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殼製造第一股「空殼」疑雲 傑美特多版招股書數據不一 經銷商...

2020-12-20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上市三個多月,號稱「手機殼製造第一股」的傑美特從高位回落至今股價幾近腰斬,如今已逼近發行價,而這與公司最近三年業績的快速增長似乎並不匹配。格隆匯近日所發的《緊抱華為「大腿」的殼廠居然也造假》更指,公司在採購數據、經銷商、供應商等方面存在不少疑點,其部分經銷商和供應商疑似空殼公司。記者12月7日就相關問題採訪公司,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能得到官方的回覆。

5年3版招股書前後數據不一

記者7日就採購數據、經銷商、供應商等相關問題致電公司並發送公司郵箱,但未能得到公司的回覆。7日下午,記者來到傑美特位於龍華區寶能科技園6棟B座19樓的辦公室。公司前臺人員表示,年底相關領導有各種會議,比較忙碌,目前暫時無法接待和回應相關問題。

資料顯示,傑美特成立於2006年5月,從事移動智能終端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手機保護套、平板電腦保護套、移動電源、數據線等。

記者注意到,傑美特上市之路實在坎坷。登陸A股的道路,公司花了5年時間,自2015年首次提交招股書起,在此期間公司已經上交了3個版本的招股書。

公司2015年就曾首次遞交招股書,但因盈利能力驟然下降遭深交所駁回。當年的招股書顯示,2012-2014及2015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7182萬元、6623萬元、5621萬元和-380萬元,毛利率分別為42%、38%、38%和25%,不管是淨利潤還是毛利率均下滑。

2017年12月,傑美特又第二次遞交招股書,因為招股書中2016年的業績突然暴增,招來了質疑。此外,它過度依賴大客戶也被認為存在風險,所以第二次上市計劃沒有成功。

記者注意到,在2015版招股書中,傑美特披露2014年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合計為5986萬元,佔比19.01%,即2014年度營業成本金額為3.15億元。而在2017版招股書中,佔比調整為19.32%,即2014年營業成本僅為3.1億元,前後出現500萬元的差額。

此外,公司2014年採購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塑膠原料金額為1414萬元,而在2017版招股書中披露的金額僅為1267.57萬元,兩者相差上百萬元。

在部分原材料成本中,也出現了前後兩版招股書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如塑膠原料、PU料兩項原材料價格原為22.8元/千克和19.33元/碼,2017版招股書中分別更改為23.48元/千克和23.21元/碼。

值得一提的是,傑美特保薦券商2017年12月從招商證券更換為東興證券,會計師事務所由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為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從目前看,財務數據的變動應該是因為會計師事務所和保薦機構的變動所致。

經銷商、供應商疑似空殼

傑美特對應的客戶為手機廠商,然而公司上市前卻接連踩雷樂視、金立。

招股書顯示,樂視手機曾是傑美特的重要客戶,欠款達176.31萬元,如今曾經的千億明星股——樂視網已經退市。除樂視手機外,傑美特還曾踩雷金立手機。截至去年6月底,傑美特對金立的應收帳款餘額高達842.03萬元。目前兩個客戶一個已退市,一個申請破產重整,公司估計難以回款。

在上述兩個客戶爆雷後,瑞鑫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突然成為了公司的重要客戶:2017年和2018年瑞鑫翔的銷售額分別達到677萬元和956萬元。然而,天眼查顯示,瑞鑫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2月底,註冊資本100萬元,參保人數為0,疑似空殼公司。

對此,傑美特曾通過互動平臺回應稱,瑞鑫翔經營管理團隊在公司成立前已在手機配件行業從事銷售、運營等工作多年,前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客戶渠道。加上其立足於華強北的強大市場環境並專營於批發業務,使其在和公司合作後能快速運用自身的經驗及客戶渠道迅速打開市場。

除了經銷商疑似空殼公司,傑美特還有一家供應商也有類似的情況。招股書顯示,東莞市米灝塑膠原料有限公司為公司第二大供應商,去年採購金額為3342.56萬元。

天眼查顯示,東莞市米灝塑膠原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5日,註冊資本500萬元,參保人數同樣為0。

記者7日致電上述兩家公司,但一直未能聯繫上相關人士。

緊抱華為「大腿」業績大幅波動

記者注意到,傑美特的業績波動相當之大。過去7年,公司的業績猶如過山車。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3年至201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624萬元、5621萬元和2290萬元,分別同比下降3.68%、15.13%、59.27%。直到2016年,公司淨利潤突然同比大增47.12%,達到3369萬元;2017年至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3983萬元、6130萬元和1.31億元,同比增長18.23%、53.9%和113.98%。

傑美特的客戶分布較廣,與華為、vivo等智能終端製造商以及Targus、Pelican等國際知名智能終端配件品牌商建立合作關係。在眾多客戶中,華為是傑美特最大的客戶。

招股書顯示,傑美特客戶相對集中,公司向前5大客戶的銷售額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0.53%、62.88%和71.56%。一旦主要客戶大幅降低對公司產品的採購額或終止與公司的合作,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傑美特對華為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27億元、2.65億元和3.77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3.47%、40.99%和45.47%。

華為手機出貨量由2016年的139.39百萬部,躍升到2019年的240.6百萬部。由此不難看出,最近幾年傑美特的業績大幅回升,很大程度上與華為有關。如今,華為海外手機業務承壓,傑美特的業績恐怕也將受到衝擊。

由於手機殼並沒有明顯的技術壁壘和不可替代性,這就意味著在面對手機生產廠商時,公司的可替代性較強,話語權較弱,未來公司能否還保持高增長,恐怕要打個問號。

審讀:孫世建

相關焦點

  • ...製造第一股「空殼」疑雲|招股書|瑞鑫翔|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傑美特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上市三個多月,號稱「手機殼製造第一股」的傑美特從高位回落至今股價幾近腰斬,如今已逼近發行價,而這與公司最近三年業績的快速增長似乎並不匹配。格隆匯近日所發的《緊抱華為「大腿」的殼廠居然也造假》更指,公司在採購數據、經銷商、供應商等方面存在不少疑點,其部分經銷商和供應商疑似空殼公司。
  • 手機殼製造第一股「空殼」疑雲
    上市三個多月,號稱「手機殼製造第一股」的傑美特從高位回落至今股價幾近腰斬,如今已逼近發行價,而這與公司最近三年業績的快速增長似乎並不匹配。格隆匯近日所發的《緊抱華為「大腿」的殼廠居然也造假》更指,公司在採購數據、經銷商、供應商等方面存在不少疑點,其部分經銷商和供應商疑似空殼公司。記者12月7日就相關問題採訪公司,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能得到官方的回覆。
  • 緊抱華為大腿也不行,「手機殼第一股」股價自高位腰斬,經銷商供應...
    *來源:讀創/深圳商報 *記者:陳燕青 上市三個多月,號稱「手機殼製造第一股」的傑美特從高位回落至今股價幾近腰斬,如今已逼近發行價,而這與公司最近三年業績的快速增長似乎並不匹配。
  • 「手機殼第一股」亮相資本市場,傑美特有望重塑行業認知
    7月31日,深圳市傑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招股公告,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200萬股,募集資金用於移動智能終端配件產能擴充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品牌建設及營銷網絡升級項目。隨著公司各項資料相繼披露,中國手機殼第一股逐漸浮出水面。
  • 手機殼第一股「傑美特」攜「決色」隆重亮相
    (原標題:手機殼第一股「傑美特」攜「決色」隆重亮相) 隨著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發展
  • 手機殼發家的傑美特登陸創業板:背靠華為大客戶,上市首日股價暴漲...
    來源:鈦媒體APP圖片來源@Unsplash背靠華為大客戶,被稱作「中國手機殼第一股」的傑美特昨日登陸A股,成為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後的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傑美特發行價41.26元,發行32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3.2億元。上市首日,傑美特暴漲82.43%,收盤價報75.27元,總市值達到了96.35億元。登陸A股的道路,傑美特花了5年時間,自2015年首次提交招股書起,在此期間公司已經上交了5個版本的招股書。
  • 「手機殼第一股」傑美特推出全新一代防摔技術系列新品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訊 近日,「中國手機殼第一股」傑美特旗下Defense決色品牌,在深圳成功舉辦中國手機殼行業第一場技術發布會——「自由與決色」Multi-ap4.0技術發布會。據悉,決色防摔手機殼Multi-ap4.0全新一代技術將汽車防撞技術原理應用於手機殼設計中。隨著iPhone12以及華為Mate40等新品即將上市,決色也將攜Multi-ap4.0防摔技術迎來系列新品。發布會以摔手機籤到儀式作為開始。
  • 手機殼第一股傑美特首場發布會 決色手機殼全新一代防摔技術亮相
    原標題:手機殼第一股傑美特首場發布會 決色手機殼全新一代防摔技術亮相   手機殼也有技術。
  • 從代工到自主品牌,傑美特何以打造國際一流手機殼品牌?
    在千億級市場中,不少巨頭公司相繼誕生,其中傑美特更是憑藉著買手機殼打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2017年到2019年,傑美特的營收分別為4.10億元、6.46億元、8.29億元,三年累計撈金超18億,堪稱最賺錢的中國手機殼廠商。 自2006年成立以來,傑美特主要為配件廠商或智慧型手機廠商提供ODM/OEM代工服務。
  • 「別看我賣手機殼,卻比羅永浩賺得多」
    不然,這家手機殼廠商又怎能一年賣出幾千億的銷售額,還有望成為手機殼第一股!一年賣出5804萬個手機殼深圳市傑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傑美特)是一家專做電子設備配件類的廠商,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產品的保護類產品以及數據線、電源件等其它配件。
  • 「中國手機殼第一股」傑美特加快...
    8月24日,傑美特(300868)作為創業板首批註冊制企業之一亮相深交所,成為了「中國手機殼第一股」,而關於這家公司背後的故事更加值得探討。資料顯示,傑美特成立於2006年,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公司堅持以ODM/OEM與自有品牌相結合的方式開拓市場,堅持做大ODM/OEM業務、做強自有品牌的思路,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 手機殼大王傑美特,每年銷量超過五千萬個,利潤比手機還高
    這些手機殼都是傑美特的公司生產,現在這家公司接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9年末,想和這個廠商合作,供應商就要有量,還要提前預約,所以,想要做手機殼的抓緊了。 深圳是中國電子產品的集中地,誕生了很多的公司,還有非常多的雜牌機。傑美特就是在深圳誕生,2013年,一個不起眼的傑美特公司成立了,地點就在深圳商業圈內。
  • 傑美特:中國手機殼第一股 將產品做到極致
    戴著「中國手機殼第一股」的光環,傑美特8月24日將登陸A股,成為創業板註冊制的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14年前,面對移動智能終端配件領域巨大而種類繁多的市場,傑美特董事長諶建平發現,實實在在能給用戶解決問題的產品,做好一類就夠了。
  • 去年在全球賣了400萬個手機殼,這家公司宣布回歸中國市場了
    記者|陸柯言近日,具有「中國手機殼第一股」之稱的傑美特旗下Defense決色品牌在深圳發布了Multi-ap4.0防摔技術。傑美特董事長兼Defense決色創始人諶建平認為,手機殼是一個被廣泛使用卻又遭到較深誤解的行業。一直以來,消費者對手機殼的印象多為廉價、技術含量低,而決色有意想打破這種印象。在他看來,防摔是手機殼使用者的一大剛需,也因此將其作為產品差異化的突破口。
  • 傑美特IPO透視:不斷踩雷,數據「水分」到底在哪裡?
    2013年~2015年,公司的扣非後淨利潤曾連續三年下滑,2015年更是暴跌65%;而2016年~2019年,傑美特又出現暴漲,2019年扣非後淨利潤更是增長123%。這種「詭異」的業績走勢背後,傑美特業務卻疑點重重。這些年傍上華為的戰車傑美特獲得了一些增長。但有一說一,手機殼業務重來都不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業務,替代性很強。別人想用你就用你,不想用你就把你踢了,更何況目前華為手機自身承壓。
  • 華為手機殼供應商上市了,賣出全球1/20手機殼,產能陷瓶頸大客戶...
    8月7日,這家從2006年就開始製造手機配件的企業,在經過三次IPO申請後終於如願以償地登陸了深交所。然而,招股書的數據卻證明,已經能夠生產全球5%的手機殼的傑美特,卻依舊是手機巨頭背後的小供應商,難以擺脫對大客戶的依賴。同時,傑美特還面臨著海外品牌代工廠的典型困境——產品質量已比肩海外名牌,自主品牌卻難以打響知名度。
  • 傑美特諶建平:手機殼第一股的品牌創新之路,從製造者視角轉向用戶...
    一個小小的手機殼能有多少創新?獨有的Multi-ap手機殼防摔系統,合金彩殼工藝,注重品牌勢能……這是今年8月剛剛在創業板上市的傑美特做到的,它被稱作「中國手機殼第一股」。過去,傑美特在自有品牌打造上以出海為主,是2019年美國手機殼市場上增長最快的中國品牌。
  • 不起眼的手機殼,年收入6.5億,比賣手機還賺錢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其周邊的衍生品也得以發展起來,比如現在買手機,大家會第一時間給手機貼膜、買手機殼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成就了一批企業和個體戶,其中,傑美特就是比較突出的一家企業。手機殼比手機更好賣傑美特創辦於2006年,是一家移動智能終端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是智慧型手機殼。
  • 最賺錢的中國手機殼巨頭,背靠華為和蘋果,9個月吸金超6億
    在這個千億級的龐大市場中,自然誕生了不少巨頭公司,傑美特就是其中之一。數據顯示,在2017年-2019年,傑美特三年累計營收超18億元,堪稱最賺錢的中國手機殼巨頭。同樣,在2020年的前三季度,傑美特也有不錯的表現。10月29日,傑美特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 中國手機殼第一股品牌決色首登熱搜榜
    (原標題:中國手機殼第一股品牌決色首登熱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