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蚊香 滅蚊片 滅蚊液 今夏滅蚊產品你會選什麼?
滅蚊片依然是市民的首選,嬰幼兒房間最好用物理方式滅蚊、驅蚊
市場晴雨表
夏季除了高溫,最煩人的莫過於蚊蟲。除了最傳統的蚊香,滅蚊片、滅蚊液驅蚊,如今,驅蚊手環、驅蚊燈、滅蚊拍等新產品也出現在市場上。到底哪個最適合?什麼樣的「有效成分」才是安全的?
本期市場晴雨表,我們一同關注滅蚊用具市場。
滅蚊片依然最受歡迎
重慶晨報記者從市內多家大型超市了解到,今年滅蚊市場從3月底開始便逐漸火爆,目前已經達到一個銷售高峰,較往年有所提前。
大型超市裡賣的相關滅蚊產品比較全,而在社區超市裡,蚊香、滅蚊拍和滅蚊液佔了絕大多數。
目前,消費者最願意接受的還是滅蚊片。觀音橋一家超市裡,促銷員預計滅蚊片的銷售量要佔六成,在江北洋河片區一家社區超市裡,滅蚊片的銷售佔比幾乎超過8成。
「滅蚊片之所以賣得好,可能還是消費者對安全的考慮。」一家知名滅蚊產品批發商說。
大多數產品標註「微毒」
大多知名品牌蚊香、滅蚊片和驅蚊液的外包裝上均標有農藥登記證號,一名導購員介紹,大部分滅蚊產品在投入生產之前,都會通過一定的藥效、毒理性實驗,確保對人體、環境沒有危害才能上市。
業內人士稱,驅蚊產品除了取得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外,還必須有農業部門發放的農藥登記證號和農藥生產許可證,並在外包裝上明示後,才能銷售。
大部分的品牌驅蚊產品外包裝上都會標註「微毒」等字樣。不過一些品牌並未標註,只是有介紹急救的相關方式,而這屬於違規行為。
如何使用才安全?
在標記微毒的滅蚊產品外包裝上,一般還標有「總有效成分」,而這種有效成分大多是「炔丙菊酯」、「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幾乎都是菊酯類化合物。據業內人士介紹,菊酯類化合物原則上對人體是相對安全的,但長時間在密閉空間中使用依然有害於人體。
目前在售的各類蚊香均含有菊酯類成分,品牌不同含量也不相同,高的有0.08%,低的有0.012%。在蚊香的外包裝上都標有注意事項:「勿讓兒童玩耍,孕婦慎用;勿在門窗緊閉的情況下使用,注意適當通風」等。
驅蚊產品的毒性與使用空間大小有關,但很少有產品標明使用空間大小。一些大品牌都會對其產品使用空間標註「使用房間大小」,一般在22平方米到30平方米左右。
嬰幼兒房間最好物理驅蚊
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品牌的滅蚊產品都有專門針對兒童或嬰兒的,但這些產品中,菊酯類化合物依然是主要成分,只是低於本品牌普通滅蚊產品的相關含量。
西南大學農藥學專業一位老師表示,菊酯類的化合物長期在密閉空間使用會對兒童本來較弱的呼吸系統造成影響,他建議兒童房間最好使用物理方式滅蚊、驅蚊,比如蚊帳。同時,他還表示,空調房中最好少用滅蚊產品,因為空調房裡空氣流通不夠,容易使菊酯類產品濃度升高,長期使用對人體有一定傷害。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