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何為師 何為學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學者,以師為表,以德為先,不忘初心
今天是9月10日
我國的第36個教師節
祝所有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們辛苦了!
那麼你知道教師節的由來嗎?
教師節的由來有很長一段歷史和故事
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國有三個行業性的節日:
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
教師節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演變歷史:
01 1931年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 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承認,但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02 1939年
1939年國民黨政府決定立孔子誕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03 1949年
建立新中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
04 1951年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作為中國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傾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
05 1981年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提案指出,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06 1982年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籤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07 1983年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中國民主促進會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12月,由教育部何東昌部長和方明共同籤發的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送中央宣傳部 。
08 1984年
1984年12月15日,北京師範大學鍾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 。
09 1985年
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國家主席李先念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信》,中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並在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10 1997年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回歸後則跟隨中國內地規定,改為每年的9月10日。
11
臺灣
在臺灣地區,從1952年起臺灣當局就確定9月28日為孔子誕辰日及教師節,並不隨中國大陸教師節日期的變化而改變。
一方講臺昂首站,
一根教鞭點江山,
一塊黑板志高遠,
一支粉筆書豪言,
一聲吶喊精神見,
一番教誨記心間,
一句誓言永不變,
一望桃李花滿園,
教師節快樂!
海報:龍丹
★本條微信為「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和署名!
值周編輯:陳子建 值周校對:韋 琳
責任編輯:龍 丹 責任校對:唐 洪
責任監製:譚凱興
投稿郵箱
融安縣融媒體中心
8137886@163.com(圖文)
ratv2013@163.com(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