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升初政策變化非常大,不僅讓今年的小升初家長有些措手不及,也打亂了不少低年級家長的計劃,平時也有不少四、五年級的家長諮詢該怎麼來準備小升初。
說實話,今年的政策,的確是在民辦擇校這塊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從去年的情況來看,3、4、5月份是機構組織各種私下考試的時間點,家長們也都在各個群裡討論考試結果。但今年受政策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我知道的小考大部分都取消了。之前用小號加過一些群,但群內基本沒有任何活動消息。
但話又說回來,今年只是對民辦入學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對公辦學校來講,卻沒有任何影響,有些公立學校甚至比往年動作更大。加之今年的政策對家長來講還是非常友好,因此還是存在一部分空間。
因此基於目前的情況,也給大家提供幾點思路,供大家參考。
公立學校的途徑,主要就是區三好+調考、自主投遞簡歷、5+4學校和學區房四種方式,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幾種方式的受眾群體。
區三好+調考受眾群體: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
自主投遞簡歷受眾群體:高新區、武侯區、成華區、青羊區、錦江區
5+4學校受眾群體:錦江區、武侯區、金牛區、青羊區、高新區
學區房受眾群體:青羊區、錦江區、高新區
各區排名分先後!
因為沒掌握到金牛區的具體情況,所以此處並未提及,但歡迎金牛區的家長私聊爆料~
接下來就詳細來說一下各種情況的操作方式:
關於區三好+調考和自主簡歷投遞的操作方式,之前在小升初公立學校暗線招生方式介紹一文中已經有過詳細介紹,因此今天就不打算詳細闡述,還沒看過這篇文章的家長可以戳藍色字體回顧。
但這裡有一點需要補充一下:其實武侯區、成華區和高新區大部分學校對區三好都沒有那麼執著,都只是看中調考成績。但高新區零星的幾(一)所學校除了調考之外還會看區三好。
因此高新區的家長就要注意了,要是有想法的話,就最好能在四五年級拿個區三好,這樣就比較穩妥(六年級發得比較晚,不敢保證能派上用場)。但是調考也要重視才行,因為要求是真的高。
然後就是5+4學校,剛才講到受眾群體就錦江區、武侯區、金牛區、青羊區、高新區五個區,主要是因為現階段5+4學校就分布在這幾個區,因此這幾個區是可以趕上這一波紅利。
但也要注意,不同的5+4學校,報名門檻也不一樣。
比如像七中育才學道,就只是要求學生的戶籍在報名期間要在錦江區的1、2、3片區,如果戶籍沒在就不得行。
2019年七中育才學道分校5+4報名條件
金牛實驗不僅要要求戶籍,還會要求學籍,因此在範圍內的就千萬別錯過報名,不在範圍的想去可能還要想想其他的辦法。
2019年金牛實驗5+4項目班報名條件
鐵中府河,從官方給出的消息來看,主要是針對學校內部生源,但從金牛區家長爆料來看,某些時候鐵中府河還是會去金牛區的部分小學進行宣講,而且報名條件也沒有金牛實驗那麼高,因此也是可以作為備選方案。
2019年鐵中府河5+4項目班報名條件
武侯區5+4學校一開始其實只有石室雙楠和棕北西區,但這兩年北二外也上線了5+4項目,因此家長都可以關注一下。依稀記得去年石室雙楠5+4的要求是五下調考206分,北二外略高一點點,棕北西區要求暫時不清楚。
玉林肖家河,依稀記得也是會通過調考成績進行選拔。青羊區的石室蜀華,目前比較多的說法就是通過智慧營篩選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但是家長也可以在五下的時候去學校諮詢,說不定也有機會。
最後就是補充一下:5+4學制,指的是5年小學+4年初中。所以5+4學校的報名時間都是在五年級下期期末考試結束之後開始報名。
另外,目前只有七中育才學道分校和金牛實驗會公布對應的招生簡章,其他學校都需要家長自己去學校諮詢。
最後便是學區房,目前能稱得上學區房的地區,我個人認為只有青二、青五、錦二、高四這四個片區。
關於這四個片區的排名,我個人是這樣想的,要是只考慮幼小+小初,建議青二、青五;如果更考慮初中+高中,錦二和高四就比較適合,而且錦二還多一次5+4入學的機會,因此家長可根據自家情況進行選擇。
其次便是關於落戶的問題,目前政策對落戶時間沒有任何要求,因此只要在六年級下期信息採集之前遷好戶口即可。但保險起見還是要提前落戶,尤其是低年級家長。
關於民辦學校,我說實話,現階段能準備的東西的確不多,目前能想到的,且家長能付諸實踐的,大概就只有轉學考。
溫馨提示:目前政策禁止民辦小學舉行轉學考活動~
但近兩年部分新開的私立學校,還有一些關注度不高的民辦學校,還是會有一定的轉學空間,所以家長可以去相應學校打聽諮詢一下。
但是選擇的話,建議優先考慮一下九年一貫制學校,這樣轉過去,至少在小升初階段,還是能享受直升的權利,比單小學性價比更高。
除此之外,就暫無更多行之有效的準備方式了。
總的來說,在今年政策改變之後,進入民辦學校的難度的確比往年更高,加之禁止轉學考,家長能選擇的方式會更少。
但是在公辦學校這塊,可以選擇的空間就比民辦學校來得更多,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優先準備一下公立學校的入學途徑,然後再根據政策情況選擇民辦學校。
同時因為今年政策只允許家長填報一個民辦學校的志願,秋天也發現不少家長放棄二流民辦的搖號機會選擇了對口的公立學校。
隨著優質生源流向公辦,公辦學校的梯隊結構將迎來重構。隨著優質生源的加入,這些學校辦學質量將迎來提升,從而實現梯隊躍遷。往後的公辦學校,說不定也會有逆襲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