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補習班外等待孩子下課的家長。本報記者 吳愷 攝
暑期即將結束,開學就升初三的學生小袁卻感覺「好像沒放過假」,整個暑假,他都是在各類校外補習班中度過的。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三令五申,暑期補習班仍然屢禁不止,校內禁辦、校外惡補,而在職有名教師更成為校外暑期補習班招徠家長的「王牌」。
在火熱的暑假補課市場中,某名校高中老師乾脆租了間教室公開「攬客」,夫妻攜手開暑期補習班。記者在現場看到,教室裡坐得滿滿當當,而據計算,老師夫婦一個暑假的補課收入竟可高達25萬元之多!本報實習生 嚴柳晴 見習記者 朱瑩
個案
高中老師暑假在校外租教室開「夫妻補課店」
經學生牽線,記者來到某高中王老師在上海西南某高校租賃的教室探訪。這間補課教室大約能容納50個學生,走廊裡都擺滿了座位。上課時間未到,教室走廊裡已經有40多個學生等候著。門口等待的家長說,如果碰上考前「旺季」,走廊裡的加座也會座滿學生。教室裡的每個縫隙都會被塞得滿滿當當。
聲名在外的王老師受到不少學生的追捧:每年參加高考出題和閱卷,他的學生有人得過奧數競賽一等獎,還有很多考上了清華北大……與此同時,王老師熱心暑假補課,從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有「場次」,並且課程規劃從暑假到高考結束,假期之後補課時間移至周五晚上和周末,服務可謂「一條龍」:「補課就是為了考大學,光補一個暑假有什麼意思?」
每逢周二、周四和周六,王老師的課堂就成「捆綁銷售」。當記者向他表示自己想上周二上午的課時,王老師當即推薦了10點檔的英文課。王老師在早上8點檔教數學,接下來10點的「黃金檔」交給了他的妻子——同一個學校的高中英文教師。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學生來自四面八方,有王老師自己學校的「老主顧」,也有高考失利復讀的「回頭客」,還有通過其他老師引見的「關係戶」。在這些學生眼裡,王老師的課保質保量。比如答應上兩個小時,課間十分鐘的休息,也會一分不差地補給學生,這讓學生和家長感到十分放心。
記者算帳:老師一個暑期補課收入超25萬元
對於暑期補課,王老師明碼標價:一堂課兩個小時,90元,10次一付。學生暫時沒帶錢,還可以「賒帳」,但誰交過、誰沒交,王老師都一一登記在冊。
在採訪中,王老師向記者明確表示:夫妻兩人暑假裡一周要上9堂課,其中王老師上6堂課,妻子包辦3堂課。記者看到,在王老師學生的博客裡,學生們暗暗地替王老師夫婦算過帳:以一周9堂課、每堂課30個學生計算,暑期一周的收入即達到24300元,暑假一個月(按4周計算)收入97200元,一個暑假(2個月按8周計算)的收入就是194400元。
這樣的巨額收入,學生們在博客中一算,不免都嚇了一跳,還有網友跟帖揣測老師有多少套房產。
然而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堂課30個學生純屬「保守估計」。在記者所在的那堂課上,就有40位學生。現場學生表示,一般每堂課的人數會在40個左右浮動,但多的時候會超過50個。如此算來,一個暑假的補課收入按每堂課40個學生計算,至少將達到259200元。
家長心態:一年砸下2萬元「補課預算」,值!
對於不菲的收費,學生家長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在教室外等待孩子下課的陳先生對王老師的補課班早有耳聞。王老師「出題老師」「清華北大」的光環也讓家長也心甘情願地掏錢。陳先生說,自己準備在王老師的補課班上砸2萬元。
一年2萬元的「補課預算」,對一個工薪家庭來說是一筆巨款。而陳先生卻說自己「想得很穿」:「用2萬元錢買兩分也是很合算的,畢竟高考差兩分怎麼辦呢?這個錢花得心安。」
「準高三」學生小周每天奔波於各處暑假補課「場子」,而為了上王老師的一節補習課,小周需要在酷暑中橫穿整個上海。「老師說: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我可是真的在長徵。」小周無奈地說。
另有家長表示,現在補課的「行情價」大約都在一節課百元左右,有的收費高達200元甚至更多。王老師的90元已經可以看做是「折扣價」了。而且,對高三學生的家長而言,能讓孩子近距離接觸名師,已經是慶幸不已,怎敢討價還價?
調查
政策一:中小學禁止暑期補課
記者了解到,上海市教委曾下發通知要求,嚴禁各中小學在寒暑假期間大面積補課和提前上新課,規定只能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利用假期對少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組織補課,但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一個班半數以上學生暑期補課
暑假已經即將結束,開學後升初三的學生小袁卻感覺「好像沒放過假」。在過去的假期裡,他的生活就是每天趕場校外補習班:一天數學、外語,一天物理、化學,一天語文,除語文外其它課程每周各兩次,每堂課兩個小時,還要對付學校和補習班的大量作業。「還不如不要放假。」
記者採訪發現,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不少中小學生在暑假都忙著到各種培訓班、強化班去補課,暑假儼然成了他們的「第三學期」。一所初中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告訴記者:她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在暑假裡參加補課,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教育局規定學校不能組織補課,只能免費補差,大量的家長就找上了校外的補習班。」
政策二:杜絕有償家教
記者了解到,上海已把杜絕有償家教等明確作為師德建設的要求之一,如搞有償家教,將在晉升職稱、評優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
「名師」成為校外補習班招牌
記者發現,不少媒體上刊登的暑期補習班,都愛在招生廣告中大打「名校名師」牌,尤其是初高中升學輔導班。
在某個「金榜小班」高中輔導班網站上,「名師薈萃,小班教育」的招牌赫然掛在首頁。在師資一欄中有「名師」的介紹:「張老師,上海某重點中學骨幹教師」「徐老師,上海市重點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
在另一家「新王牌」社會培訓機構的網站上,更是承諾「精選上海市重點中學最優秀的師資,全是上海重點中學一線教師,打造名師夢之隊」,還掛上了有些「名師」的照片和詳細介紹,其中羅列最多的是帶班成績:「09年高考,所帶班級80%學生進入一本線」……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掛著「名師」招牌的輔導班,收費都在單科每兩小時160元—200元,比普通老師每兩小時100元—120元的價格高出不少。
而當記者在以家長身份諮詢時,幾位招生老師卻對「名師」具體的身份遮遮掩掩:「只要你報好名,來上課了,是不是真的重點中學老師自然會知道。」
記者了解到,在職教師中也的確有兼職教學的「專業戶」,其中英語老師、數學老師、帶過畢業班的任課老師最受歡迎。一般在補習班兼職一個月可以有數千元的收入。「我覺得這沒什麼問題。」一位做過兼職的年輕在職教師表示:「就當多上幾堂課,不可能影響我的正常工作。」
專家說法
教師不應成為課業負擔「幫兇」
曾在一所市實驗性示範性中學從教的退休教師徐錦鵬老師認為,補習班一開始針對的是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如今它有一種產業化的傾向,這是教育現狀的一種無奈。他表示,現在的升學競爭壓力增大,家長有「大家都補,我不補吃虧」的心理,為暑期補習帶來了市場。此外,一些教師通過開暑期補習班,收入增加不少。而學校方面對於教師的業餘兼職,只要不影響學校教學成績,也大多持默許態度。多重原因使得不少暑期補習班能夠「名師雲集」。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的教育法和教師法等,都沒有對在職教師的業餘兼職等行為作出明確法律禁止,只在師德標準等軟性規範上有所提及。有關人士表示,如果兼職行為不影響到本職的教學工作,學校或教育部門其實也很難用行政手段對教師8小時以外的行為做出限制。
特級教師於漪認為,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引導家長給學生自由的發展空間,而非成為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幫兇」。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目前可能的方法是學校在聘用合同上對教師的業餘兼職行為做一些限制性規定。記者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