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電商平臺EZBUY日前宣布已完成Pre-C輪總值176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Ventech、Sky9、IDG、Vision Knight Capital、華創資本等風投公司。
EZBuy(亦稱為65代購)幫助用戶在中國、美國、臺灣和韓國等海外市場購物。EZBuy就如同一個代購,在海外平臺上與賣家聯繫,代表買家購買商品,之後將商品交付到買家手中。
該公司準備利用這筆融資為客戶提供快速、更可靠的本地化服務,並計劃進軍更多海外國家。
平臺創始人兼CEO何建表示,EZBUY將縮短產品運輸時間,降低跨境買家的購物風險;但他未透露公司擴張計劃的任何細節,只是表示正與幾家合作夥伴討論有關問題。
此次融資中的大多數投資者都是EZBUY 2016年2000萬B輪融資的參與者。何建聲稱該平臺目前有300萬的活躍用戶。
去年年底,EZBuy與阿里巴巴爆發的口水戰成為新聞頭條。阿里巴巴指責EZBuy的行為像一個「黃牛」,創建大量帳戶從淘寶網購買商品。
這導致了火爆的「雙十一」期間,大量來自EZBuy用戶的訂單積壓。
去年12月,EZBuy聲稱所有延遲的訂單已經完成,並宣布將暫時停止提供淘寶網代購服務。該公司還表示,將繼續與京東和蘑菇街等中國電商平臺合作。
目前,EZBUY又在其網站上恢復了淘寶網服務。
這凸顯了像EZBuy這樣的網站面臨的風險:太依賴於國外平臺,這可能會削弱和擾亂自身的業務。
投資公司Burda Investments負責人Albert Shyy認為,合作夥伴多樣化可能是一種選擇。「對於EZBuy這類企業來說,有多種選擇時的商業模式是最好的;因為他們在客戶眼中更有價值,並且降低了依賴單一平臺的風險。」
對於許多通過EZBuy、SGShop、Oops、Peeka等第三方服務商接觸到淘寶網的新加坡人來說,淘寶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電商購物平臺。阿里巴巴收購的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從去年開始也能連結到淘寶網。
Peeka的創始人Mark Xu表示,該網站預計會有更多的用戶因低價和產品選擇範圍廣闊的原因從中國電商平臺購買商品。
(編譯/雨果網 黃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