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10月25日,山東省棗莊市婦幼保健院內,一位67歲的高齡產婦成功生下一名女嬰。這位女士姓田,她的丈夫姓黃,這個孩子並不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在這個女兒之前,夫妻兩人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兒子1977年出生,大孫女已經上了大學,小孫女也已經14歲了。這個突然而來的女兒,讓老兩口歡喜不已。
田女士和丈夫黃先生一個67歲,一個68歲,這個孩子是自然受孕成功的,目前黃女士是我國生育年齡最大的產婦。本來生孩子就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這對夫妻的年齡卻讓這件事喜事變得更為複雜。
因為這個孩子屬於意外,加上兩個人年事已高,在懷孕早期,老兩口也和孩子們商量過,但是兒女一致的意見是勸夫妻兩人把孩子打掉,如果非要生出來,就要和父母斷絕親子關係。
在田女士住院期間,一直都是丈夫黃先生在照顧,子女一直都沒有在醫院露面。雖然夫妻兩人已經向媒體表態,兩人一個是醫護人員,一個是律師,退休工資加到一起有一萬多,養孩子就靠自己,不會給子女添麻煩,但是網友們對這件事卻有不同的看法,畢竟對於老年人來說,養孩子不是只有錢就能解決問題的,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於老年得子,在9年前在60歲高齡產子的盛海琳的身上,我們或許能夠看到高齡產子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究竟會遇到哪些問題。
在2010年,我國當時最高年齡的產婦盛海琳在獨生女兒不幸離世後通過試管嬰兒技術,60懷上了雙胞胎,如今9年已經過去,雙胞胎女兒雖然給盛海琳夫婦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歡聲笑語,但是生活的艱辛卻從來沒有停止。
盛海琳夫妻兩人出身於部隊幹部家庭,本來生活優渥,每個月有一萬多的退休工資。但是自從雙胞胎女兒出生後,生活完全改變了,因為老伴突然中風,家裡出了兩個孩子需要照顧,還有一個老伴需要照顧,加上孩子日漸長大,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盛海琳如今已經即將七十歲,還在全國到處做健康講座。我們常說七十古來稀,七十歲的人生本來應該安享晚年,但是對於一個70歲的老人還要一年四季到處為生計奔波,的確是很辛苦。
和盛海琳相比,這對夫妻生孩子的年齡更大,在他們的後半生中,網友總結了最難的三個問題。
首先,身體健康的不確定
生孩子之前,盛海琳夫妻的身體也很健康,有了孩子盛海琳的老伴突然中風了,老伴生活都不能自理,更多的還需要家人的照顧,對於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一下既要照顧老伴還要照顧孩子,身體的精力根本不夠。
雖然這位田女士的丈夫黃先生說,奔著110歲活,但是未來的風險很多是不可預測的,尤其是老年人的身體風險,會比年輕人更加容易罹患更多的疾病。而且田女士之前就有犯過腦梗的經歷,加上照顧孩子會更加的操勞,無形中身體健康風險會變得更高。
夫妻兩人中一旦有一人生病或者倒下,對於這樣的家庭從來都是致命的,養育孩子的花費、養老的花費可能讓原本還寬裕的家庭一下子變得舉步維艱。
其次,能不能把孩子養大成人
68歲孩子才剛出生,等夫妻兩人都80歲的時候,孩子才十一二歲。雖然很多人說今天的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但是更多的時候是爺爺奶奶管上學前,父母負責孩子上學後,讓七十多歲的老人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上興趣班,不管是體力上,還是老人的思想上,可能都會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80歲的老人,更多的時候還是需要家人的照顧。
第三,父母的幸福可能是子女的痛苦
盛海琳雖然是高齡產婦,但是她是失獨媽媽。
這位田女士和黃先生不一樣,他們有一兒一女,大兒子幾年四十多歲,大孫女上大學,小孫女上初中,也就是說這個小女兒比自己的小孫女還要小14歲,自從妻子生了孩子之後,黃先生的孩子就沒有來過醫院,女兒曾勸母親把孩子打了,還說如果非要生下來就斷絕母子關係。
可見孩子們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突然面對這個妹妹,比自己的孩子還要小,子女難以接受實在是在正常不過。
對於子女來說,父母年紀大了,自己有家庭,既要兼顧自己的家庭還需要照顧父母,突然間多出個妹妹,一旦父母有個三長兩短,這孩子怎麼辦?是兒子照顧還是女兒照顧,怎樣去照顧,自己的孩子比自己的妹妹年齡都大。
雖然兩夫妻說不麻煩兒女,但是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都是未知,一旦有任何意外,子女又該如何來選擇,作為子女可能很難做出選擇。
所以說,雖然是夫妻擁有生育權,但是我們人類是群居生物,我們有著倫理道德,高齡產婦生孩子不僅僅是能不能生的問題,更多的應該考慮生之後的一系列問題。所以建議高齡產婦生孩子還是需要慎重考慮,畢竟我們生孩子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彼此成為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