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7月11日消息:「一條」「財經頭條」「上海最資訊」「周末做啥」……55個粉絲量在十萬至千萬級的上海公號大V昨天剛結束了一場為期三天的集體培訓,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培訓的組織者並非網際網路企業或營銷專家,而是上海市委統戰部。不少運營者坦言,接到培訓邀請時,都表示很驚訝,因為作為「體制外」的新媒體和自媒體,他們不僅從來沒有與統戰部門打過交道,有些甚至連「統戰」二字都不明就裡。
對於上海市委統戰部而言,新媒體(自媒體)負責人培訓班也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培訓,不僅在上海是首次,很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也是首次舉辦。記者從上海市委統戰部獨家了解到,根據最新開展的一項調查統計,上海目前已有365萬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以中青年白領為主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約8800萬人。上海市委統戰部剛剛結題的一項調研則發現,按照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口徑統計,上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總量為365萬人,總數在全國各城市中數一數二。
這項調研還針對上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基本狀況以及四類人群各自的特點進行了深入了解。(見右圖)總體上看,上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以中青年人士為主體,主要年齡段集中在36至45歲之間。
受教育程度總體較高。其中,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教育程度最高,95%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大學專科以上學歷佔52.9%。
收入水平普遍較高。被調查的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中,近60%的人年收入超過20萬元。據測算,2015年上海自由職業人員平均年收入則為16.4萬元,是同期上海市平均工資的2.3倍。
上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廣泛分布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各個行業和領域,集中於「四新」經濟,匯聚在商務樓宇、產業園區和基層社區。
多數關注社會參與
「我現在的年收入有400萬元,但是,總感到還是缺少了點什麼。我想為社會做些事,但又苦於找不到好的途徑……」在一次面向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座談會中,一位律師對調研人員這樣表示。有這樣苦惱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不在少數。調研發現,他們希望擁有有助於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包括良好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也希望構建暢通利益表達的渠道與平臺,將自己的意見和呼聲及時傳遞給黨政部門。
同時,他們也很關注重要經濟社會問題,希望獲取社會參與和政治參與的機會。特別是在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不再滿足於經濟層面的成功,而渴望獲得社會參與和政治參與的機會。他們不僅關心社會問題,而且也願意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在7月8日的新媒體(自媒體)負責人培訓班開班儀式上,也有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向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沙海林提問:「作為體制外的自媒體人,我們有哪些參政議政的渠道?」對此,沙海林回答說,參政議政的渠道十分豐富,既可以通過統戰部門建言獻策,也可以通過加入民主黨派,或者參加政協人大等等。
實際上,已經有許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政議政。據統計,在滬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已有數百人,充分體現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政議政的熱情以及廣泛程度。