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祭拜,是有什麼含義?

2021-01-14 號外娜娜說歷史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祭拜,是有什麼含義?

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每到清明節,一家老小都回去祖先墳前掃墓、祭拜,這是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傳統風俗。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許多地方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已經出嫁的女兒在清明節是不能回娘家祭祖上墳的,這是什麼緣故呢?

提起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傳說當時晉國晉文公重耳早年流亡在外時,饑寒交迫之際,他身邊的一位忠心隨從介子推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一塊肉給重耳做飯吃,晉文公在得知真相之後,非常感動,發誓有朝一日一定會報答介子推的恩情。

後來重耳回到國土當上國君之後,有一天回憶起來昔日落難時的場景,想重賞介子推報答昔日恩情。而此時的介子推卻不願邀功領賞,便帶著老母親歸隱山林。任憑晉文公派去的使臣如何遊說都不願意現身。無奈,晉文公只好親自前往深山老林,介子推依然不願相見。於是晉文公便假意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母子出來見他。

沒想到介子推寧願和母親葬身火海也不出來想見。就這樣火勢將整座山燒了個乾淨。晉文公十分懊悔,回去之後便下令規定介子推去世的那一天為寒食節,當天所有人都要吃寒食紀念介子推,而每年,晉文公也都會親自率領大臣們去那座山上祭拜介子推。後來寒食節便演變成了現在的清明節,人們都在這一天紀念亡故的祖先。

這邊是清明節的由來。而在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祭祀也是很受重視的一項活動,因此一般主持的都是家族裡的男性,女性只負責在家中做好後勤工作,並不參與祭祀的儀式。還有,在古人的觀念裡,嫁出去的女兒相當於潑出去的水。一旦女子嫁出去那就是夫家的人了。在名義上來說已經不屬於這個家族的一份子了。

自然家族的這些事物也就與她們無關了。就比如女子去世之後葬在夫家而不是娘家一樣。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女講究平等。因此對於這種陳腐的思想也應該被拋棄。女兒即便出嫁也應該是娘家家庭的一份子,想要在清明節回家祭拜父母祖先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沒有阻止的理由。

相關焦點

  • 清明節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回家掃墓,有什麼特殊含義?
    每到清明節,一家老小到祖先墳前掃墓,寄託對先人的哀思,是中國的傳統風俗。但是許多地方有一個習俗,已經出嫁的女兒,清明節不能回娘家祭祖,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清明節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 清明節,嫁出去的女兒能回娘家嗎?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今年清明節又聽到了對面住的劉嫂家裡在吵了。劉嫂的女兒小麗,已經結婚五年了,去年清明節三天假期回來也吵架了。原來,我們這裡有個習俗,清明節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除非家裡沒有男孩子,不然娘家人會窮的,其他時節回來都可以的,祭祖上香都可以。劉嫂有一兒一女,年輕的時候都羨慕她的這個「好」字。女兒在外地上班而且遠嫁,平時都沒有時間回來,就想著只有清明小長假回來看看。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關於清明節踏青之說,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裡。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在封建思想裡嫁出去的女兒已經不是娘家人了,她是不可以在娘家過小年的,如若在娘家過小年會對娘家人不利。嫁出去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年,在端午、清明、七夕、中秋等等節日都是不可以在娘家過的。二、嫁了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元宵節不能回娘家過,俗語說「見了娘家燈,一輩子窮坑」,「正月十五不躲燈,先死老公公」 ;清明節不能回娘家過,俗語說「不忌清明,死老公公」;農曆的數九也不能回娘家過,俗語說「不忌數九,死兩口」等等。
  • 清明節上墳習俗知多少: 女的不能在清明節上墳 是真的嗎(1)
    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各地清明節上墳的習俗不盡相同。  一、清明節女兒能上墳嗎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封建思想,導致清明節祭掃只能由男性參與,出嫁女是絕不允許回娘家掃墓的,因為除了對先人不敬,更重要的是出嫁女會「扯娘家的風水」。有三種情況,但是這都是以前的老黃曆了。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明天,清明小長假即將開啟,祭掃、踏青、探親、旅遊今年清明假期,有哪些假日信息需要提前掌握?小長假開始,外出踏青旅遊的民眾,需要做哪些出行攻略?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呢?
  • 清明節的古老習俗,出了嫁的女兒,到底能不能回家祭祖掃墓呢
    歡迎收看小編的文章,看小編的文章,會對歷史更加的了解,只有這樣才會更加的了解歷史,看完小編的文章不知道有什麼有什麼想法,可以給小編留言關注。清明節女兒能上墳嗎?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封建思惟,招致明朗節祭掃只能由男性介入,出嫁女是絕不允許回外家掃墓的,因為這樣是對祖先不敬,更有甚者會扯出「影響風水」等話來。傳統觀點更多是由於男尊女卑的思惟,以至於對於女兒上墳有許多說法,從古沿襲至今。總的來說還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作祟。
  • 嫁出去的女兒為何大年初二才能回家?除夕和初一為何就不能回?
    嫁出去的女兒為何大年初二才能回家?除夕和初一為何就不能回?以前以為只有自己的家鄉才有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後來發現全國都是這樣的,為什麼要在這天才能回去呢?除夕和初一怎麼就不能回?這還要從古代說起。古人對女兒回娘家這個行為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歸寧。詩經第二篇講的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想要回家看望父母的事情。在當時,女人出嫁就再也不能輕易回娘家,只有夫家同意或者娘家派人來請自己才能回去,如果沒有緣由經常回娘家,就會被別人指責,娘家會認為夫家在嫌棄她,而夫家則認為這個媳婦外向。大概也只有在大年初二這天,這些女兒才能名正言順的回到那個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家裡。
  • 清明節祭拜,老人年輕人觀念大不同
    4月4日,順德有三十多萬市民「行正清」。昨日,仍有不少市民前往寶林寺、飛鵝墓園等地祭拜。  而在幾天走訪中,順德城市網記者發現,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清明節的態度明顯不同。「每年清明節,回家祭拜都太累了,回家路上堵車不說,最重要的是清明節當天去祭拜的時候人山人海,更是擁堵不堪。」在他看來,學習了這麼久,清明節三天假期應該要好好休息玩耍一番,「一個人在外求學本來就很辛苦。」  小時候的林浩每年清明也會跟著父母一起去掃墓。祭祖的時候,一大家子人一起,抬著燒豬、拿著水果、香燭等去墓前祭祖,祭拜完後大家聊聊天,然後一家人一起吃頓豐盛的飯菜。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2019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中國一直有男尊女卑的講究,婦女地位很低,民間還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以及「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之類的說法,意思都是指出嫁的女人已經成了「外人」,不得無故回娘家,更多的時間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 如果女兒想在新年時回家給自己父母過年,必須要等到初六以後。
  • 帶你了解我國臺灣省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的習俗在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蕩鞦韆等活動。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時間:2020-04-03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有2500年的歷史,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鬼節,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10月1日的寒衣節並稱為三大 節日,而在我國的農村,清明節前後三日之內以祭祖掃     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
  • 清明節女人不能上墳嗎 臨沂的這種習俗正在改變
    清明節就要到了,臨沂人這天都要回鄉上墳,但有些女生就不用,據說清明節女人不用上墳,有這個說法嗎?   在農村的有些村莊裡,未出嫁的女兒不能到故人墓地祭,這甚至是不可違逆的族規,如果家中無子,就讓隔房的子侄代勞。這是認為女兒不是自家人,所以女兒在娘家不能上墳,嫁出去後是婆家人,在婆家是可以上墳。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提到俗語,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語言文化,而俗語最初便是有古代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而得到的經驗。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有些俗語雖然能夠讓我們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識,但也存在某些不適用於當今時代的俗語。比如,這句「三十晚上無外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嫁出去的閨女是外人嗎?習俗是什麼?是經驗還是約束?
  • 農村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家庭,清明節掃墓該怎麼辦?
    農村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家庭,清明節掃墓該怎麼辦?文/秦嶺農哥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各地都有不同的祭祀習俗,大部分都是掃墓燒紙錢掛青。在農村尤其比較普遍,大家都非常重視祭祖和掃墓。認為這是一件大事,不管有多忙,一定都要抽出時間回去看一看。但在農村同時還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出嫁的女兒不能再回家給祖先上墳掃墓。那麼對於農村只有女兒而沒有兒子的家庭該怎麼辦呢?以前農村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敬祖掃墓祭祀等相關的活動一般都是只允許男子參加,女子通常是被排除在外的。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農村的習俗還是挺多的,有的挺有道理,值得一再傳承下去。有的則是一些傳統觀念對人們的束縛,毫無道理可言。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外嫁女和娘家人的習俗,不知道你們老家有沒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習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大盤點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上海清明節習俗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及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一覽
    2019年清明節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