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車的出現絕非人們對歷史的顧影自憐,而是對世界汽車工業歷史的精華凝縮,詮釋著人類永不停息的追求。
1886年,卡爾-本茨開始出售世界第一部四輪汽車。沉浸在興奮之中,他不會想到自己打造的新事物有一天居然會成為老爺車。經過數十年的雪雨風霜,老爺車更多作為古董被當作藝術品欣賞。沒有誰會奢侈到用老爺車來作為代步工具,用它來跑拉力賽就更加是「天方夜譚」了。但事實是,老爺車拉力賽這樣的事情在地球上已經延續了數十年。將老爺車蘊含的工業發展、文化底蘊,在賽道飛馳中展露無遺。
摩納哥經典老爺車大獎賽
在袖珍國摩納哥,F1是每年5月大批遊客湧向摩納哥的原因。但每兩年一次的摩納哥老爺車賽無疑更吸引人。老爺車賽總是安排在F1大獎賽之前,而且經典老爺車大獎賽就在F1的賽道上進行,如同是F1大獎賽的暖場一般,此時的摩納哥城塞滿了人。在蒙特卡羅路邊的餐廳中,擠滿了來這裡度周末的法國人,還有因為老爺車賽慕名而來的義大利人,無一例外地每一個人都在談論著老爺車。老爺車大獎賽將按照賽車的不同年代劃分不同級別,A系列賽的參賽對象是1947年以前的汽車;B系列賽針對1947至1960年間的汽車;C類賽針對1953年以前的跑車;D系列賽針對容積1公升、1964至1970年間的三級方程式賽車;E類賽針對1954至1965年的後置發動機汽車;F系列賽則針對1966至1974年的一級方程式賽車;G系列賽針對1975至1978年間的一級方程式賽車;H系列賽針對容積1.6公升及2公升、1971至1984年間的三級方程式賽車。每次大獎賽的組別也將有些許調整。於是,人們可以看到半個世紀前出產的布加迪、阿爾法羅密歐、法拉利,抑或是二三十年前活躍在賽事中的瑪莎拉蒂、蓮花、布拉漢姆、麥拿輪或泰瑞爾,如今正在以「飛一般」的速度攻克著F1大獎賽摩納哥賽道的發卡彎道。
Mille Miglia老爺車大賽
1926年Aymo Maggi和Franco Mazzotti聯合另外兩個朋友創辦了Mille Miglia車賽。他們放棄了跑道式循環賽,創造了一個利用現成道路比賽、絕對新穎的公路賽車賽事。其賽道遍及半個義大利半島,從Brescia出發一直到達中途站羅馬,再從另一條路線返回Brescia。整個比賽的賽程長度達到1600公裡,所以被命名為Coppa Mille Miglia千裡杯賽車比賽。它吸引了世界最著名的賽車冠軍和最好的賽車。而且催生了Ferrari汽車,也促成了義大利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但在1957年,一場導致車手、助手及十二名觀眾死亡的賽車失控事件,使Mille Miglia賽車被迫停止賽事,直到1977年才宣布複賽,但此時只邀請老爺車參加,每年舉行一屆。比賽中,選手從義大利北部重鎮布雷西亞出發,穿越德森薩諾等九座城鎮,並途經聖馬利諾共和國,抵達羅馬。之後,選手將在一天內完成從羅馬到布雷西亞長達800公裡的賽程。
Pebble Beach Concours
美國加州小鎮Pebble Beach,從1958年起,每年8月的第三個星期都舉辦老爺車年會——加州卵石灣汽車巡展(Pebble Beach Concours)。包括戰前和戰後的老爺車和最新發布的概念車,每年都有數百輛車參加。每年的巡展活動都只持續一周時間,每屆巡展比賽都有一個主題,從收藏屬實性、功能、歷史、風格四個方面頒發優勝車型獎項。
倫敦至布萊頓的「老爺車」比賽
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倫敦市都會舉辦倫敦至布萊頓的「老爺車」比賽。2003年的比賽中共有13個國家的500多輛「老爺車」參加比賽,這些老爺車大多產自1895—1904年間。
北京-巴黎老爺車賽
北京-巴黎老爺車賽起源在1907年6月10日的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1997年,英國紳士菲利普&S226;楊帝主辦了一次世界範圍內的老爺車拉力賽,比賽吸引了來自世界二十多個國家的92輛老爺車參加。2007年,北京-巴黎老爺車拉力賽再次舉辦。
紐博格林老爺車大獎賽
紐博格林老爺車大獎賽已舉辦39年活動,其中共組織了10次賽道比賽,吸引了來自20個國家的超過600名車手參加。
老爺車巡禮
MG A-1962年
1924年,英國伯明罕阿爾弗雷德巷子的一個小樓裡,Cecil Kimber創建了一家汽車廠,名字叫作MG。這一年MG14/28超級跑車在這裡問世,MG也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輝煌。在MG A出現之前,MG跑車最輝煌的時期莫過於20世紀30年代。1936年MG TA的推出,將這個英國跑車品牌推向了高峰。
1955年MG組建了新的公司,公司也開始著力發展新的車型。隨著MG A在195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中走上歷史舞臺,以往的T-type車型被取代,MG再次成為汽車運動的霸主。MG A是MG所生產的跑車中空氣動力學效果最好的,這使其成為車迷心中的速度化身。這得益於MG A車型在汽車運動中取得的成績。1957年,MG A EX181被推出。它不僅成為了F1大賽冠軍,而且是英國頂級賽車手Stirling Moss與美國車手Phil Hill的忠實座駕。在速度上的極限表現和賽車場的叱吒風雲,令MG A在市場中的銷售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那時正是福特汽車日漸下滑的銷售時期,市場需要一個新的替代者,MG A此時抓住了這個市場機會,憑藉更快、更安全、更舒適的表現大獲成功,也引領了當時新一代跑車的設計準則。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它幾乎是最受世界跑車迷喜愛的車輛,尤其是在北美地區,更得到車迷的熱衷追求。
車迷的熱衷造成的結果是MG A創造了MG所有車型的銷售記錄,其出口率也在所有英國車中排在第一名。到1962年這款車停產為止,7年時間中MG A的銷售量達到了101,081輛。而在這些車輛中,絕大部分都出口,走向了全世界,其在英國本土的銷售量僅僅只有5869輛。2011老式汽車中國公開賽中出現的MG A老爺車便是在1962年生產,這款傳奇車型停產的那一年。
奔馳190SL-1960年
1954年春天,梅賽德斯-奔馳推出了一款新車型——搭載柴油發動機的180D。這款車型依靠出色的可靠性和經濟性迅速佔領了本國以及國外的計程車市場。這並非奔馳180車型的全部,因為它的誕生還為奔馳190SL的研發提供了技術基礎。在奔馳180車型基礎上,奔馳於1955年推出了奔馳敞篷車中的第三代車型——奔馳190SL。
作為一款小型輕量化跑車,奔馳的設計師在180房車的基礎上,改進了汽車的底盤、車身結構和雙叉臂式前懸掛及多連杆式後懸掛。動力系統上,則由一款52馬力的1.8升四缸發動機變為120匹馬力的1.9升SOHC四缸發動機,並以四速手動變速器與之搭配。在當時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是95馬力的TriuMph TR3和72馬力的摩根MGA車型,雖然在動力上較為強勁,但由於房車基礎造成的重量增加使其動力並不具備太大優勢。
這使得兼具了優美的外形和德國先進的科技的奔馳190SL在1955年投產後,並沒有獲得太多的關注。1958年,奔馳190SL參加了香港汽車拉力賽,並獲得了全場總冠軍。這一次奪冠使其成為車迷的新寵,身價也與日俱增。從1955年投產到1963年最後一輛奔馳190SL走下生產線,190SL跑車從沒有進行過任何改款,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在八年的投產時間中,它銷售了總共25881輛。
AUSTIN 7 SPECIAL-1929年
提到英國汽車,永遠無法避開奧斯汀。不僅是因為它是英國第一個汽車品牌,也是因為它的奧斯汀7型汽車,成為寶馬汽車、日產汽車、MINI汽車、蓮花汽車的鼻祖。
赫伯特- 奧斯汀在1905年時製造了第一輛奧斯汀汽車,在此後的9年時間中,它一直都是英國汽車工業的領導者。但後來由於全力投入研發的WW1車系銷售情況不佳,使其公司幾乎面臨破產。但1922年奧斯汀7車系的上市,使奧斯汀汽車轉危為安,也開啟了其再次輝煌之路。
1924年,量產版奧斯汀 7推出。這一時期的奧斯汀 7型車整車的重量不超過400千克,軸距只有1905毫米,搭載一臺747cc排量的四缸全鋁側閥門發動機。而且在當時沒有採用任何減震器的早期轎車中,率先採用了半橢圓橫向梁軸結構的減震器。優異的性能和設計不僅使其成為市場的寵兒,而且也備受英國王室青睞。
從1924年至1939年間,這款小車都是英國最受歡迎的車型。只不過由於二戰的影響,這款傳奇車型遺憾地在僅生產17年後停產。但奧斯汀7已經開啟了英倫汽車設計的風範,更在以後成為寶馬、MINI、蓮花、日產多個汽車品牌的鼻祖,使其註定成為一款難以被超越的車型。
PORSCHE 356B-1963年
1948年,第一輛標有保時捷車標的汽車問世。這款手工製造的雙人跑車,被命名為356。這樣的命名是因為這款跑車先後經歷過356次設計變動才最終打造而出。次年,小保時捷回到斯圖加特,依靠改良356從代理那裡預支了訂單收入,開工生產保時捷跑車,保時捷車廠也是從此時開始。
356的成功使其成為保時捷在50年代和60年代唯一的車型。1959年,為了應對日漸擁擠的都會交通,保時捷公司設計了356B型車。為了應對交通擁擠,這款車型前後保險杆的位置向上升高了100毫米,頭燈的位置也因此一併上移。設計者為使356B更有跑車風格,還對前葉子鈑件進行了修改。除此之外,356B型車的機械結構和底盤與之前銷售的356A型汽車並沒有區別。動力上,這款車搭載的是一臺空冷水平對臥四缸1582cc OHV雙化油器發動機,功率輸出僅有60匹馬力,與四速手排變速系統搭配。雖然動力並不強勁,但由於車重只有865千克,所以356B依然能夠擁有160公裡/小時的極速。在1960年的改進版中,發動機經過調校後可以達到90匹馬力,極速也提高到185公裡/小時。到1963年,356B被進化版的356C取代,完成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