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藝術大咖來給ta「慶生」!你想劇院了嗎?

2020-12-20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自今年1月底因疫情原因暫停演出的廣州大劇院,9日在「雲上」迎來了十周年院慶。一場長達十小時的網絡直播從今天早上10:00開始,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近150位藝術家逐一亮相為大劇院慶生,廣州大劇院十年舞臺的「高光時刻」也在直播中通過影像逐一回顧。

在運營的十年間,廣州大劇院平均每年上演400多場來自全世界的舞臺藝術作品,曾經鮮有國際頂級名團駕臨的廣州,已成為當今國際演藝版圖上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站。至今已有1300多個中外藝術團體和32000名藝術家先後在廣州大劇院登臺,帶來歌劇、音樂劇、戲曲、話劇、舞蹈、音樂等類型的4038場演出。雖然原定5月舉行的十周年院慶演出季無法如期展開,但這次直播就吸引大批觀眾通過網絡「重回劇場」,並在網上紛紛分享起十年來的劇場記憶。正如國際指揮大師湯沐海在連線視頻中表示:「儘管疫情還未徹底結束,我們還不能在劇場相見,但藝術從來沒有遠離我們。」

國際大咖「雲登臺」,本土院團直播表演獲贊

從昨天早上10點開始,國樂大師方錦龍父子率先出現在廣州大劇院舞臺,以歌劇廳的「星光」為背景,帶來一曲中國風新世紀音樂《照亮》,為活動拉開序幕。方錦龍因在B站跨年晚會上的精彩演出,成為了網友口中「收穫膝蓋最多的人」,昨天方錦龍在演出後就打趣自己「感覺都快飄起來了,(因為)天天都在『雲』上演出」。

這次直播活動分為聲、曲、戲、舞、擁抱未來」五大版塊,藝術家們參與的形式各異,現場演出、錄製「宅家」表演視頻等……歌唱家廖昌永攜弟子戴宸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湖北省歌舞劇院演員馬婭琴在武漢演繹《洪湖赤衛隊》選段《洪湖水浪打浪》,挪威神秘園組合帶來了經典的《春之小夜曲》,卡達愛樂樂團用樂團連線完成了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交響曲》片段,小提琴大師呂思清、寧峰、日本國寶太鼓樂團鼓童等都帶來精彩演出,令直播持續高能。

曾在爆款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和《搖滾紅與黑》中飾演主要角色的「老航班」洛朗·班,帶來了新版《失魂交響曲》,給這首「法扎名曲」創新地加入了琵琶、古箏、笛子和二胡等樂器的詮釋。另一個廣州觀眾的老朋友布萊德·裡特爾(2015年「魅影」扮演者)則帶來了全新錄製的抗疫歌曲。作為曾在廣州大劇院演出20場的團隊,義大利TPO劇團帶來一段與中國小朋友共同完成的作品,讓網友大讚創意十足。

「主場作戰」的廣州粵劇院、廣東省木偶劇團、廣東現代舞團、廣州歌舞劇院等的現場演出也精彩不斷,梅花獎得主黎駿聲、陳韻紅演繹了粵劇《花好月圓》片段;大型民族舞劇《醒·獅》身影再現大劇院舞臺,令人倍感振奮;廣州現代舞團在大劇院戶外空間表演了環境舞蹈《舞無處不在》,網友連連稱讚「好美」。

直播還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設置了分會場,因《聲入人心》第一季為觀眾熟悉的歌唱家王凱、洪之光等帶來了原創歌劇《馬可·波羅》中的詠嘆調。《馬可·波羅》劇組演員還實現了「雲聚首」,劉彬濠在廣州現場獻唱,指揮大師湯沐海、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馬頭琴演奏家烏日根、深圳歌劇舞劇院「隔空」合作,重現了劇中片段。

藝術家們送祝福:因為劇院愛上一座城

十年前,廣州市在城市中軸線最核心的位置建造了廣州大劇院,由世界著名設計師、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圓潤雙礫」,一經落成就成為受世界矚目的廣州城市新地標。

2010年5月6-9日,著名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執棒的歌劇《圖蘭朵》正式拉開了廣州大劇院的大幕。接下來的時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此留下了眾多華彩時光,令廣州大劇院成為了華南演藝文化「新高地」。

昨日,藝術家們也給廣州大劇院發來了祝福視頻。郎朗表示:「廣州大劇院這十年給我們的藝術生活帶來了質的飛越。在這個舞臺上有很多經典、精彩的瞬間,對各種類型的藝術創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濮存昕則說:「數字能告訴我們,曾經有多少全世界、全國的優秀團體、劇目、藝術家在這裡演出,曾經有多少觀眾走進劇場,來到這所精神家園享受藝術生活。」他還回憶了年初在廣州演出《林則徐》的情形,表示「希望能很快回去,面對滿場觀眾,對他們掏心窩子表演」。

王蒙、譚盾、于魁智、李勝素、楊麗萍、鄭雲龍、王耀慶、林奕華、黛安娜·達姆嬈等各領域藝術家們也都帶來線上祝福。直播最後,女高音歌唱家和慧通過連線方式,壓軸演唱《我愛這土地》。和慧表示:「因為廣州大劇院,也愛上了這座城市,對這裡有了很深的感情,祝福廣州大劇院未來更創造更多藝術精品。」

值得關注的是,直播中也透露了一些此前未公布的演出計劃,如王耀慶透露將會來廣州演出《培爾·金特》,香港話劇團將帶來《父親》,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將帶舞劇《李白》來到廣州大劇院等,這些計劃也讓觀眾們有了更多的期待。

連結:

「數讀」廣州大劇院十周年

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發布了記錄著廣州大劇院十年曆程的電子紀念畫冊《拾·載》。畫冊從五大板塊展現廣州大劇院的發展,不僅收錄了十年間眾多演出的精彩瞬間、藝術家籤名、留言、手模,詳細記錄了從廣州大劇院項目立項、建設到運營以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其中還公布了一些有趣的數字:

·十年間廣州大劇院共迎來藝術家32000多人,其中年齡最大90歲、最小5歲;

·共舉辦演出4038場、1900多場藝術活動,累計吸引了500萬市民走進劇院;

·在所有演出中佔比最高的是音樂類演出,達到22%;

·韋伯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廣州大劇院2017年度歌劇威爾第《阿依達》、西蒙·拉特爾與柏林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位居廣州大劇院最受歡迎十大演出前三;

·2019年的劇場最為繁忙,歌劇廳使用率到達90%;

·劇場服務人員為藝術家獻上鮮花5870束;

·藝術家最愛的能量補給是咖啡,十年共飲用7.3萬包;

·十年票房出票總數253萬張,將所有票紙連接起來,長度相當於856個廣州塔高度……

相關焦點

  • 章子怡慶生來好多大咖 入鏡的奶茶妹妹懷二胎了?
    原標題:章子怡慶生來好多大咖 入鏡的奶茶妹妹懷二胎了?   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章子怡2月9日歡慶39歲生日,不僅老公汪峰寫下長文告白,身邊親友也特地為她舉行慶生派對,在好友李雲迪曝光的合照中,一整排大咖齊聚,一起為女神慶生。
  • 國家大劇院:藝術傳遞溫暖和信心
    線上直播、「雲」演出讓更多人看到舞臺上綻放的美好4月11日,國家大劇院啟動了線上演出系列。演出以季節為周期進行特色主題板塊策劃,每周六晚以電影質感的畫質、高保真環繞立體聲的音效,為全球觀眾獻上一出出溫暖的藝術盛宴。
  • 大咖駕到!TA能贏得你的轉身嗎?
    大咖駕到!TA能贏得你的轉身嗎? 全新升級,盡顯本色 新CR-V以王者風範問鼎江湖 標杆旗幟不倒,光芒閃耀「舞臺」 這位「超級大咖
  • 當藝術遇到科技:廣州大劇院開啟5G智慧劇院
    新華社廣州9月25日電(記者鄧瑞璇)通過5G網絡,在家中欣賞8K超高畫質電視實時傳輸的音樂會;戴上VR眼鏡,在虛擬劇院裡沉浸式觀看精彩演出;在雲劇院裡參與線上藝術普及教育……25日,廣州大劇院攜手華為共同打造的「5G智慧劇院」發布,將線下與線上相結合,打造新的藝術形式。
  • 張靚穎成都慶生群星閃耀 奧斯卡規格格萊美陣容
    作為張靚穎回到家鄉的慶生音樂趴,音樂會最後張靚穎邀請次日生日的全球小號大師克裡斯波提一同吹蠟燭切蛋糕,讓傳統意義的音樂會更多了一份親切感。最後張靚穎特別加唱《I Love This City》,並表示:成都我一定會回來的。
  • 國家大劇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呂思清等大咖帶您觀展...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您在線看展;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親自煎牛排,聊藝術,再拉上一曲英國作曲家埃爾加的名曲《愛的致意》……昨天,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與往年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也順應人們工作生活向線上轉變的新常態,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
  • 誰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聚焦國家大劇院現象(上篇))
    肖一攝 【編者按】一天20萬元的運營成本,4個劇場每年至少需要600場的演出,每晚至少6000人的設計容量……2007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開門迎客,質疑聲不絕於耳:我們能與國際演出市場接軌嗎?誰將來這裡演出?誰能看得起演出?誰能養得起這個龐然大物?
  • 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與藝術相約
    千龍網訊 12月22日,是冬至,也是國家大劇院一年一度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每一年的今天,四面八方匯聚到大劇院的人們,都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口味著這一場藝術的盛宴。
  • 以藝術之「愛」溫暖心靈 「別克大師系列」上海大劇院2021新年音樂...
    攜手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依託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的演藝集群優勢,上海大劇院、上海歌劇院共同打造上海出品、上海特色的新年音樂會品牌。  即將到來的2021新年音樂會在表演陣容和曲目選擇上均令人耳目一新,伴隨著後疫情時代國內演藝合作交流愈加緊密,上海歌劇院院長、指揮家許忠作為連續7年來首位蜚聲國際的中國音樂家執棒音樂會,率領上海歌劇院奉上一臺歌劇、交響多元曲目的古典盛宴,亦是憑藉上海大劇院這方殿堂級的舞臺,讓上海歌劇界近年來湧現的人才新星、積累的院藏曲目有所展現。
  •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趕考梅溪湖
    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明日將來到湖南長沙,競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的建築設計方案。他一定會中標嗎?不一定。因為還有其他的全球頂級設計大師將與其同場競技,給世人留下懸念。  6月25日,由大河西先導區管委會主辦,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承辦的「國際大師對話梅溪湖」活動在喜來登舉行。
  • 雲門舞集《稻禾》即將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音樂之聲記者昊飛)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於2013年編創的舞作《稻禾》,即將於2017年11月2日至5日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獻禮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周年。
  • 「暑期藝術之旅」啟程 大劇院還孩子們金色童年
    在高雅藝術的普及中,強調親子體驗與互動效果、突出童真童趣與爛漫色彩,正是大劇院「暑期藝術之旅」的最大亮點。大劇院旨在通過暑期藝術活動的設計打造青少年藝術普及的特色品牌。這個暑假,孩子們不必再奔波於各類學習班,國家大劇院將讓藝術走進孩子們的生活,讓藝術與他們發生神奇的化學反應,還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
  • 沒有藝術背景或不是應屆生,一定會給申請減分嗎? | 大咖說
    今天的大咖說針對兩個明確的問題給同學們進行解答:非應屆生申請有劣勢嗎?無藝術背景很難申請藝術碩士嗎?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基本每年院慶都來,2020年情況特殊,沒想到在網上能看到直播,形式太新穎了!」  觀展覽看話劇品西餐,線上藝術節溫暖開幕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您在線看展;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親自煎牛排,聊藝術,再拉上一曲英國作曲家埃爾加的名曲《愛的致意》……2020年12月22日上午10時,線上藝術節直播準時開始。
  • 國家大劇院:賦予文化中心新的高度
    50餘場豐富多彩的藝術演出和活動精彩亮相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二周年公眾開放日藝術節,萬名中外觀眾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  十二年間,國家大劇院不斷引領高雅藝術走入尋常人家,推動中國原創成為世界經典。在不斷打磨下,國家大劇院日益走近世界文藝舞臺中央,成為享譽全球的藝術殿堂。
  • 在搖籃兔,我家娃是「大藝術咖」
    兩歲小寶寶在搖籃兔成為「大藝術咖」,到底是什麼樣的「神仙課程」讓家長讚不絕口.....大藝術咖搖籃兔會員專訪實錄您大概是什麼時間了解到搖籃兔早教的?當時最讓您感興趣的地方是?在上過搖籃兔波洛克藝術課程之後都還記得哪些主題?哪個主題印象最深,為什麼?想想媽媽孩子每節課創作的興致都很高,每次上完課都意猶未盡,課堂上的有些活動在接下來幾天都還會想起來做。每節課都學會一些新玩法,比如拓印,他知道了可以用手,用樹葉,用印章,用紙,用棉花等等,讓孩子有一種意識,就是藝術創作無處不在,自由且靈活。
  • 國家大劇院換帥 陳平這11年把殿堂開給了更多人
    「姐夫」說得都是實在話,從2007年開門迎客到現在,大劇院走過了10年的歷程,每一步都有陳平的印記。不要覺得這位院長離你很遠,因為藝術離你很近。出任國家大劇院的首任院長,陳平提出了「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辦院宗旨和「藝術改變生活」等核心價值理念,這些都點點滴滴地滲透在京城乃至全國觀眾的生活裡。
  • 全球百位藝術家齊聚,就等你上線!
    從2010到2020,十年來,這座充滿了後現代主義氣息的華美劇院以高水平的演出與豐富的藝術活動使廣州逐漸成為全球矚目的藝術都市十年來,我們見證了廣州大劇院無數經典的畫面或天籟驚人,或起舞翩翩戲劇舞臺上嘆百味人生
  • 杭州大劇院開了一家法餐廳 菜品會隨著劇目而變化
    那麼,當美食「碰撞」藝術,將給味與形帶來怎樣的蝶變呢?昨天,杭州地標——杭州大劇院月亮之上·Guy Martin法國風味餐廳正式開業了。面對大家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個性化的文化消費需求,杭州大劇院總經理洪見成一直在思考,如何多一些細節性的考慮、多一些人性化的服務,讓劇院充滿人情味,讓觀眾產生歸屬感。
  • 國家大劇院到底由誰來管
    本報北京訊「中國國家大劇院到底由誰來管?」全國政協常委、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吳祖強1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談起了對國家大劇院的明確「歸屬」及需要儘早籌備運營的憂心。  吳祖強、王蒙、劉忠德、翟泰豐、高佔祥、艾青春、潘震宙及不少著名藝術家和非文藝界的知名人士向政協大會聯合提交了提案《儘快明確國家大劇院的性質、主管部門和運營方案》。  「大劇院自2001年正式開工以來,完工期限一再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