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一節我們聊了如何調整照片曝光,本節中將為大家講解,如何在LR中調整照片顏色。一張照片是否好看,曝光與顏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將組合使用各種調整工具,讓大家更快速的了解LR調整功能。
先看看素材照片:
照片內容是在某處山頂拍攝傍晚的山峰,老規矩,我們先來給照片挑毛病:曝光還算正常,四邊有暗角,顯得照片明暗不平衡,灰度較大,不通透。色彩平淡,構圖傾斜不穩定(這個看個人審美習慣)。
好了,根據這些問題,我們使用各種調整工具,逐一把它們解決掉。首先介紹個新工具:鏡頭校正。LR軟體信息庫中,內置了很多款不同型號的鏡頭參數,由於廣角鏡頭拍攝,很容易產生畸變,鏡頭校正就是為處理這些畸變準備的,我們先看一下工具面板:
在此面板下,當你滑鼠勾選「啟用配置文件校正」後,LR軟體就會自動讀取拍攝時使用的鏡頭配置文件,大家可以看到上圖中的信息,品牌是適馬鏡頭,型號是20mm F1.8。讀取出鏡頭信息後,LR軟體就會自動匹配配置文件,糾正鏡頭畸變。還有一種情況,比如使用不常見的副廠鏡頭時,軟體中未必會有該鏡頭的配置文件,那麼你可以在型號中,自行選擇與鏡頭接近的配置文件進行調整。打個比方:假設我使用圖麗的12-24鏡頭拍攝了照片,到LR軟體中,找不到此款鏡頭的配置文件,那麼我就點擊配置文件下拉菜單,選擇與之焦段相同的其他品牌鏡頭配置文件,比如我選擇尼康的12-24,也時可以糾正鏡頭畸變的。
這個調整大家自己操作的時候,會在照片中看到變化。這個功能非常好用,大家在日常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後,在照片調整時,記得要使用「鏡頭校正」。
現在做好了鏡頭校正,視線回到照片上來,針對上述的那些問題,逐個來解決。
先來處理灰度,進入「基本」面板,適當降低一點曝光值,再來增加對比度,將高光壓暗,把因為過曝而失去的天空細節還原回來。
提亮陰影區域,讓暗部亮度增加,去除暗角。調整白色和黑色,加大照片明暗對比。
調整清晰度和去朦朧,進一步減少照片灰度,去朦朧在消除照片灰度中作用很大,以後會很常用。
增加鮮豔度,讓畫面顏色豔麗一點。現在看看效果:
與原圖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通透了不少。但是光調整了曝光參數還不夠,接下來進入「HSL」面板,針對顏色進行處理。進入此面板時,滑鼠要點擊「HSL」三個英文字母,如果點擊了「顏色」,會進入另一種調整模式。功能一樣,看個人習慣吧,我是習慣在「HSL」中進行調整的。
調整前,做個名詞解釋:HSL就是色彩三要素:「色相」、「飽和度」、「明亮度」的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你們看,這樣學習多好,邊研究工具,邊了解理論。掌聲在哪裡!
好了,先來調整照片的飽和度吧,在HSL面板中,點擊「飽和度」菜單,進入飽和度調整區。由於照片拍攝時間是黃昏時分,此時陽光的顏色是很暖的,照射在山體上也該是暖色,所以我在增強了紅色和橙色的飽和度,讓整體顏色更加靠近黃昏的感覺。
降低黃色飽和度,讓晚霞的顏色過渡的更均勻。
再增加藍色飽和度,讓天空更藍,從而在色彩上形成強烈反差。
看看初步調整的效果:
顏色已經逐漸豐滿起來了,還要繼續細化,接下來進入「明亮度」調整區,降低橙色和黃色明亮度,使這兩個顏色暗一點,目的是降低天空高光區域中的顏色亮度,使顏色過渡均勻,再降低藍色明亮度,把藍色的天空變暗一些。
再來看看,天空剛光區域的層次是不是更分明了。調色就是這樣,在每一個不起眼不明顯的步驟中,逐步完成對照片的調整。
說到這裡,插播一條小技巧,大家看右側的各種調整區域,一旦都點開,好長的一大條,怎樣能讓這些工具欄變得精簡一些呢,乾貨來了,大家注意看,每個面板最右邊都有個小三角形,是實心的,按住鍵盤上的ALT鍵,滑鼠左鍵點擊一下任意一個小三角,就會看到這些三角形變成由很多小點點組成的,這時候除了你點開的工具面板,其他面板都自動摺疊了。當你再去點擊其他面板,那麼當前使用這個面板又會自動摺疊,這樣右邊的工具欄就變得整潔乾淨了。
來,我們繼續回到主題,點擊「分離色調」面板,為照片的高光區域定個色調。將高光的色相調整到橙色,這樣整張照片的亮部就都偏向橙色了,調整下方飽和度滑塊,設置適當的飽和度:
照片整體看來,又偏暖了一些。接下來進入最下方的「較準」面板,最後細化一下顏色。拖動滑塊將三原色分別做出調整,讓照片顏色更加豐滿:
到這裡,顏色調整也就完成了,我們做一下前後對比:
差距還是蠻大的,曝光正常了,照片中也沒有過曝或過暗的區域,天空與地面的冷暖色對比更強烈了。
顏色調整完成,還有點小問題,天空中有塊髒點,右邊地面上有個紅色的X形標誌,覺得左邊山體礙眼,還可以改變一下構圖,裁切掉這部分。未來我們會講到汙點去除工具、裁切工具與二次構圖的方法,就不在一節課裡集中說明了。
本節複習了如何調整曝光,又新學到了顏色調整方法,大家自己多做練習吧,只有在反覆的練習中,才能更快的學會軟體使用方法和技巧。提醒大家,只需要學習調中工具的用法,和調整照片的思路,千萬不要去記那些調整參數,換一張不同場景的照片,就沒用了,這是個壞習慣,我們不要養成。
今天就到這裡,下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