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深愛音樂的人,都可以「穿越每個平行,見到那個想見的人」。
作者 | 周矗
編輯 | 語境
暗黃色的燈光下,一排排學生桌椅若隱若現。一聲鼓點後,伍佰和樂隊出現在了舞臺中央。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因為一部大熱臺劇《想見你》,這首伍佰於1996年演唱的《Last Dance》,成了無數人腦海中魂牽夢繞的聲音,也成了近期全民K歌上用戶翻唱最多的一首歌。
時間似乎回到了1998年,臺下坐著的,是因這首歌而改變命運的三個人。他們是《想見你》中的李子維、黃雨萱和莫俊傑,也是演員許光漢、柯佳嬿和施柏宇。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這首歌只要一響起,劇中人就會進行一次時空穿越。或是27歲的黃雨萱回到1998年,與李子維談一場浪漫的校園戀愛;又或是遭遇車禍的李子維穿越到2010年,去見那個還在上大學的黃雨萱。
在這首歌的評論區下,很多歌迷劇迷許下了「穿越」的願望。他們期待著和劇中人一樣,只要聽到卡帶的那句「就是現在」,就能回到過去,重振那個卑微、膽怯的自己,也找回學生時代那段因羞澀而無疾而終的愛情。
可惜的是,這首歌在劇中從頭至尾只「躺」一盒磁帶中,李子維、黃雨萱和莫俊傑都沒有看過伍佰的演唱會。最後,黃雨萱還為了拯救大家的生命,燒毀了這盤磁帶,與深愛的李子維再未於同一時空出現。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4月15日,在TME Live《想見你》OST彩蛋音樂會的現場,三個人終於打破了時空界限,一起聽了一場伍佰的演唱會,成全了無數劇迷的意難平。
除伍佰之外,《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原唱八三夭樂隊,《看見你的聲音》原唱陳零九,《Someday or One day》原唱孫盛希也來到了音樂會中,現場演繹《想見你》中這些熟悉的旋律。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這場「彩蛋」音樂會,創新性地打破了音樂與影視的壁壘,把劇情與現場Live結合在了一起。劇迷們不但能再次見到「鳳南小分隊」同框,聽到Live版的主題曲,還能在音樂會的諸多細節中找到真正的「彩蛋」。
主持人黃子佼胸前佩戴的的32,是黃雨萱和李子維相遇的標記。現場嘉賓就座的的沙發,是黃雨萱和王詮勝的同款;《Someday or One day》的舞臺是關住黃雨萱和陳韻如的心房;《Last Dance》的舞臺是鳳南中學的教室,陳韻如的座位上擺滿了當年的文具;陳零九唱歌的樓梯,是莫俊傑看著陳韻如的地方......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屏幕外,超過600萬劇迷與三個人一起聽了這場演唱會,相當於同時在75個鳥巢,260個小巨蛋,480個紅磡開滿場演唱會。當晚,這場特別的演唱會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位,微博網友說,這次TME真的用心了。
音樂會結束後,TME Live在官博裡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原因很簡單,因為愛。謝謝他們曾經帶給我們的愛與感動,這也是我們對他們,並沒有因為『全劇終』而終結的愛。」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TME live的項目負責人西卡向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透露,他們的團隊裡有很多劇迷,閒聊的時候,總會提到劇中的經典歌曲《Last Dance》live,並表達出讓李子維和黃雨萱一起看伍佰演唱會的小心願。於是大家一拍即合,馬上開始著手準備這場特別的音樂會。
為了這場演唱會,西卡熬了幾個通宵。因為所有的節目流程和宣發物料,都要七組主創和經紀人統一確認。
「和『拼盤演出』不一樣的是,這場音樂會的主創之間都很熟,他們對這場音樂會非常有感情,是音樂會的「靈魂」......所以從現場置景、環節設定,到傳播素材,都需要對劇情和藝人,甚至藝人之間的關係有足夠了解,這樣呈現出來的效果才能同時觸動到主創、劇迷和樂迷。」西卡說。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八三夭831
當晚,「鳳南小分隊」看伍佰演唱會時浮現出的笑容,劇迷們的狂歡,以及他們自發在微博上刷的話題#想見你音樂會細節#,讓整個TME Live團隊久久不能忘懷。
這場音樂會傳遞的,不僅僅是大家對於李子維和黃雨萱的愛,更是對於音樂本身的愛。
音樂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符號,它的本質是靈魂與情感的共振。一段簡單的旋律,可以讓人瞬間潸然淚下;一聲輕輕的吟唱,可以讓人魂歸故裡;一首動人的歌謠,可以讓人剎那間大徹大悟;一首《Last dance》,足已讓很多人相信,這首歌可以把自己帶到想見的人身邊。
現場是音樂的靈魂。耳機裡的音樂是「冷」的,但現場的音樂是「活」的。除了歌聲本身,聽眾還能感受到音響、舞美效果、即興感,現場熱血的氣氛,與歌手進行靈魂對話。
然而,疫情讓聽線下Live成了奢侈品。很多平臺把音樂會搬到了線上,B站和摩登天空攜手推出「宅草莓不是音樂節」;抖音舉辦「DOULive沙發音樂會」;快手推出了「民謠在路上」YUN音樂節等。既有居家直播,也有過往演出的拼接。
TME live的推出則讓人眼前一亮,它原本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原定於今春推出的『線下+線上』演出生態業務。
為了彌補疫情期歌迷的「精神食糧」,3月10日,首輪「TMElive」(beta)版率先上線,以超現場線上音樂會形式與用戶見面,並保持了live真正的精髓與品質。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這些特殊時期的『再就業』live,看起來(和過去)一樣,其實要求更高。」TME live項目負責人西卡說。
音效差是Live最致命的弱點。為了儘可能保證品質,TME Live使用了領先的聲場研究、流媒體傳輸等技術,以最高規格和規劃製作live內容,打造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3月14日,楊丞琳成為第一個登上TME Live舞臺的歌手。90分鐘的線上音樂會裡,她不但演唱了新專輯中的八首新作,還演唱了《雨愛》《曖昧》等經典老歌。這一晚,150萬觀眾「走進了」她的音樂現場,通過實時彈幕與楊丞琳對話。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楊丞琳說,在這個現場感覺與觀眾更近,有跟「那個人」對話一樣的沉浸感。
樂評人愛地人說,他以為TME Live只是將Live進行視頻化的線上傳輸和輸出,但沒想到這場音樂會既有歌迷互動,又有三個不同機位的切換。在還原了現場音質的基礎上,還給聽眾提供了親歷Live都沒辦法體驗的新視角。
A-Lin在線上音樂會演唱《完整的浪漫》時,突然打了個嗝,歌聲在600萬在線聽眾面前瞬間「斷檔」。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登臺前吃了個便當,隨後又為歌迷重新唱了一次。因此,歌迷們愛屋及烏地為「靈魂歌姬」加冕了「打嗝天后」的愛稱。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在TME Live的舞臺上,布景的一次性,歌手的One Take,都是線上音樂會的「獨一無二」。時間緊、壓力大、不可控因素更多,做好一場Live音樂會比線下演唱會更難。
為了能滿足與歌迷的實時互動,TME Live大膽嘗試了「one take」直播,無修音,無剪輯。歌手要具備無「濾鏡」的唱功,技術團隊也要具備實時處理直播信號、平衡錄音與成音的能力。
彈幕裡,很多歌迷還不知道這場音樂會是直播。在A-lin應歌迷要求,唱起那首熟悉的《給我一個理由忘記》時,現場Live的互動體驗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
4月15日,「奶茶」劉若英用歌聲帶歌迷回到了青蔥歲月:
過去,我們曾對那個人付出青春這麼多年,卻只換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
後來,我們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現在,我們希望自己能大膽地走吧,走吧,因為「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
當《後來》的旋律響起,「奶茶」伸出了手臂,五湖四海的歌迷都心照不宣地跟唱了起來。這些承載了無數人青春的旋律,挑動著歌迷的心弦和淚腺。#劉若英演唱會太好哭了#話題,登上了當晚的微博熱搜。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截至4月17日,TME Live團隊在一個月內完成了五場音樂會直播,迎來了楊丞琳、林俊傑、A-Lin、《想見你》主創、劉若英等多組藝人,後面三場僅在同一周內完成。歌手們雖因疫情取消或推遲了演唱會計劃,但卻以這樣的特別的方式與歌迷「見面」。
從樂迷的反饋來看,TME Live達到了團隊的初衷——「打破邊界,讓音樂無時無地陪伴大家」。它最大程度還原了音樂的「參與感」,就像那盤伍佰的磁帶,把我們送到了自己想見的音樂人面前,讓音樂完成了「穿越時空」的使命。
圖片來源:@TMElive官方微博
為了保證更好的音樂聽感,劉若英專場之後,TME Live將在5月帶來全新的演出。西卡透露,未來「TMElive」的舞臺還會出現更多的頂尖音樂人,也會有更多元的演出模式。
因為疫情,很多人被迫退掉了演唱會的票,這可能是他們過去一年最大的願望;很多人沒辦法與心愛的人一起聽音樂節,這可能是他們現在最想做的一件事。
這些失落和遺憾,或許會在歌手們開口的一瞬間得到治癒。每一個深愛音樂的人,都可以在TME Live的舞臺上,「穿越每個平行,見到那個想見的人」。
下一場TME Live,又將帶我們去向哪裡呢?
END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新媒體@刺蝟公社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網際網路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業、二次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