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訊房產
「天晴補屋頂」,這是龍湖董事長吳亞軍一直強調的理念。憑藉這種超前的危機意識,在行業整體出現下滑時,龍湖仍能在弱環境中保持正向增長, 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半年成績單。
根據財報,2020年上半年,龍湖實現營業收入511.4億元,同比增32.6%,其中,物業發展業務營業額452.5億元,同比增長32.4%,交付物業總建築面積338.3萬平方米。
利潤方面,龍湖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為63.4億元,剔除公平值變動等影響後,核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2.1%至52.7億元;毛利同比增長25.2%至157.5億元,毛利率為30.8%,位於高水準。此外,核心稅後利潤率為14.6%,核心權益後利潤率為10.3%,持續維持行業高水準。
對於龍湖的業績表現,外界給予極高肯定,包括天風證券、中信證券、華創證券等發布研報表示看好龍湖的業績增長。
銷售業績亮眼 持續高質量增長
龍湖能在弱環境下呈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用亮眼數據給投資者吃一劑定心丸,這與龍湖自身的發展的「穩健」風格有關。
根據財報,龍湖上半年實現地產開發合同銷售1111.0億元,同比增長5.2%,交付物業總建築面積為338.3萬平方米;已售未結算的合同銷售額為3021億元,面積約1770萬平方米。最新公告顯示,龍湖前7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320.8億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51%。
對於下半年的銷售目標,龍湖集團執行長邵明曉在業績會現場表示,龍湖主要聚焦在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以及主要的一些衛星城市,量級都比較高。從市場端來看,這些城市應該下半年的情況還是不錯的,另外,龍湖備貨充足,全年的可售貨源達4100億,所以有信心完成2600億的銷售目標,而且銷售目標不變。
邵明曉的底氣來自於龍湖對戰略布局的持續優化。2020年下半年,龍湖針對所布局城市中剛需、改善、商業經營等不同的細分需求,主力項目將達到211個,其中46個為全新項目,124個項目將推出新一期新業態產品,將進一步助推龍湖實現銷售目標。
龍湖財報顯示,在土地布局方面,龍湖堅定看好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前景,圍繞核心城市群範圍內的一二線及熱點城市進行布局。上半年,龍湖新增53幅新地,首入唐山、肇慶、清遠等3城,新增收購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1101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6月底,龍湖土儲合計7354萬平方米,權益面積5128萬平方米,可滿足未來3、4年的開發。
邵明曉表示,龍湖會按照節奏,在預定的城市裡按照希望得到的價格拿地,不會為了追求規模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在短期內高點拿地。他表示:「龍湖拿地規則堅持量入為出,會將拿地預算控制在全年的負債率50%—60%之間。」
財務管理審慎 平均借貸成本降至4.5%
在土地市場收穫頗豐的同時,龍湖堅守一貫審慎的財務管理風格。日前,地產融資收緊信號,監管部門就房企有息債務設置「三道紅線」,超過70%的房地產企業至少踩了一道線,而龍湖多年來堅持克制謹慎的財務管理風格,早已形成領先行業的資本能力,三道紅線均未觸及。
根據財報,龍湖集團上半年淨負債率51.4%,在手現金784.0億元,現金短債比(在手現金除以一年內到期債務)4.55,有息負債中,一年內到期債務為人民幣172.1億元,在總債務中的佔比僅為10.2%。
2020年上半年,龍湖集團把握住了融資窗口,完成了多筆境內外再融資。集團的平均借貸成本也始終在穩步下降。2020年上半年,龍湖平均借貸成本降至4.5%,維持在低位。2015年至2019年,這一指標分別為5.74%、4.92%、4.5%、4.55%、4.54%。
為此,龍湖持續獲資本市場認可,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全部三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投資級評級的民營房地產企業。同時,大公國際(AAA)、中誠信證評(AAA)、新世紀(AAA)展望均為穩定,令集團繼續保持民營房企的最佳信用評級。
未來有望保持兩位數的利潤增長
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龍湖秉承「空間即服務」的戰略,強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租賃住房、智慧服務四大主航道業務的多維驅動,協同發展。
在商業運營方面,雖然年初疫情,龍湖為商戶提供了近5億元補貼,但依然實現業績的穩健增長。根據財報,2020年上半年,龍湖實現商業租金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22%。
截至2020年6月,龍湖商業已布局全國25座城市,累計開業商場達40座,已開業商場建築面積為387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94.7%。疫情的影響正在逐步褪去,龍湖在成都、重慶、蘇州等地的多個天街將於下半年開業。
租賃住房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冠寓已累計開業房間數量達7.9萬間。據邵明曉介紹,租賃業務今年有望開始微微盈利,今年力爭實現開業10萬間、收入20億,經過兩三年的打磨,該業務會給龍湖帶來持續的利潤輸入。
疫情發生後,物業的服務價值進一步得到凸顯,龍湖智慧服務是業內口碑最好的物業服務品牌,業主滿意度連續十一年超過90%。根據財報, 上半年,龍湖智慧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4.9億元(合併抵消後),雖然短期內沒有上市打算,但智慧物業仍會保持穩健增長。
邵明曉表示,今年實現弱環境下的增長,「這是龍湖這麼多年能力圈的打造,包括整個團隊的能力交付的成果,未來我們希望物業開發可以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商業運營、租賃及智慧服務保持每年30%的收入增長,並努力保持整個集團的利潤會兩位數的增長。」
中信證券表示繼續看好龍湖的穩健成長,該機構授予龍湖買入評級,並表示,龍湖以業內領先的品質觀,執行力和財務紀律,表現從容,為股東持續創造穩定回報。天風證券則認為,考慮到豐富的土地儲備資源(有質有量)、購物中心迎發力期、及公司本身所具備的低融資、強管理、穩投資、穩團隊等特點,龍湖仍具備兼顧穩健與成長力的基礎,在行業周期運轉中,有望更好的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