。為了豐富殘疾人文化生活,5月16日,成都暖心助殘公益服務中心攜手暖心愛同行車隊及愛心志願者共同開展「攜手同行,溫暖你我」安仁鎮一日遊主題性公益活動。
  • 中國水利博物館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保護水文化遺產、傳承水文化精髓——中國水利博物館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本站訊 6月8日是我國第14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加強公眾對我國水文化遺產的認知、重視和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水文化,中國水利博物館面向公眾開設了「博物館尋寶打卡」、「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走進民航博物館——別具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暨開學典禮!
    為豐富第五期集訓老生的學習,更好地開啟第六期新生的飛天航程,北京總部全體師生走進中國民航博物館,舉行「愛祖國,愛民航」社會實踐活動暨第六期集訓開學典禮。中國民航博物館是中國民用航空局主辦的民用航空專題博物館。博物館位於北京首都機場輔路民航200號地區,總佔地面積1896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1980平方米。
  • 殘疾人勵志影片《歸雁》觀影活動在京舉行
    6月29日上午,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辦的殘疾人勵志電影《歸雁》觀影活動,在北京中國盲文圖書館口述影像館舉行。中國殘聯宣文部、安徽省殘聯、中國視障文化資訊服務中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有關負責人,首都部分媒體和盲人觀眾代表參加了觀影交流活動。
  •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物館與考古學專業師生到天水市博物館學習...
    7月15日上午,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物館與考古學專業師生一行30餘人在天水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先後參觀了金屬文物修復室,陶、玉石類文物修復室,紙質文物修復室,X射線數字成像檢測室,儀器分析實驗室。
  • 吉林省殘聯開展「陪伴殘疾人走進春天」主題活動
    5月9日,在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吉林省殘聯組織開展「」陪伴殘疾人走進春天」主題活動。省級五個殘疾人專門協會負責人和殘疾人代表在省殘聯志願者陪伴下參加活動。活動中,黨員志願者與各專門協會負責人、代表結對,前往蓮花山百年梨園觀賞、拍攝梨花盛開的美麗自然風光,同時了解疫情帶給殘疾人的不利影響,傾聽他們的訴求,幫助舒緩釋放疫情以來的緊張心情。隨後,全體人員來到關淳一家親酒業公司學習考察。殘疾人女企業家張關淳介紹公司入駐省殘疾人網絡創業就業孵化平臺相關情況。
  • 「親近大自然走進石門關」文化活動在大理舉行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近日,主題為「親近大自然,走進石門關」文化活動在大理蒼山石門關旅遊度假區舉行。一群陝西書畫家在當地進行了文化交流,並與雲南書畫家共同創作「走進石門關翰墨讚美景」的書畫長卷。石門關山水。
  • 昆明晉寧區「流動博物館」走進森林消防大隊和安全管理學校
    博物館解說員講解晉寧歷史。李松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通訊員 李松)為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真正做到「讓博物館走出去,讓文物活起來」,近日,昆明市晉寧博物館走進晉寧區森林消防大隊、晉寧區安全管理學校,開展歷史文化的宣傳教育活動。
  • ...的歷史文化課——「流動博物館」走進森林消防大隊和安全管理學校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真正做到「讓博物館走出去,讓文物活起來」,近日,晉寧博物館走進昆明市晉寧區森林消防大隊、晉寧區安全管理學校,開展歷史文化的宣傳教育活動。此次活動的內容包括流動展板講解、文物(仿製品)的展示及解說、文物法律法規宣傳等多個部分,600餘人參與到活動中來。博物館解說員通過展板解說的方式,為廣大師生和森林消防隊的隊員們講述了晉寧悠久的歷史文化、絢爛的古滇文化和鄭和七下西洋的遠航壯舉。工作人員還發放文物法律法規和博物館的相關宣傳資料,對文物(仿製品)進行了相關介紹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