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 21:2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夢月
他是身強力壯的班主任,五年多時間,抱著重症肌無力的學生上下課堂,堅實的臂膀和寬闊的後背,讓生病的孩子沒有落下一節課;
她是全國首個駐守非洲一類艱苦地區的外派教師,在「蒙內鐵路」列車上,給中非兩國孩子上文化課,傳承發揚中華精神;
他們是12名鄉村教師,為了幫助輪椅女孩圓讀書夢,三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免費送教上門,只為實現「一個不能少」的承諾……
這些普通又不平凡的「靈魂工程師」,正在用「最美精神」點亮杭城。
11月28日晚,第五屆「最美杭州人——感動杭城十佳教師」評選活動頒獎儀式舉行,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等市領導參加頒獎儀式並為獲獎教師頒獎。
這10位當選的教師(團隊),有風雨無阻為特殊兒童送教上門的愛心送教團隊,有上完最後一課情不自禁深吻講臺的老教師,也有堅守承諾背起患病學生求學的「爸爸老師」,他們默默耕耘、奉獻光熱,用一顆真心詮釋教育的真諦。
本次評選活動於今年6月啟動,經過廣泛推薦、專家評議、微信投票、評委會審核等程序,從400餘名推薦教師中評選出大家心目中最感人的「十佳教師」。此外,組委會還評出了10位「十佳教師」提名教師。
此次評選活動,充分展示了杭城教師敬業奉獻、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弘揚了「最美杭州人」精神,營造了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杭州市第五屆「最美杭州人——感動杭城十佳教師」名單
三年風雨無阻 愛心送教上門
愛心送教團隊(淳安縣浪川鄉雙源完全小學)
雙源完小是淳安縣偏遠農村學校之一,在編教師12名。自2014年9月起,他們為了幫助身患殘疾的小汪同學圓讀書夢,三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堅持為四公裡外的小汪免費上門送教。並根據小汪的身體特點,為她量身定製教具和教材,《特殊兒童送教記錄本》足足記了六本。在社會各界幫助下,小汪赴省人民醫院接受免費治療,並順利完成第一次手術。他們不為名,不圖利,只為實現那句「一個不能少」的承諾。
十二年家訪路 可繞地球一圈
曹愛麗(杭州採實教育集團)
她從事教育工作29年,其中在採實教育集團工作12年,擔任班主任11年。她關心每一位學生,對學習能力有偏差的孩子格外關注。每年寒暑假,她對每位學生進行詳細家訪,採荷、景芳、九堡、聞堰、下沙、大江東、餘杭、桐廬、麗水、溫州……11年來,她的家訪路累計4萬多公裡,連起來能繞地球一圈,通過她的耐心家訪,幫助許多家長樹立了正確的教育理念,同時挖掘了一大批學習有潛力的學生。
他用堅實後背 背起學生的天
曹立雲(杭州市明德小學)
從教18年,他一直擔任班主任,有著男教師特有的厚實寬容。2009年夏天,一年級新生小捷,患有重症肌無力病症,曹老師二話不說扛起照顧小捷的重任,每天上廁所都由他背著、扶著、拉著、抱著,無論冬夏,從不間斷!一次次被尿液灌滿鞋子,一次次為孩子擦淨身子。即便是去其他樓層上音樂、信息等課,曹老師也背著他上下樓……五年多時間,依靠著曹老師的後背,小捷沒有落下一節課。
勇敢戰勝病魔 堅守三尺講臺
陳天欽(蕭山區黨灣鎮初級中學)
四十餘載講臺耕耘,他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漸白,然而信念不改:甘當孺子牛,為學生服務一輩子,讓孩子快樂、有尊嚴地成長。曾經,可怕的皮膚癌讓他先後五次躺在手術臺上。與病魔一次次的較量,他成為勝利者,用愛與智慧託起了一屆又一屆孩子的夢想。再過兩年他即將退休,但依然承擔科學教學,帶領學生成長成才,為他的教書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而努力著。
身殘志堅榜樣 農村教育脊梁
陳永祥(建德市壽昌第一小學)
他是數學老師,訓練的學生參加建德市數學學科競賽,捧回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獎盃。他左手掌殘缺,卻喜愛運動,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身心。他籃球、桌球項項擅長,成為學生最愛的「金牌教練」。他指導的學生一直是冠軍專業戶。他用兩個學期就教出一批能吹奏排簫的學生。他讓被截肢的「小哲」重拾信心。他不斷向孩子們傳遞著正能量,使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拼搏,體會什麼是成功。
科研教學同步 師生共著史書
丁賢勇(杭州師範大學)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能做好自己的科研不難,難的是花大力氣指導學生進行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提高。丁老師做到了,犧牲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他組織學生開展大型口述訪談活動,完成中國鄉土系列口述史著作5部(近200萬字)。他全身心投入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指導學生獲全國和浙江省級師範技能大賽、浙江省職業規劃大賽等20多個獎項。
堅守山區支教 用愛撒播陽光
高瑤瓊(餘杭區鸕鳥鎮中心小學)
一位熱愛生活、熱情率真的80後,她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教育教學成果顯著。2015年她響應區「教育西進」號召,第一時間報名去鸕鳥中心小學支教,為了不耽誤工作,她選擇了住校。支教的第二年,她的父親和丈夫相繼生病住院,但她憑著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心態,妥當安排好一切,繼續留在山區支教。她始終堅信:教育,是一份充滿著愛的事業,愛讓她拂去陰霾,播撒陽光!
派駐非洲送教 傳播中國文化
胡珏(杭州市勝利實驗學校)
她是全國第一個派駐非洲一類艱苦地區的外派教師,在駐守肯亞使館陽光學校中,她承擔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部教學任務,開創「複式課堂」;擔任全校少先隊輔導員,創新主題課程;在異國他鄉,還擔起「一帶一路」文化使者:在「蒙內鐵路」列車上,給中非兩國孩子上文化課,傳揚中國精神。她曾被評為杭州市優秀教師、上城區優秀共產黨員。
勤勉的好校長 貼心的好「爸爸」
申屠永慶(浙江大學附屬中學)
他是浙大附中學生口中的「校長爸爸」。他帶領浙大附中走出深化課程改革的特色之路,創造並提供多個浙附樣本,受到了央視專訪;他喜歡和學生聊天,一起吃飯,學生的問題,他有問必答;他堅持上課,帶頭開發新課程。新校區建設、G20峰會安保、學生運動會賽點準備,幾個暑假幾乎天天在校,日夜奔波。但無論工作多忙,他都堅持讀書、著作,寒暑假給家長寫公開信,從不間斷。
熊熊燃燒40年 深情吻別講臺
盛志軍(富陽區鬱達夫中學)
他堅持在教學一線,像一塊煤炭,熊熊燃燒了四十年,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事業中,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省特級教師。當上完了最後一堂課,面對相伴四十年的三尺講臺,他依依不捨,感慨萬千,情不自禁深吻講臺。離開講臺,他放棄了培訓機構的高薪聘請,主動到鄉村去、到山區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培養年輕師資,繼續深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