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役軍人父母不用交一分錢,就能享受到免費基本醫療保障。
沒錯,這並不是新聞,而是事實已經發生。而且時間點,已經是3年前了。
2017年,浙江蒼南縣人武部聯合縣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展開調研論證,出臺加大優撫力度的舉措,明確「現役軍人在服役期間,其父母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障的,個人繳納部分由縣財政補助。」
而且,這項政策不僅僅處在明確階段,而是實實在在落地了。據當年數據統計,這項優撫舉措推出一年多來,全縣共有40餘名現役軍人父母在患大病時得到核銷。
這個成績相當不錯了,軍人的父母含辛茹苦,40多名軍人得到了實惠,軍心穩固了、後方穩固了!這是最好的國防宣傳、徵兵動員和獻身國防教育。
有時候,動員千遍不如實事一件。
只可惜,不是每個地方都是浙江蒼南縣。
軍人的安心服役,需要全社會來培植和呵護。當軍人的親屬,包括退役軍人及其親屬遇到難題時,有組織和單位堅定地表示:「有我在,請放心」,這就是真正的尊崇。
實事求是地說,去年4月召開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了《關於調整軍人及其家屬醫療保障有關事項的通知》,強調要把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好做實,讓官兵有更多獲得感。
而且後面不斷有利好政策釋放:從2019年1月1日起,全軍士官、義務兵、學員及持有軍人保障卡的軍人家屬,實現軍隊醫院門診就醫「一卡通」;自4月13日起,調整後的軍人及其家屬醫療保障有關政策正式實施,將所有未滿18歲的軍人子女納入軍隊醫療保障對象。
去年,有些單位已採集了現役軍人父母和配偶及其父母的相關信息,而信息採集是一切擁軍惠軍舉措推行的基礎,這傳遞了一個很好的信號。
不過,軍人父母,包括嶽父母的醫療保障,政策落地還在快馬加鞭中。在這個空窗期,如何做好軍人家庭(退役軍人家庭)的醫療保障,部隊和地方都在想辦法。
一位戰友留言說:一旦家人得病住院了,該怎麼辦?是請假回去還是不回去?如果萬一回不去,怎麼辦?照顧老人的責任就只能全部壓到家屬或者其他人的身上……醫療費用動輒幾十萬……人生不能留下什麼遺憾……
軍人的家屬總是把最多的關懷給軍人,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孩子。而一旦有了什麼傷病,也總是悄悄瞞下來自己默默承擔,說著一個個真實而又無奈的謊言。
社保是我國民眾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雖然現在軍人家屬人人都有社保(包含新農合),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性。比如報銷比例限制、額度封頂和自費藥等不在報銷範圍內,由於各地社保報銷形式不一樣,部分地區目前異地就醫依然是無法報銷的。如遇治療重大疾病,需要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生物療法等等大多不是社保能覆蓋的範圍,所以,僅有社保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家屬發生重大疾病,需要高額的醫療費用,無力治療怎麼辦?生病修養期間,無法正常工作,家裡沒有經濟來源怎麼辦?若遇到家裡經濟支柱成員不幸身故,家庭生活無法保障怎麼辦?社會上給付保險和意外保險種類偏多,要購買多份,沒有綜合性保障怎麼辦?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要關愛退役軍人」,履行央企社會責任,依據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轉發的《關於推進商業保險服務軍隊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中國人保身為央企單位,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並聯合央企副部級單位中國太平,針對軍人家屬、退役軍人及家屬的健康醫療保障需求,研究設計推出「軍人家庭綜合保險給付卡」。8大綜合保障權益
八項保障,現金賠付:一經確診或出險,直接一次性全額現金賠付
8項保障,一卡結合,最高賠付50萬元。
全面覆蓋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市場上其他保險產品為了避免產生高賠付率的風險,均將首次投保年齡限制在65周歲以下。軍人家庭綜合保險給付卡,由中國人保和中國太平兩家央企單位承擔社會責任,為軍人軍屬打造專屬保障,將首次投保年齡放寬到69周歲。
等待期是指保險合同在生效後,等待期內發生保險事故,受益人無法獲得保險賠償,市場上其他保險產品均為90天及以上。
可在全國339個城市,1609家醫院。
享受知名專家門診預約掛號、住院床位加急、手術優先安排等醫療服務。
7*24小時的10年以上臨床經驗醫生提供健康諮詢服務。
不僅能解決「看病難」的問題,還能讓廣大軍屬足不出戶就接受專業治療建議。
見義勇為發生意外事故,也可享受賠償。
社會上每當出現見義勇為等行為。
大多為軍人或者退役軍人群體。
選擇增加見義勇為險,我們一起「保障正義」!
尊崇軍人,優待軍屬,是時代的導向,央企勇於擔當社會責任,堅持保障內容不打折扣的前提下將保費降至最低。
根據實際需求、家庭情況等,可自由選擇五種高性價比保險方案
不僅在中老年人階段的保險費價格更低,其在0-69歲的保險費用對比市面上產品也是極具優勢的。
為軍人軍屬開通專屬優先理賠通道。
專屬客服24小時在線守候。
助大家及時了解並解決理賠情況。
辦理人群:軍人家屬、退役軍人、退役軍人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