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德陽天氣 陰轉多雲 20-28℃
立足川渝 關注教育
名家薈萃 共話發展
強強聯合 砥礪同行
7月17日下午,由四川教育電視臺、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重慶陶行知研究會主辦,巴川中學、新鷗鵬教育小鎮承辦的2020對話川渝·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
來自四川和重慶兩地的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教育專家及川渝優質教育資源代表學校校長齊聚一堂,以教育對話為契機,共同探討雙城經濟圈下,兩地教育的協同發展,進一步推動川渝兩地教育資源的融合與共建共享。
直擊!論壇現場
在川渝教育協同發展這一時代背景下
本屆對話川渝·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
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
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
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建設起一條「情感連結、智慧碰撞」的橋梁紐帶
王羽
四川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 王羽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首度匯集了來自四川和重慶兩地的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教育專家及川渝優質教育資源代表學校校長,以教育對話為契機,共商教育協同發展重大問題,規劃同圖、計劃同步,有利於川渝兩地加強教育工作的學術交流合作;共建共享,整合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共創互利雙贏的全新局面。
鄧睿
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 市教委副主任鄧睿通過視頻參會並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兩省市教育系統順勢而為,共同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在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工作上,一是希望寫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均衡發展文章,推動重慶教育向西、四川教育向東發展,突出雙城聚合,探索教育公共服務按行政等級配置向按規模配置轉變;二是做好學校傳承發展與社會責任課題,對標成渝地區戰略地位,多渠道、多形式擴大基礎資源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實現學校發展大融合、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使學校成為民心相通之橋;三是想好新時代下,教育創新發展的思路舉措,以創新驅動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加快謀劃好一批標準性、支撐性、引領性改革項目,形成立得住、看得見、帶得動的改革經驗,在全國打造和推廣,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創新成果。
毛道生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輪值會長 毛道生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成都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力量,成都陶行知研究會將與重慶陶行知研究會一起利用兩地的陶研力量,廣泛加強拓展合作渠道,聚焦成渝教育發展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創造性地開展教育理論研究,系統性地開展實踐總結,精心謀劃戰略參考,及時提供有效建議,切實推動兩地學術活動共辦、學術資源共享、人才隊伍建設共建,努力提升成渝兩地教育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做好成渝兩地教育發展的見證者、記錄者、傳承者、享受者。
李源田
新鷗鵬集團教育總監、新鷗鵬教育研究院院長 李源田在致辭中談到,成渝合作框架協議主要是一個理念一體化,五項原則,實現三建三轉,將戰略的共識轉化為工作的機制,將戰略規劃轉化為戰略計劃,將戰略任務轉化為重點項目,要建好發展的機制、發展的聯盟、發展的教育資源,讓一批學校真正能夠成為體制創新的探索者,改革發展的先行者,高質量辦學的實踐者,傑出人才培養的弄潮兒。
直擊!主旨發言
川渝教育協同發展對優化區域教育布局
增強教育發展活力提供公共服務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作為川渝兩地教育改革、合作探索的先鋒軍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姚文忠
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宋乃慶
分別以《成都、重慶教育與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淵源》
《加快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均衡發展,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為題進行了主旨發言
姚文忠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姚文忠在發言中回顧了陶行知先生在重慶辦學的經歷,表示,教育必須適合當時的經濟發展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成渝兩地同根同源,大家的思想很一致,這樣更容易把成渝兩地的方法、成渝兩地的經驗結合起來,形成1+1大於2的效果。
宋乃慶
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宋乃慶 在發言中分析了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含義、意義和基礎教育現狀,要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就要積極推進區域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優質化,加快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構建區域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推進區域師資隊伍建設合作,推進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積極推進成渝基礎教育協同發展長效機制建設,最終實現成渝雙城經濟圈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直擊!名家對話
為高水平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川渝兩地將圍繞重點班次 優質課程 師資隊伍
研究課題 重要基地 毗鄰地區等6個方面加強協作
本次論壇吸引了
成都市石室中學校長田間
成都市第七中學校長易國棟
成都樹德中學校長胡霞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長周迎春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長張和松
重慶西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歐建
巴川中學校長郭洪
等40餘位來自川渝地區的教育專家代表及校長就
川渝基礎教育如何協同性發展
新時代下教育的創新發展思路
等話題展開了精彩對話
成都市石室中學校長田間
構建川渝名校協同發展聯盟,有四個平臺可以實現,第一個是在線資源共享平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開放在線教程、在線資料、教學反思等教學相關內容;第二個是教育科研平臺,用各個學校的特點特長來豐富內容,收集素材樣本;第三個平臺是課程教學平臺,通過線上線下開展一些研討會、分享會或者教學比賽等來不斷完善課程體系;第四個是教師培訓平臺,讓教職工多交流,走出去、請進來,學經驗學做法,為老師打造一個學習的場景、學習的天地,讓老師領略不同教育風採。
成都樹德中學校長胡霞
因為成渝經濟圈的戰略定位,我們從內陸城市變為了新經濟增長高地的前沿城市,這給我們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基礎教育怎麼做,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去承擔的使命。教育應該聚焦課堂,它是文化的載體,是知識的本身,每個學校的課堂它都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文化,它是至為重要的;同時成渝兩地的資源應該可以共享,如通過研學等途徑促進兩地師生更加緊密地互相學習,要注重協同化建設,但並不是千校一面地建設,而要各有不同,美美與共。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長周迎春
如何促進成渝教育協同發展,我主要有兩點建議:第一,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由教育主管部門,把成渝教育協同發展的戰略定位給出一個高度,對可操作的、執行層面的東西給予綱領性的指引;第二,展開三個層面的合作,微觀層面,推進點對點的校際聯動協同發展,中觀層面,建立一批學校的聯盟,實現更專業、更深刻的共同發展,宏觀層面上組織大型的研討平臺,來引領教育同仁共同迎接未來的挑戰。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長張和松
在指導性的文件框架下,持續地把教師培訓,教學理念交流等工作做下去很重要。要推動成渝兩個地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還要分析兩地區的基礎教育情況,充分考慮教育相對滯後的一些地區,才能整體發展整體提高;同時兩地學校要加強和區域外優質學校的對比,實現共同的成長,這是成渝兩地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重慶西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校長歐建
協同發展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是要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做出一些互利共贏的行為,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形成一個核心的整體,服務於成渝建設新高地的需要。為此,我有三個建議,第一打造一個品牌,依託兩地高校打造一個屬於成渝兩地但輻射全國的教育高峰論壇;第二,建設一個平臺,建立學校之間的聯盟;第三,形成一個機制,讓兩地的教師隊伍可以互派交流學習,學生可以相互研學。這三個建議有很強的實操性,是值得我們中學校長思考落地的一些事情。
巴川中學校長郭洪
今天的論壇群英薈萃,從學術資源來看是一流的,這個組織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我們會將成都、重慶最好的教育的東西融合在一起,真正地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分數高,而且素質好,我相信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平臺,無論巴川中學也好,還是川渝兩地所有學校,都能有一個好的發展。
直擊!聯盟共建
論壇上
四川教育電視臺、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
宣布將共同組建川渝教育宣傳聯盟共同探索創新
為川渝兩地的教育人搭建「資源共享 合作共贏」的寬廣舞臺
掠影·論壇精彩瞬間
本次論壇取得豐碩的交流成果
背景連結
2020年4月27日
四川省教育廳與重慶市教委在渝籤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強化成都和重慶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推動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加快構建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機制。
2020年7月1日
川渝召開教育協同發展聯席會第二次會議,雙方布局實施共建「成渝協同」重大改革試驗示範項目,助推成渝地區發展振興。
巴川公學
德陽巴川公學位於廣漢市新鷗鵬教育小鎮、成都市青白江區鳳凰大道北側,學校佔地500餘畝,毗鄰鳳凰湖,距成都市中區僅20公裡、距廣漢市中區僅10公裡。校園佔地500餘畝,是一所現代化、智能化和個性化的K12全教育體系學校。
學校傳承「重慶市巴川中學」教育精髓,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配備當今先進智慧教學設施,聚焦打造學生四大核心能力:強健體魄、流暢表達、自主管理、合作學習,培養擁有終身學習力的自主學習者,擁有內生創造力的跨界創新者,擁有整合思考力的智慧思想者,擁有德才兼備素質的大愛傳遞者。
學校僅剩少量學位!
小提示:學校小升初還有少量補錄名額,詳情請電話諮詢。
聯繫電話:0838-5957666
柯老師:15775566476
周老師:19934595200
來源 |川教觀察
編輯 | 孫暢 責編 | 張慶 杜敏 監製 | 張舉 袁昱
怒了!德陽一培訓機構負責人猥褻8歲女童!法院判了……
開始了,持續40天!
陽光問政 | 醫療機構內外勾結欺詐騙保?堅決打擊!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直擊2020對話川渝現場!成都四七九攜手重慶巴川中學校長暢談這些構想》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