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色·深度|「模範生」龍湖的成績單:用業績增長詮釋什麼叫「穩就...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和訊房產

「天晴補屋頂」,這是龍湖董事長吳亞軍一直強調的理念。憑藉這種超前的危機意識,在行業整體出現下滑時,龍湖仍能在弱環境中保持正向增長, 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半年成績單。

根據財報,2020年上半年,龍湖實現營業收入511.4億元,同比增32.6%,其中,物業發展業務營業額452.5億元,同比增長32.4%,交付物業總建築面積338.3萬平方米。

利潤方面,龍湖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為63.4億元,剔除公平值變動等影響後,核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2.1%至52.7億元;毛利同比增長25.2%至157.5億元,毛利率為30.8%,位於高水準。此外,核心稅後利潤率為14.6%,核心權益後利潤率為10.3%,持續維持行業高水準。

對於龍湖的業績表現,外界給予極高肯定,包括天風證券、中信證券、華創證券等發布研報表示看好龍湖的業績增長。

銷售業績亮眼 持續高質量增長

龍湖能在弱環境下呈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用亮眼數據給投資者吃一劑定心丸,這與龍湖自身的發展的「穩健」風格有關。

根據財報,龍湖上半年實現地產開發合同銷售1111.0億元,同比增長5.2%,交付物業總建築面積為338.3萬平方米;已售未結算的合同銷售額為3021億元,面積約1770萬平方米。最新公告顯示,龍湖前7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320.8億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51%。

對於下半年的銷售目標,龍湖集團執行長邵明曉在業績會現場表示,龍湖主要聚焦在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以及主要的一些衛星城市,量級都比較高。從市場端來看,這些城市應該下半年的情況還是不錯的,另外,龍湖備貨充足,全年的可售貨源達4100億,所以有信心完成2600億的銷售目標,而且銷售目標不變。

邵明曉的底氣來自於龍湖對戰略布局的持續優化。2020年下半年,龍湖針對所布局城市中剛需、改善、商業經營等不同的細分需求,主力項目將達到211個,其中46個為全新項目,124個項目將推出新一期新業態產品,將進一步助推龍湖實現銷售目標。

龍湖財報顯示,在土地布局方面,龍湖堅定看好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前景,圍繞核心城市群範圍內的一二線及熱點城市進行布局。上半年,龍湖新增53幅新地,首入唐山、肇慶、清遠等3城,新增收購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1101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6月底,龍湖土儲合計7354萬平方米,權益面積5128萬平方米,可滿足未來3、4年的開發。

邵明曉表示,龍湖會按照節奏,在預定的城市裡按照希望得到的價格拿地,不會為了追求規模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在短期內高點拿地。他表示:「龍湖拿地規則堅持量入為出,會將拿地預算控制在全年的負債率50%—60%之間。」

財務管理審慎 平均借貸成本降至4.5%

在土地市場收穫頗豐的同時,龍湖堅守一貫審慎的財務管理風格。日前,地產融資收緊信號,監管部門就房企有息債務設置「三道紅線」,超過70%的房地產企業至少踩了一道線,而龍湖多年來堅持克制謹慎的財務管理風格,早已形成領先行業的資本能力,三道紅線均未觸及。

根據財報,龍湖集團上半年淨負債率51.4%,在手現金784.0億元,現金短債比(在手現金除以一年內到期債務)4.55,有息負債中,一年內到期債務為人民幣172.1億元,在總債務中的佔比僅為10.2%。

2020年上半年,龍湖集團把握住了融資窗口,完成了多筆境內外再融資。集團的平均借貸成本也始終在穩步下降。2020年上半年,龍湖平均借貸成本降至4.5%,維持在低位。2015年至2019年,這一指標分別為5.74%、4.92%、4.5%、4.55%、4.54%。

為此,龍湖持續獲資本市場認可,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全部三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投資級評級的民營房地產企業。同時,大公國際(AAA)、中誠信證評(AAA)、新世紀(AAA)展望均為穩定,令集團繼續保持民營房企的最佳信用評級。

未來有望保持兩位數的利潤增長

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龍湖秉承「空間即服務」的戰略,強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租賃住房、智慧服務四大主航道業務的多維驅動,協同發展。

在商業運營方面,雖然年初疫情,龍湖為商戶提供了近5億元補貼,但依然實現業績的穩健增長。根據財報,2020年上半年,龍湖實現商業租金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22%。

截至2020年6月,龍湖商業已布局全國25座城市,累計開業商場達40座,已開業商場建築面積為387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94.7%。疫情的影響正在逐步褪去,龍湖在成都、重慶、蘇州等地的多個天街將於下半年開業。

租賃住房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冠寓已累計開業房間數量達7.9萬間。據邵明曉介紹,租賃業務今年有望開始微微盈利,今年力爭實現開業10萬間、收入20億,經過兩三年的打磨,該業務會給龍湖帶來持續的利潤輸入。

疫情發生後,物業的服務價值進一步得到凸顯,龍湖智慧服務是業內口碑最好的物業服務品牌,業主滿意度連續十一年超過90%。根據財報, 上半年,龍湖智慧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4.9億元(合併抵消後),雖然短期內沒有上市打算,但智慧物業仍會保持穩健增長。

邵明曉表示,今年實現弱環境下的增長,「這是龍湖這麼多年能力圈的打造,包括整個團隊的能力交付的成果,未來我們希望物業開發可以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商業運營、租賃及智慧服務保持每年30%的收入增長,並努力保持整個集團的利潤會兩位數的增長。」

中信證券表示繼續看好龍湖的穩健成長,該機構授予龍湖買入評級,並表示,龍湖以業內領先的品質觀,執行力和財務紀律,表現從容,為股東持續創造穩定回報。天風證券則認為,考慮到豐富的土地儲備資源(有質有量)、購物中心迎發力期、及公司本身所具備的低融資、強管理、穩投資、穩團隊等特點,龍湖仍具備兼顧穩健與成長力的基礎,在行業周期運轉中,有望更好的穿越周期。

相關焦點

  • 「模範生」龍湖的成績單:用業績增長詮釋什麼叫「穩就是快」
    「天晴補屋頂」,這是龍湖董事長吳亞軍一直強調的理念。憑藉這種超前的危機意識,在行業整體出現下滑時,龍湖仍能在弱環境中保持正向增長, 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半年成績單。   對於龍湖的業績表現,外界給予極高肯定,包括天風證券、中信證券、華創證券等發布研報表示看好龍湖的業績增長。   銷售業績亮眼 持續高質量增長   龍湖能在弱環境下呈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用亮眼數據給投資者吃一劑定心丸,這與龍湖自身的發展的「穩健」風格有關。
  • 模範生的亮眼成績單:中國以大比分的優勢,將美國甩在身後
    模範生的亮眼成績單這不,「模範生」這次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想必大家都知道各國都因為難題的出現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就連經濟實力強勁的美國也出現了潰散的情況,但在各國經濟都呈現下滑趨勢的時候,中國經濟就成為了唯一一個實現逆增長的國家,而且中國這次的亮眼成績還可能成為今年獨一份,中國也以大比分的優勢,直接就將美國甩在了身後
  • 業績沒保障,談什麼業績增長,不如談談你的方案力吧
    這樣下去門店業績如何保障,業績都保障不了如何談業績增長、品牌改善?面對此局面是先做品牌還是先做生意?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作為老闆或者運營者的你,是否有解決方案?這個方案能否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可能你沒想過,這些在你眼中的問題,其實就是他人的解決方案。
  • 被業主維權 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龍湖地產怎麼了?
    2019年8月26日,在龍湖地產2019年中期業績會上,有一位自稱龍湖業主的男子(簡稱業主「情緒激動起身發言,面對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女士提問:業主:「您是否知道,龍湖在長沙是維權的代名詞?龍湖在長沙所有的樓盤都在維權,無一例外?龍湖在長沙請打手打我們業主?
  • 49家上市旅企曬成績單 旅遊消費升級為業績增長提速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 (李易)據記者統計,隨著年報季的告終,49家上市旅遊企業2017年的成績單陸續曝光。其中,36家旅企營收過億,八成旅企實現盈利。(詳見文末:2017年上市旅遊企業業績統計表) 在國內旅遊市場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國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及旅遊目的地的豐富,帶動人均出行率逐年提升,為旅遊企業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綜合上市公司業績報告,在行業轉暖的大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持續增長態勢凸顯。 從業績來看,49家上市旅企中,有36家營收過億。
  • 2020青島上半年房企業績成績單出爐
    融創:上半年銷售業績61.47億元2020年1-6月,融創中國實現銷售業績61.47億元,成為2020年上半年青島房企銷售金額TOP10榜單榜首。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成交主要集中在西海岸新區和李滄區等區域,其中融創中心、融創都會中心、融創影都壹號三個項目的銷售業績均超過10億元。
  • 「三道紅線」研究:龍湖深藏47%增長潛力!
    同時,龍湖的合同銷售額增長率從2017年巔峰期的77%左右一路下滑到2019年的20.86%;2020年公司的銷售目標相比2019年更是僅有7.2%。帳面大量的現金存量和較低的經營增長速率對比明顯。由此推斷龍湖在經營策略上選擇穩健經營,並沒有完全釋放企業真正的增長潛力。
  • 龍湖U享家產品、服務基因開啟京東旗艦店
    熟悉龍湖品牌的人都知道,作為連續9年榮獲「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10強」的龍湖地產,一直以品質為產品背書,並且一直重視客戶體驗,而它的線上平臺龍湖U享家也帶給買房人不一樣的用戶體驗。龍湖U享家是龍湖集團官方的一站式居住服務平臺,提供龍湖全國購房服務、業主服務,盡享美好社區生活。讓買房省時、省心、更省錢。3月13日龍湖U享家京東旗艦店開店。
  •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是廣發聚瑞,憑藉獨到的投資眼光,重倉立訊精密三年,區間股價漲幅超過5倍,用業績詮釋實力。作為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的精英,費逸在投資中採用GARP策略,即平衡增長與估值,看重公司的成長性,堅守價值投資。值得一提的是,這隻產品還有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領銜的團隊助陣,其業績表現值得期待。
  •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溫州日報甌網...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2020/12/10 17:32 來源:中國日報 瀏覽:319
  • 龍湖增持商業碩果 時代天街餐飲旺鋪熱銷
    2013-11-11 16:44 [摘要] 在保持業績的穩步增長前提下,龍湖地產不斷穩步推進「增持商業」,並不斷擴大物業租金收入在集團營收中的佔比,這是龍湖地產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戰略。
  • C位模範生,快來報導!
    C位模範生,快來報導! 聽說在家久了你們都想開學 Champion正式向你發出返校通知 各位C位運動潮酷模範生
  • 房企5月銷售業績穩定增長 碧桂園月銷771.6億奪冠
    ,26家房企銷售業績實現同比增長,房企5月銷售業績表現樂觀,其中碧桂園以771.6億元的銷售額位居榜首,同比增速92.6%。企業經營動態2018年6月,27家房企公布5月份銷售業績,26家房企銷售業績實現同比增長,房企5月銷售業績表現樂觀,其中碧桂園以771.6億元的銷售額位居榜首,同比增速92.
  • 為趕開學教授打車 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守時守信
    為趕開學教授打車 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守時守信時間:2018-09-18 13: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趕開學教授打車 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守時守信 。9月16日上午,正在廣州出差的東南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系主任王珂回南京受阻。
  • 奶粉新政後首份成績單出爐 一線奶粉企業業績大增
    奶粉新政落地半年後,多家奶粉企業交出了新政後首份成績單。儘管奶粉新政對於國內市場的影響作用正在逐步生效,但相對渠道下沉充分、通過時間較早的一線奶粉企業業績增長明顯。包括健合集團(01112.HK)、澳優(01717.HK)、君樂寶乳業等公布的業績顯示,一線奶粉企業正在不斷提速,逐步拉開和中小奶粉企業的差距。27日晚,健合集團公布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半年收入45.7億元,同比增長28.8%,期內經調整可比純利為7億元,同比增長41.4%。
  • 成就徐州龍湖天璽開盤即清盤!爆紅彭城!
    近日徐州南區一個樓盤成為當紅之星,首開164套房源,前不久迎來首開,銷控表一片飄紅,交出熱銷9成的卓越成績單,在徐州市場劃下了一個驚嘆號。龍湖天璽開盤現場圖首次開盤現場供不應求,次日直接二次加推,用實力詮釋了什麼叫做「開盤即清盤」!
  • 龍湖商業首入一環心,成都上城天街煥新城市核心商圈
    9月25-26兩日,成都上城天街實現總客流43萬人次,銷售額突破3500萬,業績創下商圈新高。作為集休閒娛樂、購物、親子於一體的城市服務空間,成都上城天街的出現,煥新區域商業升級,助推成都北部下一個百億級商圈的形成。
  • 外婆用望遠鏡看孫子上幼兒園還現場解說 用實際行動詮釋什麼叫隔代親
    外婆用望遠鏡看孫子上幼兒園還現場解說 用實際行動詮釋什麼叫隔代親時間:2020-09-05 16:22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婆用望遠鏡看孫子上幼兒園還現場解說 用實際行動詮釋什麼叫隔代親 9月2日,湖南長沙一位外婆用望遠鏡看幼兒園外孫的視頻在網上傳開,視頻中外婆踩著小凳子站在自家窗臺邊
  •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爭當「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排頭兵~
    近日,市婦聯召開全市巾幗爭當「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排頭兵務虛會,對上半年工作進行回顧總結,並重點部署下半年工作。21個鄉鎮、街道婦聯主席,市婦聯兼職幹部參加會議,市婦聯主席幹亞群出席會議。蘭江街道婦聯圍繞中心工作,深度整合優質資源,著力打造「蘭馨」品牌,奏響助力女性成長最強音。朗霞街道婦聯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分層課堂工作,注重拓展工作陣地,在無聲中見工作品質。低塘街道婦聯紮實推進「清美家園」建設工作,巾幗力量、巾幗智慧在聚焦中心工作中大放異彩。
  • 企業業績要「有機增長」還是「無機增長」?
    人類總是想方設法用人為的手段來加速自然生長過程:施肥來提升糧食和蔬菜的產量,用膨大劑來增加水果的個頭,用人工飼料來養豬以提高生長速度,甚至降低首付款來增加市場需求!回首往事,我們發現人為幹預的「無機增長」給市場帶來的破壞,不亞於「無機食品」給身體帶來的傷害。我的腦海裡常常會浮現出兩個問題:外國成熟代理商如果遇到中國這樣的火爆市場,能多賺多少錢?中國代理商如果置身於國外這樣的低迷市場,有多少家能生存下來?對第二個問題的思考常常讓我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中國市場不可能一直高速增長,當市場飽和之後,代理商該靠什麼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