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人與人的交流更多建立在網絡上,網絡婚戀、交友日漸火熱。需要警惕的是,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領域。近期,我市警方接連偵破多起網絡交友詐騙案件,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對此應提高警惕。
案例一:落入「真愛」陷阱小夥被騙7000餘元
8月初的一天,家住細河區的小徐在某直播平臺看到自己非常心儀的女主播「小月」。在她的直播間裡,小徐主動搭訕,沒想到得到了「小月」的回覆,小徐激動不已,趕緊追問怎樣才能加主播微信私聊,「小月」稱只要在直播間內刷一輛跑車(價值32元)就可以加她微信。
小徐很心動,立即刷了一輛跑車,也順利與「小月」加上微信。通過聊天,小徐得知「小月」來自內蒙古,是自己一個人創業做直播,沒有運營公司。兩人聊得很投機,就這樣,小徐與「小月」感情迅速升溫,並確定了網戀關係。
8月6日,也就是兩人確定戀愛關係的第一天,「小月」在微信中告訴小徐,自己的手機壞了,手裡沒錢,並撒嬌求小徐給她買一部手機。小徐覺得作為男朋友,這個時候應該「挺身而出」,於是給「小月」微信轉帳6666元,讓她買手機和衣服。隨後,「小月」又說要坐車從內蒙古來阜新看望小徐,並引誘小徐到直播間送禮物,於是,小徐又在「小月」的直播間刷了價值700多元的禮物。
8月7日,小徐向自己的好朋友小張炫耀,說自己交了主播女友,還給他看了「小月」的照片和視頻。小張一看,立馬認出了「小月」是本地一家傳媒公司的女主播。發現上當受騙的小徐立即來到華東派出所報案。
接到報警後,華東派出所立即指派警力展開偵查。通過被害人提供的線索,民警對一家傳媒公司進行前期摸排,一個架構清晰、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詐騙犯罪團夥逐步浮出水面。根據掌握的情況,民警了解到這家傳媒公司共有11名工作人員,除老闆和主管外,有4名男性運營人員和4名女主播。該公司負責運營的工作人員會特別關注來直播間聊天、刷禮物的男性粉絲,然後與他們溝通、交流並吸引他們刷禮物,誘導他們加「女主播」微信,而真正操作微信並與粉絲們談情說愛的都是男性運營人員。在微信聊天中,他們會迅速與這些粉絲髮展為男女朋友關係,再以戀愛、結婚等為藉口,取得受害人信任,進而騙他們充錢打賞。騙取的錢財,公司會按比例提成給主播和運營人員。
掌握了充足證據後,華東派出所立即組織民警連夜實施抓捕。8月7日晚11時許,民警將涉嫌構成犯罪的5名主要成員抓獲。經審訊,5名犯罪嫌疑人對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通過民警工作,犯罪嫌疑人將騙取的7000多元錢返還給小徐。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細河公安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辦案民警表示,此種詐騙類型被騙者男性居多,不法分子在網絡上以美女照片、視頻互動進行誘惑,在之後的聊天中會表現得溫柔軟弱,不停地以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為藉口向對方索要錢財,騙取一定數額後就會失聯。
警方提醒,網絡交友中,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易洩露自己的個人隱私,不要輕信他人,不要在其中投入過多感情。在涉及資金錢財等方面問題時,要多留一個心眼,不盲目匯款轉帳。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報案,並提供相關證據(轉帳、紅包、聊天記錄等),以便警方及時偵查。
案例二:輕信「能人」投資理財女子被騙7萬元
7月16日,新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接到受害人小於報案,稱自己在網上被騙7萬元。但是,當民警問到小於是如何被騙的,她卻遮遮掩掩不肯明說,這可愁壞了民警。儘管報案人不想說案件的具體情況,可是由於此案涉案金額較大,刑偵大隊還是立即成立了工作小組進行偵查。經過偵查員的耐心開導,小於終於吐露實情。
原來,前不久,小於通過交友軟體結識了一名男子,倆人相談甚歡,這名男子自稱能夠查找某投資網站漏洞時間,在漏洞時間進行投資,這家網站後臺默認投資額為實際投資的數倍,能迅速掙大錢。為了賺錢,小於便在這名男子的指引下投資了7萬元。等到要獲得返利時,卻無法與這名男子取得聯繫,這家網站也無法進入,此時小於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民警了解情況後,迅速展開偵查工作。工作中,民警發現騙小於的男子真實身份為王某,他名下銀行卡有大量資金流動,並且每天都有巨額資金轉出。民警根據辦案經驗判斷,王某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刑偵大隊工作小組立即對王某進行排查,最終確定王某不僅涉嫌詐騙小於,還涉嫌幫助出售自己名下銀行卡給實施電信詐騙人員。
民警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王某的落腳點,經過3天蹲守,8月1日,在朝陽市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成功抓獲。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王某對自己詐騙小於7萬元以及出售自己名下銀行卡給實施電信詐騙人員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據了解,王某多次非法出售個人名下的銀行卡,還向電信詐騙團夥提供資金結算服務,從中獲利。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示,不要輕信網友口中的「投資」「掙錢」,切莫被對方「掙大錢」「掌握操作規律」的說法所迷惑,涉及錢財問題,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存有僥倖心理,發現疑似騙局的苗頭應立即止損,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撥打110報警;勿將個人銀行卡出售給他人。銀行卡屬於實名制,如果貪圖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銀行卡,有可能被收售者用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甚至承擔刑事責任。
來源:阜新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電話:029-8120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