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本篇宿由會從3個階段將韓語入門製成計劃供你參考,方法因人而異,覺得合適歡迎你參考服用。全文較長,文末有列印連結,建議慢慢收藏看~~願你看完之後能更高效地開啟韓語自學之路。
回顧2018年,宿由聽到身邊自學的朋友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韓語好難啊,都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
確實,韓語自學蠻難的,但學什麼不難?擔憂和猶豫只會讓你止步不前,學會方法+堅持可以克服一切,不管過去怎樣,新階段開始,要告訴自己——2019,我一定可以把韓語學好!
對於零基礎的人來說,韓語入門先從基礎的發音、單詞、簡單句開始。我這裡的【入門】是指:
①準確發音
②熟悉基礎單詞(如常見名詞、動詞及形容詞)
③知道句型結構、能簡單造句
如果以上有一點沒做到,說明你還沒有把基礎打好,就別急著去學音變和語法了。
按照上面三個入門標準,零基礎先從發音開始。像學英文那樣,我們要先去了解「音標」,就是韓語的發音元素。
韓語一共有40個發音元素,分元音和輔音,每一個字母都有相對應的發音。如上圖,我將發音注釋標在每個元素的小括號裡的了,方便大家自學也能讀。
要注意的是:表格裡有一些元音發音是相同的,如第一行的「ㅓ」和「ㅗ」,同讀「o」的音。我記得當時我老師教我的時候,這兩者發音是有區別的,通過嘴型稍有不同,發出的音略微不同。
再看到輔音發音,例如「ㄱ」這個音,有時候發「g」的音,有時候發「k」的音。一般,單獨讀的時候發k,放在句子裡的時候讀g或k都行,這個沒有硬性規定。再例如,가다裡的가讀「ka」,다가가다這個詞裡的兩個가都讀「ga」。這是因為,當가前面有字母時我們會習慣性將這個가念作ga。
但在實際韓語交流的時候,大家並沒有很「認真」區別兩者的發音,因為發音相似,所以聽起來也相似。所以,韓語初學者並不需要刁鑽地去區分這些音似的讀音,完全可以通讀,但在寫韓語的時候則需要明確區分。
請記住務必把這張發音表列印下來,每天念三遍,一個禮拜去記應該沒問題。當時宿由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僅發音階段就給我們兩個禮拜去熟悉去背,否則無法開始下面的課程,可見發音部分尤為重要。
讀音大家按照上面的「拼音注釋」去讀,如果還是感到困難,推薦韓語發音的app或者進入這個網站就可以聽到發音:
https://kr.hujiang.com/fayinbiao/#pindu
哦,對了。如果你也是那種看幾眼就能背下來的話那就更好了。如果不能,就乖乖地每天練習發音吧。我建議也買本韓文字帖,每天練發音的時候可以一邊寫一邊背,而且字帖有筆劃順序,還能教你怎麼寫,效果很ok↓
記得當時推薦字帖的時候,有朋友驚訝了,問我竟然韓語也有字帖?我說當然有啊!而且還和中文字帖一樣,有很多種字體呢。大家自己去網上找,或者直接看我推薦這本很不錯,網上就有的買,每天練一頁,一物二用哈↓
然後,熟記每個發音元素之後,我們開始需要了解各字母之間組合成的音節。
音節 = 一個韓文字,如 「한국어」 就是三個音節。該詞漢語意思:韓國語。我們按照「左上,右上,下」的順序拼起來發音即可。如「韓」這個字:
可以看到,左上方的「ㅎ」就是輔音,右上方的「ㅏ」是元音,底下有另一個輔音「ㄴ」作了收音。
無論一個韓語字是簡單還是複雜,基本上都是一個輔音+元音或一個元音+輔音或一個輔音+一個元音+一個收音構成。收音是由輔音構成的。
我們再來總結一些發音規則。
1、單個元音
아 어 오 우 .
一個元音就可以單獨構成一個音節,這時位於首音的「ㅇ」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輔音,是一種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的符號,沒有實際音值,不發音。
2、輔音+元音고 나 미 소 .
輔音不能單獨構成一個音節,它必須與元音結合才能構成音節,拼寫時輔音字母可以位於元音字母的左側或上方。
3、元音+輔音+輔音收音억 암 온 양 .
上面四個音節中的末尾「ㄱ」「ㅁ」「ㄴ」「ㅇ」也是輔音,但我們將這類放在末尾的音叫收音。(相反,輔音放在開頭叫首音)
*注意:輔音「ㅇ」位於首音時不發音(只是用來當裝飾),位於尾音作收音時發音,有點像拼音的後鼻音的讀法,是有實際讀音的。
*另外:輔音中的緊音「ㄸ ㅃ ㅉ 」只能作首音,不能做收音,意思是這幾個輔音可以放在詞首,不能放在詞末。
發音元素組合之後,有可能會發生發音的變化,很重要,也是入門階段要掌握的,我之前總結過很詳細,你可以點擊右邊連結看我總結的發音音變筆記:韓語筆記︱學發音時要掌握的音變,看這篇就夠!
發音之後,音節的組合就形成了一個個單詞,在這個階段,很多人都是直接拿著單詞書開始一通背誦,背了又忘,忘了又背,效率很低。宿由建議千萬別這樣背單詞,不如輕鬆些,在學單詞之前,先了解韓文基本背景,這對你記單詞很有幫助:
韓語的歷史不過兩千五百多年,在以前韓語是沒有官方文字的,受中國影響,他們都是用中文來標記韓語。
什麼意思呢?很簡單,韓國人在以前,說是說的韓語,但是寫是用中文寫,所以我們看很多古裝韓劇裡,經常看到他們的牌匾或是書信裡都是寫的漢字,因為在1443年以前他們是沒有韓字的。
那麼韓字怎麼來的呢?是由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於1443年創建訓民正音(훈민정음,即朝鮮諺文)而來。自那以後韓語終於有對應的一套韓文。所以世宗大王在韓國的地位可想而知。
▲ 位於首爾市中心的世宗大王像
▲ 在韓元上也能看到世宗大王頭像
▲ 每年10月9日是韓文日,以紀念世宗大王創製韓文
由於受漢字影響深遠,韓語中近70%的詞彙是漢字詞,讀起來很像普通話或是中國內陸方言,如:「고집 固執、수학 數學」這些詞。
另外近10%來自英法日等外來語,如:「버스bus、카드card、크림cream」等詞。(這些外來詞是全民使用的,但其實現在很多韓國年輕人也很喜歡將一些韓語固有詞用英文的念法念出來,無可厚非,語言大家聽得懂就好)
剩下20%就是韓語固有詞。看圖更清楚↓
em,這麼一理解,其實韓語算容易學的了。而且還有這麼多是漢字詞,對於生下來就會中文的我們來說,背單詞很友好了!
接下來宿由分享一些入門階段記單詞方法供你參考,記住,是入門階段哦,不涉及做題或聽電臺記單詞之類的哈。
一、分類記憶
入門階段的單詞主要是需要了解日常接觸到的基礎單詞,如水果、天氣、日期、問候語等,分類記憶可以按照這樣的類別進行記憶,也可以是按照詞性或者單詞結構進行分類。
按照詞義進行分類背誦,像這樣↓
動詞分類記憶↓
形容詞分類記憶↓
反義詞對比記憶↓
漢字詞分類記憶↓
外來詞分類記憶↓
這些筆記的列印資料我都會在文末放出來,基本可以包含入門所有單詞了。想要學的朋友可以按照我已經整理好的這些分類表格去記憶,不要盲目拿著一本詞典從頭背到尾啦。
二、大聲讀,大聲念
這是一個好方法。根據瘋狂英語演變而來,記英文單詞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就是大聲讀,不是一般的大聲,是很大聲!而且要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讀一百遍一千遍。
▲ 圖片源於網絡
我念書期間會大清早五六點去學校後山,趁沒人放聲朗讀!一定要刻意大聲讀,大腦記憶更深!每天可以拿著單詞表,一個個念,堅持下來效果超好,就看你有沒有毅力了。
三、記單詞小本子
我很喜歡將單詞記錄在小本子上。早上起床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今天記10個,明天記10個……習慣將單詞本揣褲兜裡或是放小包包,上廁所、等公車、等上菜的碎片時間都可以拿出來記記單詞。
▲ 像這樣的小本本我大約寫了二十多本,簡直幸福得不行,曾經那麼努力過的歲月,現在都成為我珍貴的寶貝。
如果你懶得寫單詞本,也可以買隨身單詞冊,然後搭配我之前幫你們整理好的單詞列印資料一起看,效果棒棒的↓
四、睡前回憶
不知道大家睡前除了抹護膚品之外還有什麼是必做的事?我會躺在床上回顧今天的事情,包括今天記憶的十個單詞。一旦發現自己回憶不起來,立刻起身拿出小本本看是哪個單詞沒記住。
直到完全能憑記憶回憶出來,那就ok,放下本子,睡覺去吧!(這個方法考前那幾天試試效果也很不錯)
五、記單詞app(專心用一個就夠了)
大家都會藉助手機app記單詞,我用過幾個,發現太雜了,最後常用的只剩一個:滬江開心詞場。
它裡面有很多單詞本,我們選擇入門級別,然後一關一關攻克,也會有測試和競賽,不顯枯燥↓
六、寫日記的時候強迫用韓語單詞
如果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可以在寫的時候,遇到會寫的簡單單詞就儘量用韓文寫,因為在寫的時候會開始記憶,遇到哪個單詞不會就趕緊去查字典。
說到查單詞,可以用方便快捷的NAVER↓
也可以查詞典~之前推薦過一本一直很喜歡也非常實用的袖珍韓漢詞典哦↓
查字典的時候要注意,所有的動詞和形容詞(名詞除外)都以該單詞的原型出現在字典裡。所以無論在生活中遇見了什麼單詞不會的,一定要查這個單詞的原型。不然你在詞典裡是找不到的↓
比如:你在韓語學習的過程中看到這樣一句話:오셨어요?但你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你要藉助詞典查詢。這時你要查的不是오셨어요,而是오다。
懂了嗎?還沒懂的話可以點擊右邊連結看更詳細的表達吧:為什麼每個韓語單詞後面都有個다?它是什麼意思?
發音、單詞部分之後要掌握句型和簡單句了。韓語句型和中文不太一樣,比如,我愛你,在韓文裡的結構是「我 你 愛」,即「主語 + 賓語 + 謂語」的結構。
說話人自己為主語時,主語可以省略,直接「賓語+謂語」,如「(我)愛你」,直接說成「널 사랑합니다」,或者賓語直接就是對方的情況下,可以將謂語也省略,如「사랑합니다」。(讀法:撒浪含m你大)
「主語 + 賓語 + 謂語」是韓語最基本的句型結構,也是我們入門句型必須要了解的。
韓語依靠詞尾來表示每個詞在句中的地位和語法功能。詞尾變化來表現說話者對聽話者所表明的意圖、方式。如「읽다」(讀)的四種句型方式:
陳述句:책을 읽습니다. 讀書。
疑問句:책을 읽습니까? 讀書嗎?
命令句:책을 읽으십시오. 請讀書吧。
共動句:책을 읽읍시다. 咱們一起讀書吧!
另外,除了上述的簡單句型,還有一些輔助成分,入門階段也可以共同掌握。
補語:是對謂語起補充說明作用的句子成分,表示轉成的事物或被否定的事物。
나는 학생이 아니다. 我不是學生。(被否定的事物)
얼음이 물이 되었다. 冰化成了水。(轉成的事物)
狀語:主要從狀態、程度、數量、時間、原因、目的等角度,限定、修飾動詞、形容詞以及某些副詞的成分。
꽃이 활짝 피었다. 花兒盛開了。(表程度)
그는 아침에 왔다. 他早晨來的。(時間狀語)
獨立語:不介入句子結構,只是對整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起協助作用的成分。
獨立語的主要表現手段如下:
1)感嘆詞
아이구,내 허리야. 哎呀,我的腰啊。
2)體詞
어머니,은행에 다녀오겠어요. 媽媽,我去趟銀行。
另外,剛開始學韓語的朋友應該會遇到一個問題,은/는和이/가的區別?
은/는和이/가都是放在名詞後的助詞,沒有實際的意思,是放在名詞後面表示這個名詞在句子裡的成分。簡單說個區分:
一般은/는是強調後面,이/가強調前面。
1、저는 숙여입니다. 我是宿由。
2、제가 숙여입니다. 我就是宿由。
第一個句子用는,第二個句子用가。
當做自我介紹時,我會說저는 숙여입니다.因為我站在大家面前,大家都知道是我,那麼,聽別人自我介紹時,你是要聽我?還是聽我叫什麼名字呢?很顯然是我後面要說的內容,重點聽的是「我是叫宿由」。所以說은/는是強調後面的內容。所以當初次見面說「我的名字是宿由」時,重點聽的是「宿由」而不是「我」。
相反第二個句子:
이/가強調前面。當有人對著很多人喊:誰叫宿由啊?這個時候我回答:我叫宿由。(제가 숙여입니다.)。這個時候名詞助詞用가。
如果你還不是很懂的話,我會陸續出些簡單的詞尾語法知識點,會更詳細地教自學的朋友學會的。
講到這裡,入門句型結構大致了解,當然你也可以藉助宿由整理的韓國語用語句型來進行例句學習咯↓
好啦,看到這裡的朋友你真的很有心!相信你學韓語的心是很堅定的了!我將今天這期《入門指南》所有涉及到的列印資料都整理好了,你可以長按識別下圖的小程序二維碼直接領取哈↓
文件夾裡包含以下資料:
是的,需要付一丟丟辛苦費哈。不多,集合打包所以很優惠。但如果不想付費的話,後臺回復「入門指南」,可以獲取免費條件喔。
今天就到這裡啦。希望可以給到入門的朋友一些幫助哦。有什麼問題留言問我吧。安娘~表白一波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